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变的确定:网络信息释码的后现代解读

2019-03-22张维民苏滨

今传媒 2019年2期
关键词:去中心化网络传播后现代

张维民 苏滨

摘要:本文于后现代解构主义论域中阐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独特的传播内涵。社交媒体传播的主要属性表现为符码的闪动与延异,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社交媒体的文本构成已不再是物理性符号,而是被符号延异的过程性介质所取代。同时,社交媒介接触与媒介时空的差异与错位,协同去结构、去主题的多重因素,导致社交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转向。

关键词:网络传播;社交媒体;后现代;解构表征;去中心化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12-04

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研究须在社会文化的框架内进行深度解读。在关于传播技术发展与传播方式重构的论域中考查社交媒体,重点在解析这一媒体形式本身作为符号所象征、所引领的传播观念与社会文化互动方式的变迁意蕴。这有利于准确定位新型媒体的传播特点并以不断更新的理性理解新的信息载体。

一、后现代解构论域中的网络社交媒体

在后现代解构主义视域当中,信息的社会传播表现出新的转向。例如德里达提出“逻格斯中心主义批判”“延异”“播撒”“互文性”等概念。“逻格斯中心主义批判”描述了传播文本主题(logos)的非唯一性,反对关于一定文本承载唯一逻辑关系的单一观点,强烈批判文本依赖符号权力建构对例如社会权力关系、性别认知、人种观念的排他性的所谓权威解读。正如福柯、赛义德等人对排他性话语塑造知识、真理和物相世界的批判一样,德里达否认符号的确定性意义,因此也就否认了对文本主题的中心化建构。为解释这一假设,德里达提出关于意义生成的“延异”概念。这一概念在法语中的表达为differánce, 其中包含两层含义:differ (差异、区分) 与defer(延迟)[1]。解构主义中的“延异”概念阐释了一种迥异于霍尔所分析的意义生成机制。霍尔提出的符号象征理论认为符号意义是确定的,因为确定的符号与确定的意识或概念之间具有明确的由文化规约所确定的对应联系,因此意义结构的构成部分及其总体是文化建构的结果。

但解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却不尽相同。解构主义认为,意义的形成是动态的而非静态,是变动的而非固定。德里达在说明意义生成与流动的differánce过程时,指出符号之间的差别、差异(differ)及其文本中差异着的符号不断向前延伸的过程是意义生发的两项必要条件。符号间之的不同性产生意义,不同符号的线性延伸产生了不断延伸的且处于不断变化状态的意义组合。相较而言,建构主义符号象征理论强调意义形成的结构性和稳定性特征,而解构主义则分析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特征与变动性、非结构属性。解构主义形成这一观点是出于解释文本之所以具有去“逻格斯中心主义”的理论可能性与适用性。其基本逻辑是,既然意义的生成并非确定,并非具有稳定的结构,而是借助变动与不定为基本属性,那么符号所形成的传播文本的意义结构就是不确定的,因此不能作出中心主义的解读。

解构主义对于意义的“去逻各斯中心主义”解读与对于意义延伸的非结构性分析,并非属于不可知论的传播理论,而是强调信息的接受者作为主动的传播主体,同不断延异的符号协同解构文本的多元意义,同时极力回避和批判建构主义分析中所依赖的主体、本质、核心、框架、形式、结构等旨在建构对于文本的权威性、强调确定的中心的认识论话语。其根本诉求是批判建构主义认识论主导下形成的话语权力失衡所导致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文化帝国主义、消费主义等后果。在发散式的、去中心化的傳播格局当中,信息的接受者能够主动对流动的文本作出具体的、情景的、同时更是无限多样的个性解读或批判认知。

对于多文本信息的去中心化解读,德里达进一步提出符号“播撒”与文本“互文性”的概念。“播撒”是指文本中的符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处于一种解读的失控状态。在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中,符号与意识、意义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因此符号与文本能够建构出一定的框架,能够通过话语构造物象中客体的相互关系。但解构主义理论中“播撒”概念所描述的意义失控现象可归因于不断延异的符号不仅在文本中难以固定意义,在其传播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信宿时,其所产生的意义更具无限多元的特征。可以作出这样的归纳,意义的“播撒”由信宿的无限多元和文本确定意义之功能的消解导致。德里达运用“互文性”概念分析指出,统一性意义的消解还在于文本的“互文性”[2]。一定文本中总是嵌套着、编织着、植入着一系列视域之外的文本,它们对视域中的符号组合进行重组与再构。这种多文本重构的传播载体在其得以文本化之始,业已决定了对其意义解读的“去逻各斯中心主义”属性。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及讯息的判断无论在现代还是后现代的语境中仍然表现出有力的理论解释效度。媒介不仅是意义象征机制得以发生的介质,其本身和运行机制亦为表征传播结构、文化格局、话语权力关系的符号。对媒介中符号意义的解读与对媒介作为符号的内涵分析属于不同层面的研究。对社交媒体及其传播运行惯习的研究可发现其独特的后现代解构性内涵。

二、 闪现与拟动:网络媒体的延异传播

以微博与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透射出后现代解构主义内涵,在其言说符、互动圈、信源、参与者在场与离场、媒介注意等方面传递着延异性的传播指向。综观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信息片段线性或共时性的闪现、叠加、重构、变异、中断、延宕,符码以处于不断变化的功能性意指状态闪现并接续和无限申延。社交媒体赖以传递信息与互动的言说符表现出延异性。多样式、多风格的文字、图片、表情符、原创或经不断转发的讯息片段,以彼此间形式差异、风格有别、涵意区分的方式形成具有开放性的解读与去常规、去规则化的意义生成和跃动态势。 社交媒体符号形式的多样性与在时间维度非规则的闪现特性,令意义的解读游离于确定框架之外,暗含着信宿方依据符码闪现进行主观参与的个性化解构。

社交媒体互动圈内、圈际的符码传播表现出互动的差异性与意义的延展性。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圈传播”在传播中采用具有功能差别的互动形式,在微博空间、微信空间等社交情景中随机、即时地传达随时可能产生变化的意义。                                                                     圈内、圈际信息的发送、转发、共享、评论、沉默、争辩、话题迁移、延宕、离场、逃逸等符号的功能性表达变体,生成了社交媒介易挥发、易变更的表意过程。多种功能性的表意机制构成微博、微信传播的多元意指。多维符码与多维功能的叠加和累积反而导致对其意义解读的不确定性或去统一性。同时,社交媒体的信源也表现出后现代解构主义所强调的关于意义生成的差异机制与延展机制。信源的延异性体现在不同态度和不同观点的延异、原创信息、图片、视频、动画、公众号信息片段、点赞评价、争论的线性或共时性呈现,及其所形成的多视角、多形式、多旨归、多观点的具有开放性结构的传播文本。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使用接触具有在场与离场的情景延异。社交媒体相对传统纸媒和传统电子媒体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携身性和符号的即时性闪现特点。社交媒介接触的在场与离场的变换指向差别性的传意状态。传播者于在场常态生成与“圈”信息场的传通,与符号化的外在世界的连接。相反,离场社交媒体空间,使传播主体与符号世界之间形成意义生成的缓冲态、拟动态。缓冲态与拟动态下的社交媒体接触处于即时可发生、可间断的能动态势。在场与离场的差异性连接产生意义的差别,高频拟动态下的在场和离场客观上改变了意义解读的情景,其中包括媒介平台中符码的不断闪现、消弭、改变,还包括传播主体在拟动状态下具体的客观物理性在场条件的变化。在场现实空间导致离场社交媒介平台,在场媒介空间意味着离场物理性现实空间,在场与离场体现出强烈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所描述的意义传播的延异性,而始终处于拟动态的在与不在的变换是延异性在时间延续维度的表现。

社交媒体接触的拟动状态与高频变动的现实性体验,使其意义的生成表现出动态而非静态的特征和变动的而非固定的过程。对微博、微信的接触行为具有高度的动态性。指尖快速的拨动、点击、间歇性读取、随身阅读与反馈、浅接触、语音问答等主要的接触方式均以瞬时性、动态化、易挥发为特点。其中不存在静态固定的模式。这种由技术形成的不确定接触可能性决定了信息解读的高频变动性。在文本构成方面,包括跳跃、信息碎片、点击、即时链接、转发、快速闪现、删除、“圈”信息的浅阅读与快速更替,瞬即产生,变动不居、流动不止,成为基本的、主要的传播形态。

即时变动的符码闪现所隐含的后现代解构性进一步表现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固定的物理性符码不再是意义读取的唯一介质,相反固态符码的意义象征性作用已处于意义生成的边缘地位,或已被置于辅助性的功能定位。这是因为符码的不断闪动与延异所形成的变化过程本身,已成为社交媒体意义承载的主要介质。意义生成从物理性介质到过程性介质的改变,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具有后现代解构主义特质的要义所在,这种转变将意义从固定态转变为流动态、不定态。德里达认为,在后现代解构语境中,文本中的符号本身并不能限定意义的生成,因为在符号的差异化延伸的过程中,固定的意义被不断替代和消解[3]。唯有变动的、跳跃的过程才能作为意义载体本身。解构主义理论认为,符码延异之过程即为信息的载体,传播主体对符号跳跃节奏的追随、跟踪、对虚拟环境变动的拟动性把握的线性趋势取代静态符码,成为意义传播的活性介质。但必须追问的是社交媒体符码闪动与延伸作为活性介质所最终实现的意义解读结果是什么?在后现代结构主义论域当中,符码延异过程所指向的动态性、非结构化的、非固定的意义,只有在传播主体一方作出无限多元的解构。

三、去结构性:社交媒体的后现代解构表征     社交媒体的符码延异作为去结构化意义的载体,在意义解构的终端即媒介接触者一方产生意义解读的失控状态。解构主义的“播撒”概念描述了这一现象。社交媒体传播中意义的“播撒”描画出符码闪动与延异作为活性介质,在复数的媒介接触者一方所产生的完全难以确定与研判的关于最终之意义解读的爆发状态。意义的“播撒”不但消解了对符码延异作唯一性、权威性解读的可能性条件,而且解构了传播者对传播效果的有效把控[4]。失控的意义解读是相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传播观念而言。以索绪尔为认识论先驱的结构主义理论主张传播言语难以逃离背后所共有的基本语言结构或表意规则,而高福曼、甘姆森、恩特曼、乔姆斯基等人關于媒介文化意义生产的建构观点则突出论证传播者对传播过程和意指的有效规制作用。后现代解构主义则是对他们的批判与颠覆[5]。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所隐喻着的后结构、后建构内涵则是对解构主义内涵的表征和对结构与建构的消解。这种消解源自以下原因。首先,社交媒体空间信源的多元性、开放性、低准入性消解了传播者的固定性、唯一性,无限多元的言说主体意味着主体的弥散与瓦解;第二,文本形式与构成元素、构成方式的闪动,是非规则的文本化过程,这为文本意义的“播撒”提供了条件。在以闪动延异的活性介质为后现代性文本的表意载体中,意义的“播撒”成为自然的结果;第三,传播主体意义解读的情景不同,从而对符码延异所形成的过程性文本的解构不同。传播主体是否参与解构,于怎样的具体的情景和语境中如何进行解构均难以确定;第四,传播主体相对确定的时空维度与社交媒体时间与空间的瞬息变换难以形成时间的对等与空间的重合。这如同打水人在奔涌的河水边汲水,打水人的汲水节奏永远难以同河水流动的节奏相一致,不同个体即使在同样的时间所汲取的水的动能和波动也难以相同。单一的主体难以同延异的符码共时空,无限多元的主体难以在共同的时空情景接触延异的符码,最后只能出现确定性意义的消弭。

社交媒体空间总体去结构化、去统一化意义传播的又一原因与表现是延异文本的互文嵌套。截取符码延异的片段,可发现社交媒体符码闪动延伸的瞬息都嵌套着多重文本,一组微信信息是大量框架的集聚、融合,界面的翻转、更新、纵深总是带来批量框架群的延续、交叉与更替。后现代解构主义所分析的互文性现象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总体面貌中得到尤其集中的体现。作为过程性介质的符码闪动与延异在每一个时空节点都透射出多元文本即多元框架的集束和凝聚。多重嵌套的框架穿越有限的时空阀域,导致框架的破碎,即当巨量的信息试图穿过有限的注意力片段时,产生复数的框架的喷发,导致因文本和框架的过量拥有而产生意义的贫困。并且,构成框架集束的单元在开放性参与的社交媒体平台并不能确定其信度,这令对其的解读摇摆于似与不似之间、信与不信之间,最终产生社交媒体空间内的不确定性沟通与参与。这是对“中心”语义的瓦解,是对媒介之功能的再定义:非确定性的生产,如此反而在一定程度满足传播主体在框架破碎的延异闪动中对变化与脉动过程本身的感受性需要。

四、结论——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的符码闪现与延异、过程性介质与框架的破碎所共同带来的结果归于一点,即为传播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意指结构、框架、统一性、建构功能等媒介及其话语建构论域中基本面的式微。社交媒体交往空间中无限多元、无限开放性的主题构造在排除唯一性意义建构的另外一面则是其瓦解了对确定的、中心的、统领性主题的可建构性。而对意义的建构却是现代媒体概念的重要内涵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社交媒体的“媒体性”仍待商榷与阐释。后现代解构主义语境中的社交媒体与现代性话语中媒介作为权力、民主、意识形态工具等范畴之下明确的功能性定位已然具有明显差距,“媒介”的概念是否已经限制了对传播主体与符号和信息之联系的认识,对此问题不得不作出深入的批判与反思。对社交媒体的认识指向“社交”而未能足够重视其更具内涵的方面亦待作细致的研究。艰涩而深刻的解构主义媒介机制存在于符号与主体的在与不在之间和意义的有无之间。后现代视域中社交媒体的“无意义”并非意义的不存在,而是将意义的主体转向意义的对象,在无限多元的个体中解构出无限制、无规约的意义的播撒。“逻各斯”的消解、中心的消弭,是在没有边界的社交媒体场域中所有的传播主体协同符码延异一同实现的。

参考文献:

[1]王侃.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冯颀军.德里达与解构主义[J].无锡商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翟恒兴.“解构”与“解构主义”之辩[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4]许珂.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综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1(4).

[5]云红.论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责任编辑:张楠]

猜你喜欢

去中心化网络传播后现代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去中心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前景分析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失实报道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