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2019-03-22童科来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校数学改革教学

童科来

摘 要: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兴趣,严重影响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需要对高校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参与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样才能使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改革

加强高校数学教学创新,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时代发展所需,科技发展所需。高校数学教育者,要能够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能够积极完善教学过程,创新教育方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 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1.1 课程开设现状

高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学生日后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基于此,高等数学需要充分关注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材料的基础性作用。当前高等院校高等数学在开设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等数学过分关注其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基础性,也就是追求学生对各种基础知识的消息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的问题在于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导致学生往往不能充分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这导致高校数学教学的课时被大幅缩减,因为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往往不需要较多时间,但是没有了实践教学内容,学生的数学能力往往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高等院校数学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其数学教学内容与对应的专业结合度较低。一般来讲,高等院校数学教学统一使用对应的教材,这虽然能够满足高等院校数学教学的基础需要,但是没有与学生具体专业结合,导致数学教学未能与专业内容结合,导致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实用内容、教学方法等未能满足学生自身专业的学习要求。需要关注的是,高等数学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针对学生后续发展而言。相同的数学知识点,在不同专业中的教学也是不一样的,需要结合专业自身特性对数学教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促进数学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良好效果。

1.2 教学内容设置现状

基于教学课程设置,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各种基础性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教学,当前高等数学的主要內容包括初等函数、导数与微分积分等,这些内容无疑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是必需纳入课程教学内容的。此外部分高校的数学教学保留了级数、常微分方程、多元微积分等内容,但是很多学校已经将这些内容移除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课程。这种内容设置导致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不足,与专业结合不够;此外高等数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内容,也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展,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2 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2.1 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高校数学具有精确性和抽象性特点。很多高校将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有意识的学习和体验中自然而然的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应主动了解数学知识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方式和重要性,并将自身对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重新认识高校数学教学,进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打好基础,更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打好基础。例如: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重点讲解微积分知识,这就可以从与经济学相关的利润函数、成本函数、贴现以及复利等知识入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函数概念、掌握函数的运用方式,并能够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高校数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全新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又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2.2 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根据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将数学实际教学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模块,其具体的将教学思路如下:将高校数学教学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应用知识模块以及提高学生能力模块。基础知识模块的内容是以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为主要依据,是高校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对于基础内容教师要精讲,所有学生都应掌握高校基础数学知识。应用知识模块应与学生的专业技术,该部分内容需要专业教师与数学教师共同制定,不同的专业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现出高校数学教学专业性是其主要特点,并且所有的内容都要体现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能力模块的高校数学教学内容,是为其专业对数学知识有要求或是打算深造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数学思想、数学研究内容以及数学方法等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最新的数学工具以及发展趋势等,满足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例如函数章节的学习,由于“函数的概念及应用”学生在高中数学及大学微积分课程中多次学习,该部分章节知识可以全部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课下先行观看章节的碎片化视频,了解章节的重难点,课中教师采用现场答疑+小组讨论的形式强化知识点的理解,课后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来完成知识的总结;图论章节,由于涉及的基础概念众多且抽象,又具有鲜明的应用特色,因此只能采用部分翻转课堂的模式,同时结合课堂案例教学+课中分组讨论+课下实践作业的教学形式,保障教学要求落到实际。

同时还可以采用碎片化课程视频的形式,挑选出课程内容的重难点,例如:关系中“关系的性质”,图论中“汉密尔顿图的判定”,命题逻辑中的“范式”等,进行短小视频的录制,每个视频不超过15分钟,帮助学生课后加强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2.3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顺利开展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日藏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情感与教学存在统一性,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亲近,才能更愿意接受高校数学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次,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情境。

3 结束语

高等数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关键作用。进入新时代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就需要根据外部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方案与实施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236-237+239.

[2]张爱英.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7(11):155-156.

[3]刘明芳.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成才之路,2017(26):16.

猜你喜欢

高校数学改革教学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微课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