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诗词与西方风情的融合

2019-03-22刘姝含

今传媒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刘姝含

摘要: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用传统诗词形式表现西方风情的创作由来已久。作为赴英国访问学者,乔伊继承了这种表现手法,在英国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表达了浓郁的乡愁,反映了诺丁汉市的风土人情,展示了英国的球类文化特色。这种中西融合的手法,既保留了诗词的韵味,又不失西方文化之美,促进了传统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传统诗词;西方风情;乔伊创作;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144-02

乔伊是中国高校文学博士、教授,赴英访问学者,期间创作了大量传统诗词,其中部分诗词在英国华文报纸《英中时报》艺文版刊登。诗歌内容主要以英国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诗歌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充实,情感饱满,体现了诗词的韵律美,为当地华人华侨生活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一、浓郁的乡愁

乔伊作品中表现乡愁的诗词,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家乡的怀念和牵挂。初到英国,听窗外有人说话会出现幻觉,以为是听到了乡音。《归自谣》写道:“时疑窗外乡音起。茫然喜,再听原是英文的。”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惆怅之情。远在异国他乡,新春佳节倍感孤独寂寞,“填词略可解清愁”(《鹊桥仙·除夕感怀》),乡愁寄于文字,思念至极遂心中遥想归国后的喜悦:“明春遥想自缤纷,邀挚友、亲亲思语。”情感是相通的,乡愁不仅是作者一人远在他乡时的惆怅,也是所有游子的共鸣,传统诗词与海外游子的情感交融,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通。

访问学者海外访学,同样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期间环境的差异会产生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心理感受。诗词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必然会受到这一心理过程的影响。《采桑子》写道:“梦回万里滴清泪,不是思乡,怎是思乡,绿草茵茵处处霜。晴空一望如天际,早晚斜阳,正午斜阳,古道悠悠慢慢量。”初到异国他乡,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很容易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这份乡愁融进诗歌,落在笔下,似乎每一个文字都赋予了思乡的情感。“绿草、斜阳、古道”等传统意象,处处蕴含着远行离别与相思之情。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红豆已经赋予了浓郁的相思之情。十二月的英伦到处可见红豆,红豆的相思是对祖国亲朋的思念,于是有了《路边赏红豆有感》:“红豆也生诺丁汉,芬芳鲜艳惹人怜。绿茵相衬最夺目,无限相思在眼前。”

在西方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诗词中还出现的“飞鸿、鸿雁、幽人、鸥鸟”等意象,均是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意象。英国江河中多天鹅,令人想到古代鸿雁传书,古道蕴含着离别与期盼之情,幽人则比喻自己远渡重洋来到英国的孤独寂寞,鸥鸟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乔伊的诗词使他们感受到异国他乡的生活中有了祖国的印记,仿佛祖国的亲人就在自己的身边,心灵深处得以慰藉。

二、英国中部城市诺丁汉风情

诺丁汉是一个位于英格兰东米德兰区域诺丁汉郡的美丽城市,在作者笔下显得更是如梦如幻。

初到诺丁汉,乔伊写下了《抵诺丁汉第五日抒怀》:“梦里春河漾碧波,西餐美酒圣诞歌。”描写了诺丁汉的美景、美食,表现出这座城市在节日氛围的拥抱下,展现出的热情与活力。“风土人情暖心窝”,可以看出这里确实是一个景美人更美的地方,和谐友爱的相处给作者带来了温暖。

诺丁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堡作为这座城市的地标,作者也见证了它的风采:“砂岩斑驳漫青苔,寂静清空滤尘埃。遗迹千年刀剑影,洞穴密布费人猜。”(《咏诺丁汉城堡》),诗人用诗词独具特色的精炼文字,描绘出了城堡的宏伟大气,不难看出这座城堡的古老与神秘,是传统诗词和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西方文化与传统诗词交相辉映,西方的现代建筑特色,也给诗词注入了新的活力。

《行香子·诺市冬景》是对城市景物的描写:“尖顶教堂,哥特阂阊。沐斜阳、金碧辉煌。诺丁汉市,街巷悠长。有青砖廊,素砖房,红砖墙。”表现出了诺丁汉的建筑特色——哥特式风格建筑,以及悠长的街巷,漫步其间,感受不同的西方建筑文化。作者已被这眼前的美景所陶醉,简短精妙的文字与西方特色完美结合,给了读者遐想的空间,仿佛身临其境,与美景为伴。

克莱夫顿是诺丁汉市一个小镇,作者生活的地方。在《克莱夫顿小镇速描》中,作者写道:“春河浩荡密林环,绿地怡人飞鸟旋。几树寒梅迎风绽,和谐静谧乐田园。”春河,是流经市中心和小镇的一条河流,英文是Trent,谐音为春河。“春河”“密林”“绿地”“飞鸟”,田园生活中的景象,似乎深吸一口气,都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田园味道。

乔伊的创作,从诗到词、从物到人、从景到情,抓住的是生活中的一瞬,展现的却是耐人久久回味的诗情画意。

三、源于英国的球类文化

英国文化内涵丰富,球类运动特色也是其中之一。在乔伊诗词中,也有对英国球类文化的描写。

板球起源于英国,被称为“绅士的游戏”,是一项崇尚体育精神和“公平比赛”的运动。作者散步途径步板球俱乐部,于是写了《风入松·河边散步过诺丁汉郡板球俱乐部》,上阕是:“维堤散步到西村,俱乐部河滨。铁栏紧锁无声息,正徘徊、绅士殷勤。特别邀余观赏,欣然拍照留存。”作者只是经过俱乐部而已,而工作人员很热情,邀请作者进去参观,并介绍了有关板球的详情,体现出典型的绅士风度。“贵族公平游戏,推崇体育精神。”可见这项运动,被贵族所认可,透着一股高雅的气息。

高爾夫,这项从英国走向世界的球类运动,起源于圣安德鲁斯,时至今日,圣安德鲁斯镇都以“世界高尔夫之乡”闻名遐迩。作者来到这里,写下了《西江月·高尔夫之乡》一词:“碧海金沙绿草,石桥曲水清幽。秋阳高照暖风柔,场地悠游漫走。昔日牧人游戏,而今时尚风流。单双杆洞实心球,潇洒一挥抖擞。”高尔夫之乡的美景,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似乎真的感受到了球场上温暖的阳光和那怡人的氛围。

曼联作为英格兰足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俱乐部,曼彻斯特老特拉福德球场是必然要提到的,这是英超球队曼联的主场,也是全英格兰第二大足球场。作者在《少年游·老特拉福德球场见闻》中写道:“源源不断涌人潮,满街彩幡飘。”表现出了球场上的热闹氛围,“扶老携童,欢声笑语,呐喊震云霄。”表现了全民对足球的热爱。

综上,清末民国以来,大量表现欧美风情的诗词作品纷纷涌现。而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国人足迹的不断拓展,用传统诗词表现海外风光的创作越来越多。“以中国传统诗词为表现形式展示海外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是连接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纽带,是拉近跨文化距离的途径之一”[2]。乔伊的诗词创作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在创作数量上达到了200余首之多,给传统诗词赋予了新鲜的血液,用独特的韵味打动读者心灵,形成海外新词的诗词文化特色,用诗歌塑造生活的美好图景,让读者感受传统诗词被新内涵所补充,体会古老文学艺术形式与当代西方风情的巧妙融合,从而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乔伊的创作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西方文化之美,促进了传统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柯卓英.国际汉语教学中传统诗词的作用和意义——以海外风情主题为例[C].Proceedings of 2017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cation (ESE 2017) V76,2017.7.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