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对儿童孤独症交流能力的影响

2019-03-22潘冰肖金亮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交流能力沙盘游戏

潘冰 肖金亮

摘 要:目的:评价沙盘游戏对于儿童孤独症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自我校收治的儿童孤独症患者中抽调89例进行研究,按照简单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两组实施常规综合干预、常规综合干预联合沙盘游戏干预,对比不同方法对儿童孤独症状以及交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孤独症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智商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语言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盘游戏用于儿童孤独症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孤独症以及交流能力,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沙盘游戏;儿童孤独症;交流能力

孤独症为一种典型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刻板行为,人们因缺乏对该疾病的认知了解,认为是弱智或聋哑病,对该疾病治疗重视程度不高。当代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大,很多儿童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合适的关怀,导致患儿的心理活动无法用语言展现出来,加剧孤独症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升高,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1]。当前临床并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感官刺激的物理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分析认为孤独症也属于心理疾病,因此提出将心理治疗用于孤独症治疗中。沙盘游戏是融合心理学与东方哲学的技术,是一种刺激内心深处非语言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临床提出将沙盘游戏用于儿童孤独症治疗中,评价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校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儿童孤独症患者中随机抽调89例进行研究,排除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脑发育障碍、癫痫、听力障碍、肢体残疾患儿。按照简单数字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4.12±2.03)岁;观察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10±2.01)岁。2组一般资料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综合干预,实施对症治疗,而且考虑患儿的病史长,家长应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肝肾、心血管功能,定期复查,结合心理治疗,引导患儿养成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结合行为矫正、音乐疗法、社交故事,开设生活自理、绘画、情景教学、语言认知等课程,提供一系列的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沙盘游戏,准备一个大小为7cm×52cm×72cm沙盘,同时准备交通工具、建筑物、植物、动物以及人、沙子、水等玩具模型,遵照游戏规则开始操作,具体方法:1)待取得患儿信任后,护理人员耐心介绍具体的模型玩具以及游戏规则,并指导患儿具体操作方法,让患儿保持愉悦的心情玩耍,并给予患儿充足的时间自由玩耍;2)咨询师从旁协助并观察患儿,让患者自主玩耍,以放松的心态自主开发游戏,自由表达自己感受与想法;3)患儿创建沙盘世界时,咨询师以非语言模式,陪护守护观察患儿的玩耍,不能过多干涉患儿,尽量让患儿自己与沙盘世界交流;4)沙盘世界组建后,咨询师陪伴儿童进入沙盘世界,不断探索体验患儿所构建的沙盘世界,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见。5)拍照记录患儿的沙盘世界,每次玩游戏时间1h,一周1-2次。两组患儿均接受为期5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儿童孤独症评分。根据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2]测试,评价内容包括听觉、视觉、躯体运动能力以及模仿等15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1-4分,总分15-60分,评分越低,则表明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越好。2)比较两组治疗后语言智商提升情况。准备100幅图片,测试者表达词汇,患儿每次从4张图片中选出与词汇对应图片,满分100分,答对1分。3)统计两组语言障碍改善情况。根据S-S语言障碍改善情况评价,显著改善:相较于治疗前提升2个阶段;改善:提升1个阶段;无效:无提升。总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改善率相加之和。

1.4 统计分析

该研究涉及计量及计数资料经SPSS20.0软件分析,且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x2检验,组间有显著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孤独症评分

对照组治疗后孤独症评分为(29.82±5.35)分,观察组治疗后孤独症评分(21.72±3.48)分,观察组治療后孤独症评分少于对照组(t=8.605,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智商提升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语言智商评分分别为(53.02±4.58)分、(59.22±3.15)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语言智商评分为(52.88±8.75)分、(73.15±11.66)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语言智商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语言智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语言障碍疗效

对照组40例,显著改善1例,改善12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32.50%,观察组49例,显著改善20例,改善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x2=16.55,P<0.05)。

3 讨论

孤独症发病于婴幼儿时期,为一种严重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以及语言发育障碍、对环境特异性反应的发育障碍性综合征。儿童孤独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成长发育,而且严重者会威胁患儿生命健康,临床应高度重视该疾病的治疗。

因患儿孤独症发病原因复杂,且个体差异大,当前临床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国际研究普遍认为,临床治疗儿童孤独症关键在于结合特殊行为干预与教育训练,提高儿童孤独症的日常生活自理、认知、适应社会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因此针对孤独症疾病,应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给予针对其语言、社交功能对症治疗。

自沙盘游戏被国内引入,近些年来,该治疗方法研究逐渐深化,成为临床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多数儿童喜欢沙子,利用沙盘游戏可让患儿自由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适用于孤独症患儿。沙盘游戏为一种游戏工具,操作简单,不仅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还可作为儿童情绪宣泄媒介。针对特殊儿童,他们需要一个安静自由环境,表达自己的内心。采用沙盘游戏治疗,让患儿自由想象,利用道具以及沙子,构建自由场景。其中这些患儿构建的场景是患儿内心真实的投射,主要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满足患儿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引导患儿表达情感,并弥补所曾遭受的心理创伤。游戏过程中,咨询师积极关注,给予一定协助,通过与患儿之间简单交流,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安全的活动空间,鼓励患儿探索,缓解不良情绪,稳定患儿情绪。陈志玮等[3]研究中,对照组仅做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沙盘游戏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后的ATE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焦虑多动指数低于对照组,表明沙盘游戏治疗后对于促患儿心理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孤独症评分少于对照组,这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而且观察组语言智商提升以及语言障碍疗效治疗后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沙盘游戏应用可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沙盘游戏应用于儿童孤独症治疗中,可改善患儿的症状以及语言障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秋燕,林伟权,王培席,等.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5,31(8):1135-1137.

[2]魏寿洪.孤独症儿童社会技能评定量表的编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4):449-454.

[3]陈志玮,陈叶.沙盘游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8,9(2):27-28.

猜你喜欢

交流能力沙盘游戏
再见,爸爸……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引领下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