《伤寒杂病论》上热下寒证探析
2019-03-24刘道新臧云彩
刘道新 ,陈 敏 ,臧云彩
(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上热下寒”是是临床常见的阴阳紊乱证候,归属寒热错杂证,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1],如上部可有烘热汗出而伴下部冷感等症状[2]。所谓“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准确来说,“下寒”应为 “中、下寒”,因为病位多在脾(胃),横膈以下的腹部均应包括在内,并非仅指下焦[3]。上热下寒证大体上虽表现相似,但病机却大有不同。现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各个证型的内在病机,并探讨相应治法,总结一套治疗方案。
1 “上热下寒证”之源头
“上热下寒”首出自《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内经》认为“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文中“虚脉”指经脉之虚,“陷之于经络者”即指邪气因经脉之虚而内陷。治疗即通过针刺、导引之法,引阳气下行,所谓“引而下之”是也,此为治疗上热下寒证的指导原则。反推可以发现:这里认为上热下寒是阳气上行而不下所致,故“气下乃止”,此处“气”当指阳气而言。然而,对于这一条“上热下寒”证的发生部位、内在机制及具体治疗方案,《内经》未能明示。《内经注释·热病说》中有一段描述,颇能揭示其病位及病机:“肾间动气,足太阳所王……故太阳先受邪气,循脉而上于头,得热则足太阳上者从之受热,即为上热下寒。”此条论述太阳经脉受邪可导致上热下寒。因太阳主表,经脉上行于头,感受热邪,热性炎上,循经上行导致了上热下寒的状态。对于上热下寒证的具体治疗方案,《针灸大成·东垣针法》中有所记载:“阴病在阳者,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弱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文中提到的上热下寒证属阴虚火旺,火热上扰所致,在《内经》“引而下之”的指导思想下,提出先去五脏之血络,也即扫除阳气下行的障碍,以利阳气之下行。此虽是针刺之法,但对药物治疗该病有一定借鉴意义,在采用滋阴潜阳治法之前,先行活血通络之法以疏通阴阳之通路,以利阳气下行。
2 《伤寒论》中上热下寒证证型及治疗
《伤寒论》中虽未明确提到“上热下寒”证,但通过对证候的描述及以方测证分析,《伤寒论》中对此类证候病机的揭示、治则的确立、方药的运用,对临床辨识、治疗上热下寒证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下面按证型一一列举。
2.1 热扰胸膈,中焦脾寒 《伤寒论》第80条提到:“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此条提到表证误下,伤及脾胃阳气,导致中焦虚寒,外邪随误下而内陷胸隔,邪郁化热,扰于胸膈,上扰心神,故见身热不去,微烦;中焦寒气凝结下注,可见腹满腹痛,食少便溏,甚或下利不止。此条对证候叙述过于简洁,不利于临床掌握,根据病因病机、脏腑病理特点及方药应用,可以对证候进行补充:胃脘灼热,或呕吐,心烦,口干,或身热,腹部畏寒,大便溏,舌淡或红,脉数或沉。治疗当清上温下,方用栀子干姜汤,方中栀子清透上焦郁热,干姜温暖中焦。
2.2 胸热腹寒,胃失和降 《伤寒论》第178条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该条文是指胸腔、胃脘有热,脾、肠有寒。热在上焦,寒在中下焦,属上热下寒证。阴阳上下不能交通,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故热邪犯胃而呕吐;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故肠寒而腹中痛。阴阳相格,上热者自热,下寒者自寒。对于此证的治疗,仲景给予黄连汤以清上温下。方中以黄连清泄上焦实火,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肠胃,桂枝通阳气、降冲逆,半夏降胃气。诸药合用可达引上热下行的作用。
刘渡舟曾用黄连汤治一上热下寒证患者,其人每于进食后约1小时,胃气上逆而泛恶吐酸,胸中憋闷疼痛;同时伴见腹痛肠鸣,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弦,用黄连汤治之而愈[4]。
2.3 少阳不和,胆热脾寒 《伤寒论》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条论述伤寒汗出不解,误用下法,导致外邪不解,反随误下而内陷,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表明病已入少阳,少阳内藏相火,火热上炎则心烦、头汗出,热邪伤阴则口渴;从方中使用干姜,可以看出误下又伤及脾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小便不利可为中气虚寒不能运化水液所致。故治当清泄少阳,温补脾胃。方中柴胡、黄芩清泄少阳,牡蛎、天花粉养阴清热,干姜、桂枝、炙甘草温暖脾胃。
2.4 火热上炎,肾阳不足 《伤寒论》第155条提到:“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本条文中虽未明确提到上热下寒的证候,但从方药配伍及服药方法可以推知:本方中黄连、黄芩、大黄以麻沸汤浸渍,在于薄其味而取其轻清之气,以清泄上部热邪;附子熟用另煎,取其醇厚之味,以发挥温补肾阳的作用。诸药合之,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下举1例说明此方对上热下寒的应用。
刘渡舟曾治一患者,男,28岁,患背热如焚,上身多汗,齿衄,烦躁不安;但自小腹以下发凉,如浴水中,阴缩囊抽,大便溏薄,尿急尿频,每周梦遗二到三次。舌质偏红,舌苔根部白,切其脉滑而缓。刘老判断为上热下寒之证,治当清上温下,处与附子泻心汤,煎药方法同上,服之而愈[5]。
2.5 寒热格拒,阴阳不交 《伤寒论》第359条云:“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此条论述脾胃虚寒下利,又经吐下,伤及正气,虚寒更甚,寒邪阻隔阳气,导致上热下寒的格拒状态,虚寒在下则下利,阳热在上则呕吐,食入口即吐,为胃热所致,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是也,《医宗金鉴》称之为胃热格。针对这种上热下寒的格拒状态,治当苦寒泄降,辛温通阳,方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中干姜辛热能开,人参补气,二药合用,温补脾胃;芩连苦寒沉降,清泄上热,共奏清上温下之功。
2.6 肺热脾寒,外寒郁闭 《伤寒论》第357条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本条论述伤寒误下后伤及中焦阳气,脾主四肢,中阳不足,不能温煦,出现手足厥逆;脾胃阳虚,不能腐熟水谷,可见泄利不止;阳虚泻下,可见下部脉不至;误下导致邪气犯肺,郁而化热,灼伤血络,故见喉咽不利,唾脓血寸脉沉而迟为火热内郁所致。方中石膏、知母、黄芩清泄上焦肺热,天冬、玉竹滋养肺阴,干姜、白术、茯苓、桂枝温补阳气,是为清肺温脾之治。
2.7 脾肾阳虚,肝胃郁热 《伤寒论》第326条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条论述厥阴病之提纲证,厥阴病病位涉及肝、脾、胃、肾。肝内寄相火,病至厥阴,木郁化火,火热耗伤津液,津液不足,引水自救,故见渴而多饮;风火相煽,上冲心胸,可见心中疼热;胃热故喜饥,然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又不欲食,食多不化也。此证肝胃热郁于上,脾肾虚寒于下。若见上热而误下,更伤脾肾阳气,阳虚不能固摄,可见下利不止。因此可知厥阴病之提纲证属上热下寒证。
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原用治疗蛔厥,根据其配伍特点来看,有清上温下之功效,方中黄连、黄柏苦寒清泄肝、胃之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辛热散寒,温中、下焦之寒,可移治厥阴病提纲证。
2.8 阳热内郁,外寒束表 《金匮要略》中提到:“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从药物分析可知,本病病机当为阳热内郁,外受风寒。阳热内郁之人,阳气不能周流,而火热有炎上之势。感受外寒,正邪斗争而发热,外热引动体内之郁热,热邪上炎,可见上焦热盛;热邪郁于上焦而不下达,又兼外寒束表,可见下寒。对于此证,当清里热,散外寒,可选用温疟主方白虎加桂枝汤。
刘渡舟治一温疟患者,女,32岁。新产感受风寒,寒战振栗,继而身半以上汗出,烦热难忍,面色红赤,口干渴能饮,项背恶风,身半以下无汗,反觉寒冷彻骨,舌质红绛,脉浮大。刘老辨为其人素体阳热内盛,又值新产,血气虚弱,风邪乘虚而入,阳热内盛,风邪诱发而壅塞于上,气不下达,出现上热下寒之象[4]。
2.9 阴虚火旺,阳不下达 《伤寒论》第110条提到:“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此条文提到太阳病误用热熨逼汗之法,伤津助热,出现躁烦、谵语、欲呕等上热表现;而足下恶风为阳热郁于上焦而不能下达所致;若大便下,足心热,为阳气下达之象。从这里可以看出,阴虚火旺之人,可出现上热下寒之证候。
116条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此条文提到对于阴虚之人,误用灸法,伤阴助热,导致火热盛于上,不能下达导致腰以下既重且痹,形成上下阴阳格拒状态。
“阴在内,阳之守也”,阴虚不能涵阳,阳气失于制约而外越,再加上火性炎上,阳热郁于上焦而不下达,下焦失于阳气之温煦而现寒象,从而导致上热下寒状态,此为阴虚火旺导致上热下寒的机制。此证的治疗,当滋阴降火,也即泻南补北法,下焦真阴得充,上焦火热得降,阴阳交合,自然阴平阳秘,自无上热下寒之患。
刘渡舟曾治一患者,男,43岁。正值10月,患者自觉双下肢发冷,逐渐向上发展至腰部、两胁,向下至足心,如赤足立于冰”雪中,寒冷透骨,伴有下肢麻木,有时如虫行皮中,伴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然双目有神,面色红润,心烦少寐,多梦,身半以上汗出,舌质绛,脉弱略数。处黄连阿胶汤治愈[5]。
2.10 少阳郁滞,气机不畅 少阳主枢,可通达上下,调理升降,犹如枢机,能调节一身阳气之升降。枢机运转,则气血、津液敷布适宜,气机升降如常。枢机失运,则敷布失宜,气机升降失常,诸病由生。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因此,少阳枢机是人体平衡状态切入点,尤其是上下、内外状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少阳包括三焦、胆之脏腑经络系统,其中三焦主持诸气,可管上下内外气机的流通。而当三焦气机失调时,三焦郁滞,气机不通,阳气郁于上,阴气盛于下,阴阳各偏一隅,寒热格拒,可出现上热下寒证。三焦还是气血津液化生、代谢及相互转化的场所,所以当三焦郁滞时,气血不能正常转化,出现气血不和,气机郁滞而化热,可现上热,血不能运行濡养全身,可出现下寒。治疗当疏通三焦,调和营卫,恢复气化,以达到调和寒热的目的。可选用柴胡桂枝汤,此方能和解少阳枢机,调和营卫,通行津液,枢机得转,津液流通,则气机舒畅,寒热自和。
2.11 脾胃失和,升降不利 脾胃同处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所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化生气血,是其他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若脾胃虚弱,无力转枢,则人体气机不畅,清浊之气逆乱不能各归其位,浊气不降反升,郁于上则生热,清者不升反降,陷于下则生寒,气机郁滞于中,可见心下痞满。针对上热下寒、虚实互见的病证,当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代表方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
2.12 阴寒内盛,格阳于上 《伤寒论》317条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此条文论述真阳衰于下,阴寒内盛,将虚弱之阳气格拒于外的证治。阴寒内盛而见“面色赤”,后世称为“戴阳证”,即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于上,此证虽可见上热下寒之证候,实际上是真寒假热,治疗当破阴回阳,交通阴阳,代表方为通脉四逆汤与白通汤。
徐瑞宣治一患者,男性,形体瘦削,外感风寒,误用辛凉,出现汗出热不解,面色浅赤,汗出如珠,时有烦躁,身热反欲近衣,渴喜热饮,身重难以转侧,声音低祛,音语断续,呼吸微促,小便清白,大便自利。舌质淡红,脉象弱微欲绝,鼻冷,足冷身热。徐氏判断为少阴戴阳证,治以通脉四逆汤,诸症缓解,次诊合用肾气丸,调之渐愈[7]。
3 小 结
综上可知,上热下寒证总体上以上热下寒症状并见为主要特点,但病机复杂多样,各不相同,因此治疗时当详辨细审,主要辨其寒热之真假、寒热所在部位及寒热之多寡,不被表象所迷惑,探其内在病机,针对病机选方用药,上热应清上,下寒要温下,阴盛于内应温里祛寒,阳格在外在上应引阳入阴。这样才能使阴阳寒热从不平衡到平衡,由互相矛盾而归于统一,而并不存在寒药与热药同用会产生相互克制、抵消效用的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