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引产60例临床研究及分析
2019-03-23张瑞巧
张瑞巧,韩 静
(肥乡区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7550)
近几年,我国积极倡导产妇自然分娩,减少剖腹产率,使其能够减少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与病死率,增加胎儿的出生率。现阶段,缩宫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引产药物价格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被广泛应用的引产方式[1]。因此,本文将对缩宫素引产进行分析,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取的60例产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取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没有接受缩宫素引产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产妇合并严重并发症与合并症;无法进行阴道分娩;前置血管与前置胎盘;子宫手术史;子宫破裂史;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头盆明显不称等产妇。观察组产妇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26±1.7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48±1.51)岁。两组产妇均知情此次实验研究,并自愿加入实验。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项数据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分娩,不给予药物引产。观察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起始剂量为2.5单位,注入500mL生理盐水或是5%葡萄糖液体中,至8滴/分进行静点,根据产妇宫缩情况调整滴速,调整时间为20min一次,一直调整至产妇出现宫缩。对宫缩进行有效判定,10min出现3次宫缩,1次宫缩维持时间约50s,最大滴速将其控制在40滴/分。如果产妇在最大滴速情况下,依然没有出现宫缩,将提高宫缩素浓度[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
观察两组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效果判定
判定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分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
判定两组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详细记录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通过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开展x2检验,并以(%)表示,对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与出血量情况开展t值检验,并以(±s)表示,当P<0.05时,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
观察组各阶段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数据。
表2 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s)
表2 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s)
组别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 总产程(h)观察组(n=60) 6.37±1.37 36.83±2.03 7.62±0.13 7.85±2.83对照组(n=60) 8.72±1.59 51.66±2.94 10.27±0.25 9.27±3.35 t 12.548 12.173 11.384 12.493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7.32±0.18)ml、并发症发生率8.3%显著少于对照组出血量(9.23±1.67)ml、并发症发生率3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数据。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s,%)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s,%)
组别 n 出血量(mL) 并发症发生观察组 60 7.32±0.18 5对照组 60 9.23±1.67 18
3 讨 论
本次实验研究中,对缩宫素引产效果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实验两组产妇各项情况,观察组各阶段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出血量(7.32±0.18)ml、并发症发生率8.3%显著少于对照组出血量(9.23±1.67)ml、并发症发生率3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缩宫素引产效果显著,促进产妇顺利生产,缩短产程时间。
宫缩素为脑垂体后叶激素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作用为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提高子宫收缩频率,被临床广泛运用。有利于防止过期妊娠,避免胎儿处于不良子宫环境,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产妇发病率[3]。
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程序,全面掌握禁忌症与适应症。通常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静点,根据产妇宫缩情况,调整其速度与浓度,不能随便调整剂量。严格观察宫缩素过敏。临床在实际用药中,极少出现过敏现象。一旦产妇发生过敏,严重将会导致休克。并且,缩宫素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主要为引产失败,将会出现强直性子宫收缩,便需要进行剖腹产。因此,临床在使用缩宫素对产妇进行引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进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4]。
综上所述,临床在针对产妇开展相关工作中,使用缩宫素可以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减少产妇剖腹产及难产情况的发生,降低胎儿宫内出现窘迫的发生,缩宫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引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