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探讨

2019-03-23李继忠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变革新课程教学模式

李继忠

作为小学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计算能力,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职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笔者探讨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运用,希望为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以能力提升为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等观念,这给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新思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格局,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要想跟上教育变革的节奏,教师就要寻根溯源,从思维上改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认知,以全新的教育思维武装头脑,革新方法,与时俱进。

1.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决定了变革的必然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受到了不断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导致教师将课本上即成的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难以真正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数学是一门开拓思维的课程,小学生的年龄与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存在好奇心强烈、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强烈,但专注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情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与真实需求,真正将学生的需求放在教学的首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全新的变革思路打开数学课堂的全新局面。

2.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决定了变革的必然性

当前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人才需求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然而优异的成绩不代表优秀的能力,这样的应试型教学方式培养出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却不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竞争的、具备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学校提倡的教育理念和营造的教学氛围、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个人素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只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打造公平开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的、身心发育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运用

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培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是教育最终的目标。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应尊重和肯定学生的主导作用,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2.数学教学生活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引导者,教学模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身份和角色,从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育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深入学生之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数学的教学工作不应只在课堂上展开,在设计数学教学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用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介的高速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丰富,现代化的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便利,并成为教育变革的直接表现形式。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影像、动画、图片、互动游戏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全新的方式演绎枯燥、难以理解的课本知识,从而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学习了知识,激发了兴趣,发掘了学习潜力,最终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结语

促进教育事业向前推进的动力就是不断地变革,所以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现代化的技术革新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内在思维的不断转变促进教育工作向前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沈阳市大东区上园路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变革新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卷首语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