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地理解历史概念

2019-03-23潘龙强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暴君专制贬义词

潘龙强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历史上的人和事,时时刻刻都受到世人评说。根据感情色彩,汉语词汇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人们在评说历史上的人和事时,经常会使用色彩鲜明的褒义词和贬义词。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带着明显的感情色彩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与事件,势必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导致历史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学习历史必须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下面,笔者列举几例加以探讨、说明。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首先,一提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外敌入侵、社会落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等,所以这个词是一个鲜明的贬义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这样的认识,客观、全面吗?半殖民地的另一半也不是半封建,因为“殖民地”涉及国家的主权问题,“封建”涉及社会制度的性质问题。半殖民地的另一半应该是半独立,半封建的另一半应该是半资本主义。所以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称应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半独立半资本主义社会。

其次,是关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评价的问题。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殖民地、封建是消极落后的,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半封建是中国仍然落后的表现;独立、资本主义是积极进步的,半独立是中国人民斗争的结果,半资本主义是中国发展的表现。因此,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既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又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不能简单地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成是褒义词或贬义词,它只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那个时代消极的一面而已。

二、民主与专制

提到民主,人们常常把它看作“专制”的反义词,认为它是个褒义词。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民主是人民的一项权利,不能简单认定有这项权利就是好事,没有就是坏事,而要看具体的时代背景。在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盛行,孕育了西方民主思想,但雅典民主也不是完美的,“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同盟的惨败告终。这一结局,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新政权对苏格拉底处以极刑,这件事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另外,原始社会也盛行民主制度,那是由当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因为留恋原始的民主制度而让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专制是君主独自掌握政权,在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盛行,这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制制度可以建立更庞大的国家,维护国家内部的稳定和统一,促进内部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发展。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成为政治发展的主流,但也不是民主程度越高越好,民主必须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如孙中山先生根据中国的社会情况,把中国民主分为“军政、訓政、宪政”三步走,而不是一味地高标准、快步走。专制的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其中也不乏秦始皇、隋炀帝等专制暴君;身处民主革命时代的拿破仑,废除共和制恢复了帝制,华盛顿放弃帝制,创立了民主共和制,他们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民主与专制应该是中性的。

民主与专制,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工具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

三、明君、暴君、盛世、乱世

明君、盛世,人人期盼而颂扬,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暴君、乱世,人人厌恶而批判,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明君与暴君的不同,是因为皇帝不同的统治方式,盛世与乱世,是社会的一种状态。适应不同的政治需要,明君也有残暴的一面,如李世民杀兄,康熙帝的文字狱;反观之,隋炀帝修运河造福千年,秦始皇修长城稳定边防,功不可没。许多明君、暴君、盛世、乱世的出现都带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明君、盛世,一般都出现在改朝换代后之初,吸取前朝教训,休养生息,励精图治,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有名的明君和暴君都不是一朝的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继承王位而来)、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隋炀帝、康熙帝、乾隆帝无不如此。乱世都出现在一朝的后期,兴衰轮回,王朝衰落,社会动荡,暴君多出现于大统一之后。对待客观性、必然性很强的事物,我们不要有太多感情色彩,要尽量使用中性词,以保证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

综上所述,对待任何历史事物、历史词汇,人们都不能先入为主,而应该客观地认识、描述、分析,这样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

(作者单位: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猜你喜欢

暴君专制贬义词
张老师犯得着这样“处心积虑”吗
白马千岁
“暴君”李安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暴君”的谢幕
存心有天知
反家暴孤身取证,龙凤胎妈妈命丧“暴君”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卖萌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