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鸡和鸡蛋在哈尼族原始宗教和传统习俗活动中的特殊功用

2019-03-23龙倮贵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龙倮贵

(《红河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 蒙自661199)

据考古资料证明,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常有家鸡的骨骼出现。到了周代,鸡已被列为家养的六禽之一,并作为重要的祭祀牺牲。王宫王室里就设有“鸡人”之官职,其职责就是掌握供奉鸡牲。古人早已发现,公鸡一叫太阳就升起,于是人们认为,鸡能沟通神灵。汉文史籍《风俗通义·祀典》记载:“鸡者,地方牲也,岁始更始,辨秩东作,万物融户而出,故一鸡祀祭也。”达尔文进化论认为,家鸡是从红色原鸡进化而来的,而原鸡分布点是在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岛屿以及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也许正由于我国西南部是原鸡的重要分布区,所以这里的原始居民之一的氐羌后裔——哈尼族较早地驯化、饲养了鸡,并与鸡和鸡蛋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建村立寨、动土开基、乔迁新居、竖柱立房、挖路搭桥、栽插播种、出门贸易、娶媳嫁女、丧葬奠祖、生儿育女、命名改名、喜庆节日、狩猎渔集、招魂保福、祭祀祈祷、驱邪禳灾、占卜问卦、亲友往来宴请、姻亲馈赠等等,凡此种种,都离不开鸡,至少也离不开鸡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鸡文化和鸡蛋文化。此文试析哈尼族的鸡和鸡蛋文化的成因、特点和特殊功用。

一、鸡和鸡蛋作主要祭品及其卜具

鸡和鸡蛋在哈尼族的原始宗教祭祀和传统习俗活动中使用普遍且频率高,是其他任何一种家禽家畜都无法相比的。各种宗教祭祀和习俗活动中都离不开鸡或鸡蛋,而且作为主要的祭祀牺牲、供品和礼物。实际上,鸡和鸡蛋成了哈尼族的人和神鬼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成了他们与鬼神之间的唯一的主要的隔层物。

(一)用鸡和鸡蛋作主要的祭祀供品

我国哈尼族把鸡和鸡蛋看成是一种鬼神最喜欢和最偏爱的祭祀供品,正如在他们的祭山神活动中念诵、祈祷所说:“……我们用有两只脚的公鸡,有两只翅膀的母鸡,有无缝无裂而洁白干净的鸡蛋……”[1]所以在祭祀祈祷、驱邪禳灾活动中,鸡和鸡蛋常被哈尼族当作一种重要的祭祀奉物,有时和猪、牛、狗、羊共用,但大多单独使用鸡和鸡蛋,举例如下:各地哈尼族逢农历三月、七月或十一月择一吉日祭献水井神时,以一只红公鸡和一只麻花母鸡祭献。莫批(祭师)念词祭祀,杀鸡煮熟,然后将各家的鸡肝、肠、头、爪、肉等各掐一点放于井边,以示虔诚地祭献井神,剩下的鸡肉则族人村人就地分食,以示与水井神分享美食。[2]

红河、绿春、元阳县哈尼族祭星宿神时,先要活祭一只大红公鸡,杀死后用一碗鸡血生祭,煮熟后再加三碗饭、三双筷、三个熟鸡蛋祭,人们均要朝天磕头祈求。[2]逢农历九月祭献谷仓时,有的煮鸡蛋祭献,有的杀一只麻花母鸡祭献。若用鸡祭献,先活祭后生祭,最后熟祭,并把鸡盲肠埋于大门口地下。认为这只鸡的盲肠里有东西是吉事,预示着诸神能帮人们渡过难关。[3]

红河县架车、宝华、洛恩一带哈尼族祭献阿姆山神时,一般情况下,联村祭祀要用一头老黄牛和一只公鸡、两只母鸡。要是以村为单位祭祀时,要用一只山羊和一只花公鸡、两只母鸡。不论哪一种情况,其目的是乞求山神不要施威发怒,保护好方圆几十里地不要发生风灾、水灾、雹灾、虫灾、兽灾和瘟疫,企望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族人村人康泰。[3](P150—151)

各地哈尼族秋收前夕修道路时,每家至少杀一只小母鸡祭献“侯勾”(神龛)。认为这样做,秋收时节谷魂神就会高兴地回到自己家里。在举行“莫咪罗”(祭请天神)和“咪收罗”(祭请地神)活动时,主要用一只红公鸡、一只麻花母鸡、一只黄母鸡及一对鸡鸭蛋分别祭献,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康泰、五谷丰登。[2](P56)

各地哈尼族在过“咪穷穷”(驱镇火神)时,在村外杀一只山羊和一只公鸡祭献,各户派一人参加祭祀并共食牲肉,祈求族人村人的房屋、家 什 安 然 无 恙。[3](P173—174)一 年 一 度 的“扎勒特”过大年时,属龙日之早晨,各户都要在自家大门口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全家老小就地煮食,直到吃光。鸡肉不得拿进屋,也不能给其他家人吃,认为这是确认血宗祖根的鸡,是区分外人与自家、野鬼与祖神界限的标志。[3](P165—168)

元阳县哈尼族为死者选择棺木到山上砍树时,抱一只公鸡、拿一碗米、一枚鸡蛋。在山上杀鸡祭树神,米和蛋同碗搁置于砍倒后的树墩上,以示祭献山林神,祈求莫责怪砍树者,要怪就怪不该死的那个人。红河县哈尼族老年人去世时,一定要杀一只大公鸡祭奠死者,认为杀了这只鸡,死者就不会变成鬼,尤其不会变成凶鬼、恶鬼,而是变成祖魂在阴间护佑子孙后代的安康。[4]

各地哈尼族农历六月间庄稼快要成熟时,到田地杀一只麻花母鸡祭献谷魂神,祈求谷魂神保佑庄稼成熟。到八月庄稼收回家,在家杀一只麻花母鸡和一只大红公鸡祭献谷魂神,乞求谷魂神保护五谷天天吃,年年有余。[3](P64—65)

红河流域哈尼族大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时,家家户户操办美味佳肴,蒸出染黄的糯米饭,再煮10枚红鸡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表示感谢它带来开始春耕播种的信息。[3](P174)

各地哈尼族在驱送恶鬼时,至少要一只雏鸡和一个臭蛋,雏鸡撕开肚肠,连毛带屎放于一器物上,送至村边路旁大树下。[3](P154)

由此可见,哈尼族在原始宗教祭祀驱除及传统习俗活动中,都离不开鸡或鸡蛋,认为以其作为祭牲供品,就可达到祭祀祈祷、驱邪禳灾的目的。

(二)用鸡和鸡蛋招魂纳福

哈尼族的灵魂观念十分强烈,成为万物有灵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族的原始先民笃信“约拉”(即灵魂),会附于每个活人的身上。他们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要哭三声,第一声告诉天,第二声告诉地,第三声告诉周围的人们,他已经来到了人间。从父母为婴儿杀鸡取名之日起,人就有灵魂附身了,并认为一个人有十二个灵魂。如果缺少了灵魂,这个人就会身体不健康,灵魂缺得多了就会生大病甚至死亡。[2](P28)红河县哈尼族奕车支系认为,灵魂有大小和主次之分,要是大灵魂和主灵魂丢失了,就要生重病甚至死亡。人们为了保持灵魂的完整,维护自身的安康,便产生了名目繁多的招魂活动。[4](P179)无论招哪种灵魂的活动,几乎都离不开鸡或鸡蛋,否则无法进行。

红河县哈尼族“密差当者差”(接祖宗的魂)时,莫批从主人家中提出两只刚脱壳的小雏鸡,手持金竹枝,到村边山路上,金竹枝分别插立于路两边,枝间拉一条白线,边念词边祷告把两只小鸡分别挂于竹梢上,鸡嘴向外,表示阻拦恶鬼妖怪进村害人。尔后,立即在家中举行此原始宗教仪式,主要供品为一只大母鸡、两只半大麻花鸡,一公一母。同时,凡主人应邀来参加此仪式的客户,姻亲要双人同行,且必带一个新编的鸡笼,笼中装一只鸡,送给主人家。此外,主人增杀三只半大鸡。杀鸡时均不得剖肚,从鸡屁股处挖开一小孔,将其内脏掏出洗净煮食。莫批为主人招“保命魂”和接祖宗,祈求保佑主人的安康。[4](P179—180)

“俄者差”(接家庭的主魂)时,先请莫批用鸡骨卜测定主魂在何处。然后,大多用一只山羊、一对麻花公母鸡祭献家庭的主魂,祈求主魂不要离家出走,保护家人的诸魂。凡来参加的姻亲每人至少拿一包糯米饭和一只鸡(姑 姑 要 提 一 只 母 鸡)前 来 祝 贺。[4](P180—181)“伙拉欧拉祜”(招年魂)时,自家出一只老母鸡,姑姑或出嫁的姐妹中选定三人:一人出一只老母鸡,另一人出一只公鸡,再一人出一只小母鸡。其他姻亲携带公母大小鸡不限。莫批为主人各招一次年魂,尔后向祖宗神和家神敬献,求它们保佑家人老幼安康。[4](P181—182)

其他招魂纳福,如招天井魂、招失落在水边的魂、招村寨魂等都要用鸡和蛋或其他家禽家畜(狗、猪、羊)。

红河县哈尼族“禾获获”(招谷魂)时,从家里煮好两枚鸡蛋,连同饭一起带到田间。在田埂上找一个适当地点,用细枝条搭成一小棚子,把带来的蛋剥开,蛋壳放于棚下,蛋切开成两半,再用叶子把饭和蛋摆起来,念祝词,将蛋白、蛋黄分别掐一点放在那里,以示招回禾魂并附于禾苗了。

此外,还有“俄合合妥” (包连全家的魂)和“俄拉祜”(招领家庭之魂)。每年一次“俄合合妥”时,需一只麻花大母鸡,邀请姻亲,莫批念《连魂词》,念毕即杀鸡,并切下鸡爪翅、嘴尖各一点,与一片碎银相掺和,用一个长约1米宽约0 5米的自织白布结成一道疙瘩,以示全家人的魂就像那闪光的银子和布疙瘩一样,永不生锈,永不分离。一年一道,永续不断。每年一次行“俄拉祜”时,大多用一只母鸡和两只小鸡,莫批念诵招魂词,念毕即杀鸡煮熟后,向祖先神和家神敬献,求它们保佑和庇护。[4](P181)

(三)用鸡或鸡蛋作占卦的主要卜具

占卜问卦是各地哈尼族日常生产生活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巫术活动,方法虽然很多,但用鸡或鸡蛋作卜具的最为普遍。如:

1 鸡卜。哈尼族鸡卜常见的鸡股骨卜、鸡头卜、鸡爪卜等三种:[3](P191—194)

(1)鸡股骨卜。可分吉卦、平卦和凶卦三种。如果竹签插稳后,看上去像四签对称整齐,且每只骨头上有两支竹签,与骨关两端成一条线,则吉。如果在上一种基础上多一竹签,且在左边骨头中间垂直插入,与其他两竹签成一条线,这种卦象若问狩猎,猎物必死,问婚姻则和睦相处,问祭祀祈祷则会灵验。

(2)鸡头卜。据说鸡头卜至少有12个卦意。不论哪种卦意,或者谁看卦,都要整只鸡煮熟。先看鸡眼,开眼为吉,闭眼为凶。然后剥开鸡头皮,细观整个鸡头骨之色,光滑洁白无裂缝者则吉。如果鼻孔上方头顶上、后脑上有红煮、暗红或黑点均属凶,可能有滴血或破财之灾的征兆。要是头骨大面积发紫发红,尤为额头上方发红,则更凶。再把鸡的双眼球轻轻挑出,细观两眼间的隔膜层,如果其通透明亮,中间孔如针眼,则吉;这种卦若问婚姻、出行、结拜弟兄、狩猎,则吉;反之这门亲事无缘而不能长久,或人财两空,或貌合神离,或狩猎无获且白费心机。

(3)鸡爪卜。据说鸡爪至少有10个卦意。主要是看爪的张合、弯曲歪斜程度大小来决吉凶,断祸福。爪若张开则凶,要是拢爪且前三指自然弯曲、高低基本一致,后指在掌心中,指尖对前指缝则吉。这种卦象问出行、问婚姻之征兆。[3](P194—195)

2 蛋卜。哈尼族蛋卜分掷蛋卜、埋蛋卜、看蛋卜多种形式。

(1)掷鸡卜。莫批在行原始宗教巫术活动时施用的一种卜术。驱邪除魔送鬼时,将鸡打死掷出门外,视鸡头所向来定吉凶。外方为鬼方,内方为己方。鸡头所向方为强,反之则弱;鸡头朝外则吉,反之则凶;鸡头横出为平;同时鸡身以侧卧为吉,仰或卧为凶,坐或立则最凶。

(2)掷蛋卜。西双版纳州哈尼族在新寨址选好后,要用鸡蛋占卜选定“纠玛”(寨长或族长)的宅基。方法是由“纠玛”来投鸡蛋,鸡蛋破裂的就是“纠玛”的宅基了。有的哈尼族用鸡蛋来卜定墓基。把鸡蛋投于地面上,或鸡蛋丢于地上滚。要是鸡蛋触地破烂了,就认为此地就是好墓基;反之,这里的“风水”不好,要重选地方去丢鸡蛋,直到鸡蛋触地即破为止。

(3)埋蛋卜。元阳县哈尼族选择新寨地址时也要用鸡蛋占卜。先由三个男性长老选定一个地方,然后在一块平地上挖松土,埋下一枚鸡蛋,再把九粒谷子分成三份插于土上,并露出地面,用三只碗罩起来。再把九粒谷子分成三份插于此,并露出地面,用三只碗罩起来。此外,要杀一只鸡,煮熟后,把头、脚翅砍下并撕净皮肉埋于地下。三天后来看鸡蛋是否完好,鸡头、脚、翅是否被鼠咬啃,谷子是否少了且发霉。若鸡蛋完好,鸡头、脚、翅完好,谷子不少且不发霉,便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之处,可望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4)看蛋卜。哈尼族还用鸡蛋来卜问患病者的灵魂散失状况及其病源。方法是先把鸡蛋煮熟,让患者抚摸熟蛋后,交女巫卜卦。女巫手拿鸡蛋对着太阳光透视,以蛋内清白为吉,反之为凶。然后小心剥壳,以蛋白粘连蛋壳的多寡程度及蛋白、蛋黄的纹路、成色、各层的形状,占问串连蛋壳的多寡程度及蛋白、蛋黄的纹路、成色、各层的形状,占问患者的病因及奉送神鬼的祭物种类、数量、奉送的方法方式等。

此外,元阳县哈尼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家抱出一只小公鸡与女方家送来的小母鸡关在一个鸡笼里,并抓一撮米洒向鸡。如两只鸡在笼中相伴啄食,认为这门亲事吉好;若两鸡相敌打架,认为这门亲事迟早会分离。

红河、玉溪、普洱等州市哈尼族自宏人择宅基时,由本宗族的一男性老者拿一个鸡蛋测定宅基的好坏和门向。大多哈尼族建村立寨前,先看好了“风水宝地”,最后还要打鸡骨卜来择定是否在此建村立寨。还有很多用鸡和鸡蛋卜问来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占卜术。

哈尼族用鸡和鸡蛋卜卦的数不胜数。认为鸡卜或蛋卜会预告人们未来的吉凶福祸、得失利弊,辅佐他们取得胜利。正如《史记》中记载,相传汉武帝相信占卜的结果,于是鸡卜在中原越人地区比较流行。

二、鸡和鸡蛋作主要祭品的成因及其功用

(一)鸡和鸡蛋作主要祭品的成因

鸡和鸡蛋被普遍用于哈尼族原始宗教祭祀和传统习俗活动中,其原因是:

1 鸡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便宜的特点所决定。据有关资料记载,人类最早的祭牲主要是用人,正如拉法格所说:“人是神灵最受欢迎的牺牲。”(拉法格《宗教与资本》)古代汉民族“人祭”的习俗是十分盛行的,《周礼·大宗伯》中便有“以人血祭社稷、五祀、五岳”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人类意识观念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改变,“人祭”发展为牛、羊作祭,当时牛、羊等牺牲为“太牢”“少牢”。又《史记》记载,中原越人有信鬼之俗,于是汉武帝听后命越人巫师按照越人的方法设立祠堂,用来祀奉鬼神,并举行鸡仪式。后由于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也不断增强,感到每一种宗教习俗活动都以牛羊作祭牲,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活负担较重。于是,鸡这一既便宜又实惠的家禽自然成了流行的祭品,这一假设的推论可以从哈尼族民间传说《祭龙的由来》中佐证。传说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相传,很古很古时,人和禽兽还没有分开,野兽太多,尤为人熊最猖獗,时常有野兽吃人,有时一天就要死好几个人。后来,人们同人熊讲好条件:人熊不准带野兽来乱吃人,人们可以每天选一个人给老熊吃。有一天,轮到一个寡妇家献人给人熊吃。当寡妇和她的独儿在地里悲伤落泪时,在野猫的指点下,人终于战胜了人熊。日后世间再也不献人给人熊吃了。为了报答野猫之恩,人们每天抓一只鸡给野猫吃,代代相习,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有一天,寨子头上的树林边,来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人们辛辛苦苦地过日子很不容易,还要一代传一代地每天献一只鸡给野猫吃,于是就教人们惩治野猫的办法,人们照他俩的办法去做,终于惩治了野猫,人们的日子也过得平安舒心。为感谢这两个老者,每年杀一头小猪和一只大公鸡祭献这两个老者——护寨神。[5]

这个传说故事至少可以说明,从“人祭”到“鸡祭”,且“天天祭献”到“一年一祭”的发展历史和演变遗迹。此外,我们认为,鸡和鸡蛋被普遍用于哈尼族各种宗教习俗礼仪活动中,主要还是与哈尼族普遍存在的“崇鸡”心理和意识有关。

2 在哈尼族的传统思想意识观念中,鸡有较高的地位。哈尼族民间叙事史诗《十二奴局》里说,头人、莫批、工匠这三种人是大公鸡、老母鸡、太阳孵出来的。相传,白蛋孵出来的是头人,给世间人断事决案掌事;花蛋孵出来的是莫批,给族人驱鬼治病;红蛋孵出来的是工匠,给族人制造工具、建造房屋。[6]哈尼族民间关于鸡和鸡蛋的传说还很多,不一一赘述。

从哈尼族这些民间传说和他们的生活习俗看,鸡在传统观念里被赋予各种各样的灵性,其中两种主要的灵性,就是认为鸡和鸡蛋有避恶驱邪禳灾和能给人带来吉祥好运。

(二)鸡和鸡蛋作主要祭品的特殊寓意与功用

1 鸡和鸡蛋是吉祥安康幸福美满的特殊寓意。哈尼族传统思想意识中,既然鸡有避邪除魔驱鬼禳灾的功能,自然就是吉祥安康、幸福美满的象征。哈尼族民间故事《鸡叫太阳就出来》中说:相传,很古很古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热得像一块烧红的铁,寸草不生,庄稼不长,人们无法生活。后被一个叫俄浦浦罗的哈尼伙子,用箭射下了八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因害怕而躲到山背后不敢出来。这时天地一团漆黑,气候也变冷。没有阳光,庄稼就种不出来,人们的生活也就没有朝气。后来人们派大公鸡去请太阳出来,太阳听见大公鸡真诚、热情的叫声而消除了惧怕的心理,于是便从山背后探出了头,整个大地又充满了光明和温暖。从此以后,公鸡叫三遍,太阳就出来了。[7]

哈尼族的这则民间故事,朴素无华地反映出他们以鸡为贵为美的审美心理。旧时,一切新的建筑,包括房屋、桥梁、碑石的破土奠基、竣工典礼都习惯用公鸡冠血开冠,以示有灵。

红河县哈尼族奕车支系未婚男女青年在“阿巴多”的集体恋爱宴席上,桌子中央用鸡爪高高地架着一对雄鸡腰子,其直率地反映了以其为美,乃至吉祥如意、幸福美美满,也暗示着对生的强烈愿望。[4](P96—101)

红河州哈尼族去认舅舅的路上,凡过溪河时,先找一小石子扔过彼岸才涉过溪河。尔后在彼岸坐下来休息,吃糯米饭和鸡蛋,并将蛋壳放于桥头边上,以示与桥共享美餐。到了舅舅家,舅舅还特意给小外甥一只乌骨小麻花母鸡,以示预祝外甥吉祥如意、健康成长。[3](P199—200)

红河县和元江县打芒一带哈尼族举行隆重的父子连名命名仪式时,主人家便蒸出糯米饭,宰杀三只以上的老母鸡邀亲朋好友共餐。同时亲朋好友必须带一枚鸡蛋或一枚只小麻花鸡去做客,以示祝贺。他们认为鸡或鸡蛋能给对方带来幸福吉祥和好运。

元阳县哈尼族女子生产后,将胎盘烧煳在门后埋下,杀一只母鸡,煮一碗鸡汤给产妇喝下,让接生婆为婴儿取乳名。生下来的若是女煮一碗鸡汤给产妇喝下,让接生婆为婴儿取乳名。然后再去抱只黄母鸡,在杀这只鸡时请长者为婴儿取名(父子连名)。

哈尼族还认为鸡能通“财神”,鸡能给人带来好财运和福气。一些家庭只要感到数年财运不佳,福气不在,就要请莫批来行“龙合”(请回增神)。用一只麻花母鸡或第三只鸡、鸭作祭祀牺牲,认为祭祀增神,供奉增神,就会财运好转,福气转来。[8]

2 鸡和鸡蛋能避邪除魔禳灾的特殊功用。哈尼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古时候,人间发生虫灾,曾经蜈蚣如大竹竿,蚂蟥大如鸡,毛虫大如鹅,且它们十分猖獗,见啥咬啥,人们十分恐惧。后来这些虫被天神摩眯派下的大红公鸡一一啄食了,保护了人畜。从此,人们就开始养鸡,用鸡来对付每次发生的虫害。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古时候,人鬼间可以交往,可以相互赊借,互相乞讨。有一天夜晚,一饿鬼去一寡妇家乞讨,寡妇正在纺棉纱,饿鬼催促寡妇:“阿皮(老奶奶)不要没完没了地纺了,鸡都叫了,快天亮了,快给我搞点吃的。”寡妇听后悟出鬼害怕鸡叫,于是佯装去解手,先敲击一簸箕,随后学公鸡叫,不料全村的公鸡也跟着叫起来了。这时,饿鬼听见鸡叫声边骂边逃之夭夭。从此以后,鬼不敢轻易进村入户乞讨乃至作祟。

哈尼族认为,魔鬼一般只有夜晚才能出来活动,它们害怕光明,天一亮魔鬼就无影无踪,因为鸡啼就预示着天快亮了,所以魔鬼最惧怕鸡鸣,尤其是公鸡叫。鸡能避邪驱魔禳灾的功能也许就是这样被赋予的。

各地哈尼族打扫村寨时,把各种妖魔鬼怪、瘟疫疾病、不洁之物都统统赶出村外野地后,要杀一只白公鸡埋于路上,以示拦阻妖魔鬼怪、邪恶、瘟疫进村人寨。又“尼轰轰”(驱除众鬼怪)时,用一只白母鸡和一对鸡、鸭,利用哄骗、恐吓、驱撵及祈求的手段,将众鬼怪全部驱赶到该去的地方,使之不能危害人畜庄稼。[4](P66)

各地哈尼族逢农历六月间“嘎突突”(阻拦道路)时,先在哪条路上实施,要用鸡骨卜问来测定。卜定后,备嫩水草、木刻、木刀等咒符,还要备一条茅草绳、一只麻花母鸡、一只大白公鸡、一只山羊,编一块带弓箭的篱笆,箭头朝外,弯弓待发之势,羊角、羊尾、木刻、木刀及鸡(连毛带皮)用草绳串起来,横拦于路上空,任其腐烂脱落,以此阻止鬼怪、瘟疫、病魔、恶邪进村人寨,求得人畜安康兴旺。[2](P53—54)

综观所述,“崇鸡”是哈尼族所共有的一种心理和思想意识。由于鸡被赋予各种各样的灵性和神性,因而成为避邪除魔禳灾的必备物,是吉祥安康、幸福美满的象征。在他们看来,鸡、鸡蛋与神灵鬼魂的关系十分密切,它能通鬼神,所以鸡或鸡蛋成了神鬼喜爱的祭品供物,成了能预测凶吉福祸、得失利弊、辅佐人们取得胜利的卜具,招回灵魂的吉祥物,能给对方带来好运气和好福分的吉祥物。这样,鸡和鸡蛋成了人与各种鬼神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成了人和鬼神之间唯一的主要的隔层物,因而鸡和鸡蛋才会在哈尼族宗教习俗活动中被普遍频繁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