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影响与路径选择
2019-03-23胡圣知王艾娟
胡圣知,胡 军,王艾娟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永川402167)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个人移动互联设备正以惊人的速度侵入我们的生活,将我们带进了微传播、微交往的微文化时代。大学生作为微文化浪潮中最庞大的群体,无疑会深受微文化生态的影响,微文化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微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探讨分析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培育之路径,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解决的课题。
1 微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辨析
微文化是借助于数字媒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它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音乐为主要载体,并呈现出微小简短、个性鲜明、以微显巨为等显著特征。作为一种新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微文化既具有传统主流文化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独特的专有属性。
1.1 碎片化的微语言
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直播、微公益等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网络载体,以微言微行的方式将网民带进了“微时代”。这些载体之所以被称之为“微”,主要在于其表达方式的“微小”“零碎”,而微语言往往由拼音、英文字母、数字谐音或符号标识等组合而成,具有简短、新奇、幽默等特点,且极易复制、模仿,因而传播快速,颇得年轻人的青睐。微媒介的语言表达由传统媒体的宏大叙事转为不成系统的碎片化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欲所求,它往往是个人生活与情感的网络随性表达,其内容大部分是与现实紧密相关的个人日常、情感体验。如仅限于140 字篇幅的微小说、15 秒音乐短视频的抖音、30 秒~20 分钟的时长限制的微视频等载体,这些都表现出“短小”“简洁”“零碎”的特征,它们以独特方式记录生活,由关注宏观社会转向微观生活,其中裹挟着个人情绪、社会心态、生活方式,然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甚至是毫无逻辑的。“话语的书写是一种非线性、非顺序的书写,没有内容和意义上的联系和延伸的一种碎片化的拼贴”[1],而这种碎片化信息呈现与表达方式正好吻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需求、思维习惯。
1.2 泛娱乐化的微思潮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社会思潮交织,网络多元文化涌现并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在数字娱乐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民依赖互联网,开始用各种数字产品武装自己。根据易观公司的2018 年2 月的大数据分析:社交、视频、音乐等泛娱乐领域占据了大量的用户时间,泛娱乐成为现阶段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各种游戏动漫、视频音乐已成为网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娱乐休闲方式。
面对现实社会的诸多压力,青年学生更喜欢以“轻松”的方式去对待生活。如今在微博、微信、陌陌、快客、抖音等平台上的各种“恶搞”“戏说”“段子”比比皆是,甚至出现“戏说历史事件”“恶搞历史人物”“抹黑英雄烈士”“颠覆经典”等等乱象,使得原本严肃的政治生活也表现出了“消遣”的意味;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刻意迎合低俗口味,为博眼球、赚流量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这些“娱乐至死”的网络行为反映出微文化中价值思潮的戏谑性、泛娱乐化和非理性等趋势。
1.3 便捷性的微传播
从技术特征层面来看,微文化的特征体现的是互联网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时空虚拟、人机交互、信息共享和便捷高效。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总有其载体和途径,这种传播的载体和传播的方式与途径本身也是文化参与及文化创作的一种方式[2]。以微博的传播方式为例,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而是一种呈几何数裂变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信息的扩散呈现去中心化、丰富、快捷等特征。
以微博、微信等媒介为代表的微文化传播突破了场域和时域的限制,让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这些特性恰好吻合了当前快节奏生活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诸多需求。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辅助下,人们的信息获取由传统的被动转为主动参与,资源供给由封闭垄断变得高度共享,并且能凭借各种媒介快速扩散开来。如当前风靡校园的随手拍、直播、抖音等平台就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快捷、视听兼备,它迎合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和个性化的表达需求,一经发出往往能瞬间引来大批围观、赢得大量的点击率。
1.4 草根性的微参与
网络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平民文化,作为网络文化衍生的微文化,自然也具备很强的草根特性。由于互联网的匿名、开放、自由、门槛低等特性,在消除个体的身份、地位、财富等差别与束缚之后,网民在各种平台中的人格独立性、行动自由性和话语平等性得以实现,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彰显,个体的内在潜能与需求被进一步释放。
只要具备上网的硬件设施,人人能参与、人人是主角就成为可能,网民根据自己的偏好需求随意选择资源与信息,同时又不断演绎与发展着这些信息。在微文化多元多样的内容面前,不同的网民群体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他们借助互联网演绎着各自多姿多彩的网络人生,甚至因此还孕育出无数的“草根”名人。对于一些社会事件、新生事物,网民们也不再人云亦云、迷信权威,而是根据自身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情感体验畅叙胸怀。这些卑微草根虽然人微言轻,但有时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积少成多的舆论关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汇成网络舆情民意,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2 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消极影响
微文化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它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为青年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依托,但它不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
2.1 微语言盛行——冲淡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认知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网络微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语境支持,而微语言的流行潜移默化地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带来影响[3]。与传统媒介文化不同的是,网络微语言对传统语言的书写、内容、表达进行了大肆创新,使之呈现出标新立异、怪诞简洁等特征,如近年流行的咆哮体、淘宝体、梨花体、银镯体、知音体以及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和一些单纯为追求视觉、娱乐效果而被硬生生造出来的词汇,譬如:“香菇蓝瘦”“真香怪”“然并卵”等类似的怪诞、低俗话语,它们充斥于网络空间,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不仅冲击着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会削弱他们自身所承担的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任由这些哗众取宠的微语言盛行不仅会消解传统文化的经典,更会造成青年大学生思维的浅薄和心理的浮躁。作为思想交流媒介的微语言,它往往承载着主体的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念,在微环境下,由于身份的隐匿和缺场会造成一种“无序”的状态,微语言表达呈现出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甚至成为部分人的自我宣泄方式,这种宣泄受到学生的追捧、效仿,它所传达出来的与世无争、绝望无助、愤世嫉俗、满不在乎等负面情感往往被学生所津津乐道。在此情形下,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认识必然会冲淡,甚至“三观”也会发生扭曲。
2.2 微思潮泛滥——导致社会责任感的迷惘偏移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既有外来意识形态渗透性的挑战,也有内部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适应性挑战,各种新旧价值观念相互交替、各种内外思潮风起云涌,其中互联网领域的泛娱乐化思潮尤为值得警惕。通过对热点资讯、热搜榜、实时热点等网站信息的整理,我们发现娱乐八卦、影视综艺、怪诞新闻、情感星座等话题占到绝大多数版面,而政治问题、民生新闻、科技前沿等却鲜有关注,即使出现的一些政治文化信息也往往被贴上了娱乐的标签。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娱乐化”将导致年轻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降低、民族文化认同感削弱、独立思考能力丧失、价值观混乱扭曲,最终使他们流于庸俗与肤浅。
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各种微媒体平台将使用娴熟的“奶头乐战略”逐渐输入中国,并演化成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国际软性战略工具。例如:利用各种媒体集中报道娱乐界无休止的口水战,连篇累牍地报道花边新闻、家长里短等无聊琐事,逐渐转移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扰乱他们价值判断的能力;大力推广偶像剧、综艺节目、网络游戏,让青年一代沉溺于享乐与安逸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随波逐流,从而丧失进取心、深度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隐蔽、多样、多元的“组合拳”之下,大学生难以避免地产生社会责任的迷茫偏移。
2.3 微传播失范——干扰社会责任感的情感认同
与传统媒介传播方式不同,微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不再是“一对一”“点对点”“一对多”的传播。“人人有麦克风、人人有话语权”成为一种常态,在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的网络状态下人的随意性往往会被强化,发言者在似乎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心态下有时会变得肆无忌惮。一些负面情绪以另类的方式、吸睛的话语通过微载体发泄出来;一些真伪未辨的信息通过网络载体的评论、转发变得失真易形;大量虚假消息大行其道、负面舆情势不可挡。微传播的虚拟与快捷还带来道德真空:部分个体化身为蔑视公权、挑战权威的“正义斗士”,言语行为既偏激又偏执;部分学生以“正义”“道德”之名,通过非法手段、道德绑架等方式来参与网络事件,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来“逼人就范”,此类极端化行径的背后掩盖的恰是参与主体价值观的迷失。面对真伪不明、杂乱无序的信息微传播,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以及行为规范极易在潜移默化中被扭曲和破坏,造成自我认同的焦虑、社会意识的弱化、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2.4 微参与过度——妨碍社会责任感的现实践行
手机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以手机为载体的微参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状态。打网游、刷微信、玩抖音、做微商等成为大学生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甚至不少学生沉浸在这些微参与之中乐此不疲、无法自拔。大学校园里“手机控”“刷屏狂”“宅男宅女”随处可见。“宅”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带来的是“窄”的思维、“狭”的思想和“短”的能力[4]。这些行为表现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制约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特别是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沉浸于虚幻世界的大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与满足,对现实中的他人与社会、和自己利益无关的政治生活则表现出视而不见、毫不关心。这些极端自我中心、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网络沉迷不仅会消磨他们的意志、导致行为的偏差,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诸多隐患。同时,一些掺杂着虚假、色情、暴力,欺诈的网络微行为,因其强烈的刺激性与诱惑力,也极易诱导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微文化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路径
3.1 做活微话语: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命意识
“不同特色、不同风格、不同气魄的话语表达,对于某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增强传播力、竞争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效果是不一样”[5]。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话语体系,微文化的话语体系因微小简短、个性鲜明、零碎鲜活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在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别。面对微文化带来的价值冲击、行为失范等负面影响,我们唯有做活微话语、丰富微内容,将微文化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把握住,才能有效化解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凸显出的诸多难题。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中,应积极创新网络话语表达方式、丰富话语类型。官方话语、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应主动放低身段,改变传统呆板生硬的话语表达,主动吸纳民间话语和网络话语,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使用的“蛮拼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点赞”等网络话语就受到青年网民的一致好评,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贴近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心理接受程度的能量正、接地气、共鸣强的微语言模式,运用活泼的言说方式传播社会的真善美,让网络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样不仅能缩短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更能唤起他们参与社会的热情,进而深化他们对社会责任的使命意识。做活微话语的同时,也要注重丰富的内容供给,让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占据各种微媒介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健康发展,微内容的供给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身心特点以及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感、亲近感和安全感。
3.2 营造微氛围: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认同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与氛围是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在新媒体时代,要重视微氛围的营造,通过各种新媒介载体催化出舆论场效应,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认同。社会的主流媒体要积极引导、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地加强微文化的管理,充分发挥主流价值观在微文化中的统领作用,吸收借鉴其积极向上的内容,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介做好宣传,宣传大学校园内的先进模范,发挥大学生内部“有效榜样”的示范作用,尤其是那些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典型,营造一种崇尚社会责任感的浓郁校园氛围。并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唤起他们深层次的社会责任认知和情感认同,从而以典型为榜样,最终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同时,面对社会存在的泛娱乐化思潮,我们的宣传部门要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加强对娱乐行业、社会思潮的引导与管理,在全社会掀起营造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3.3 注重微体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除了在思想认识层面解决“入脑入心”问题之外,关键还要解决“化行”的问题,以打通社会责任感培养长效机制的路径或渠道[6]。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和情感如不能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确证、锻炼,就无法推动社会责任从认知层面升华到实践层面,就不能促进个体的社会责任感迈向成熟与稳定,更无法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介为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提供的丰富实践资源和多样实践方式,在不断的微体验中实现社会责任行为的自觉转化。在互联网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信息和资源打破了地域和时域的限制,实现了共享,大学生能随时获取各种社会服务信息的发布、参与各种公益组织的活动,动动鼠标就能帮助他人、足不出户就能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交流和行动,奉献、互助、关爱不再限于物质上的募捐、情感上的援助以及身体力行的参与。通过网络,大学生能有效地实现认知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并且这一活动范围还实现了由狭到广、由浅入深的扩充,网络不仅能完成物质资源的汇聚和调配,更能有效地实现精神资源的传播与集聚。通过各种微体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并重构社会责任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责任情感,磨炼坚定的责任意志,不断做出更多的社会责任实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