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经典作品,发挥育人功能

2019-03-23黄贞俊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净化文学作品

黄贞俊

博览群书既有利于培养个人智力、性格,又有利于提升个人眼界、品味,而优质的阅读体验更是如此。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往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跨时代性、教育性,它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成为一个国家情感、品格的综合表达。基于此,笔者将聚焦经典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探寻了文学作品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便经典作品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基于作者层面思考经典作品的教育功能

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人们日益关注思想、内涵、品性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学作品的高尚情操、深刻思想产生的巨大引导和教育作用。

从作者层面而言,作者是联系读者和文学作品的关键纽带,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作者通过多样的方法创造丰富、神秘的文学空间,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提升读者精神境界的追求,探索世间真谛。在作者的笔下,这个“梦”源于其本身的见识、体验和感触,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在这个“梦”里,我们可以有幸窥其精髓。文学作品往往流露出作者的真善美,五彩纷呈的文学世界相互交织,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基于读者层面思考经典作品的教育功能

目前,经典作品大多已从创作阶段转向读者接受阶段,读者将在该阶段受益匪浅。不同知识、文化背景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心灵的冲击因人而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用心阅读的人总能从中有所收获。

读者有着很大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会不自觉地将某种期待与作品联结起来,在相似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如“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会令感怀者潸然泪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会使人斗志昂扬,雄心勃勃……读者相似的经历被作者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凝练的思想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着读者。可以说,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净化作用也是教育功能的体现。

另外,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净化更多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倾向于真、善、美等崇高境界的自我教育,读者自觉地调整状态、观念、情绪,在文学虚拟世界忘却忧愁烦恼,实现心灵的平和。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净化所带来的教育作用还体现在对读者扭曲心灵的调整和矫正上,它去除了读者内心的杂质,使读者变得纯粹、美好。

读者在经典文学中受到的教育与教师、父母的灌输式教育有所不同,这样的教育更像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它以真实的情感震撼读者,涤荡读者的灵魂,促使读者发自内心地自觉远离庸俗,主动追随非凡、纯净的境界。当然,以上提及的这种净化教育功能必须建立在读者积极思考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三、基于中职学生层面思考经典作品的教育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永不过时,其教育功能在每个时代都有特点,从当下我国的教育环境来看,文学作品对中职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知更加深刻,高品质的阅读给人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无法具体形容其价值的大小,但是我们知道阅读的经历和所得会成为我们品格、处事、人生态度的一部分。

中职学生还处在人生的岔路口,他们有接触新鲜世界的强烈欲望,并尝试通过阅读、旅游、谈话、学习等各种方式汲取营养,进而茁壮成长。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时,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文学作品、读者或者是作者本身,而应该以旁观者的角度思考,那样我们就会发现“阅读”这个环节在无形中教育着学生。如今,各大学校都在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教师应教育学生在图书馆阅读时要讲素质,保持安静,爱惜书籍;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做到博览群书、集思广益。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会逐渐具备阅读的基本素养,逐渐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孙娟.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J].课外语文,2016,(24).

[2]徐小红.掌握阅读方法 养成阅读习惯[J].中学教学参考,2010,(9).

[3]吴琼.阅读、思考、积累、交流

——浅谈提高中職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7,(15).

(作者单位: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净化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读经典作品的体会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净化水泵
文学作品与数学
多功能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