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19-03-23唐雁金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小学语文

摘 要:习作教学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学生们对习作兴趣不浓,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教师们虽也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习作训练,但收效不大。随文练笔能有机地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它能有效启动学生的习作练笔欲望,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训练;教学探讨

长期教学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不难发现学生一提起习作就叫苦连天。很多时候是学生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应付作业,写作文只能是草草下手。这样的话,怎么会有好的习作诞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进行随文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那么如何找准随文练笔的落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作文训练的实效性呢?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迁移性练笔,激发习作兴趣

迁移性练笔就是仿写。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有着天生的模仿能力,小学生习作都要经过从仿写到独立创作的过程,在仿写过程中教师借助课文中典型的片段,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提高自己谋篇布局的能力,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找准仿写的落点,寻找一些具有典型写法的段落作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和规律,初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时,文中第四自然段介绍的是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一自然段的写法是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整段话紧紧围绕着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来展开的,令人读后身临其境。学完这一自然段后,教师可以给出示范,也说说一段话:“王叔叔骑自行车的技术特别高……”,然后让学生也以“××的××技术特别好”为开头作一次练笔,由于学生有了范本,练起来可以水到渠成。

二、 想象性练笔,延伸习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篇有独特体验和自己想象力的习作,无疑能吸引人的眼球。让学生发挥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迸发出创造热情,延伸自己的习作兴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在随文练笔中如何进行想象练笔的训练呢?下面说说我认为比较好用的两种方法。

1. 续写。“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但意未穷。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有利的契机,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例如,《桥》这篇课文,文章读到最后,人们才知道英雄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父亲在洪水中揪出插队上桥的小伙子,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而把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文章以“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结束,老汉的形象在结尾处显得更加高大。此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练笔:英雄离世了,五天后当洪水退后,人们来祭奠老汉的时候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而他的妻子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你以《洪水退后》为题,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续编故事。再如,《穷人》一课,可以这样设计练笔:当渔夫看到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在自己五个孩子的身旁,西蒙的两个孩子正安静地睡着时,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拉开帐子以后》。这样的续写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 补白。好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作者运用“留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为练笔点,拓展文本内涵,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草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很多人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乍一看这个句子,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仔细体会一下,似乎就能看到蒙古族人民从四面八方的蒙古包里走出来,聚集到作者所在的蒙古包之中的场景。这多么令人感动,“几十里外”啊,蒙古人民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啊。平淡的背后承载着深情与厚意。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个小练笔:自选角度,描写蒙古人齐聚一堂的场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不同的场景。这样的随文练笔能够将文本的空白涂上温暖的色彩,感动之余,学生的习作水平随着这样的小练笔也悄然提高了。

当然想象性练笔还不只这两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写课文插图、让学生对相关情节进行扩展描写等。在想象练笔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延伸了自己的习作兴趣,写出来的习作内容也比较深刻。想象练笔,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作文训练的实效性。

三、 理解性练笔,宣泄习作情感

习作,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写真,孩子们笔下的应该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满特点的真情和情趣,沉浸着美语和泪珠”的东西。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当学生学完令人深思或让人动情泣泪的课文,在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后,内心总有一种想把情感表达出来的欲望。此时,教师要珍视这一随文练笔的契机,让学生进行理解性练笔,宣泄自己的习作情感,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写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例如,学习《桥》这篇文章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笔“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众多前来为老支书送行者中谁在干什么,说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经过一系列的情感渲染后,相信这样的练笔学生必定有话可说。那么这样的理解性练笔就达到习作训练的目的了。

综上所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若能利用随文练笔这块“手边之石亦可攻玉”,它能为学生作文的笔端增添许多生动的色彩,它是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作文素养。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巧用“随文练笔”,就定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练出无限精彩”!

参考文献:

[1]李荣荣.小学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

[2]孙统振.找准随文练笔“点”夯实习作训练“路”[J].语文天地,2014(27).

[3]孙振宝.随文练笔,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9).

作者简介:唐雁金,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上杭县蓝溪梅永小学(中心校)。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小学语文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探讨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