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主持人现场直播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22段岚
段岚
摘要:录播和直播是广播新闻报道的两种常用手段。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播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已越来越频繁。本文认为,融媒体时代催生全能主持人,广播媒体的主持人也要加快转型,朝着集采编播评于一身的全能主持人方向发展,既要有很强的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又要知识广博、多才多艺;既善于采访提问,又有很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既能坐在演播室内熟练主持节目,又能深入现场报道动态新闻。而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则是锻炼和造就全能主持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广播主持人;直播报道;全能型发展;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3
为了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传播新闻信息,广播媒体的新闻现场直播已经日常化。不但有大量的记者参与其中,许多主持人也纷纷走出演播室,担当起新闻直播报道的主力。笔者认为,在融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能时刻胜任记者工作,既擅长与演播室连线的常态化直播,又能充當听众眼睛的形象性直播,还会借助智能终端进行移动式直播。
一、与演播室连线的常态化直播
广播连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直接播报出去的报道形式[1]。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具有高效快捷、覆盖广、成本低、容量大等众多优势,能够凸显广播的独特魅力,扩大广播的影响,满足听众对新闻信息的实时需求。广播新闻直播有演播室直播和现场直播之分,前者是主持人在演播室内的直播,一般只播导语或纯口播形态的简讯;后者是主持人深入新闻现场第一线的直播。广播的新闻现场直播是通过电波传输来自现场的报道,在直播过程中,身处新闻现场的主持人所起到的是记者的作用,他需要以记者的角色与坐在新闻演播室内的其他主持人进行连线报道。当然,与演播室的连线直播必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出现差错。因此,从事现场直播报道的主持人在与演播室接通连线之前,应该对现场新闻事件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在明确报道主题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好报道提纲的腹稿,然后一边播报一边进行动态完善和不断修正。
连线报道在考验主持人(记者)临场发挥水平的同时,更要求其具备收放自如的现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驾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思维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等[2]。在现场与演播室连线的直播报道中,主持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时播报来自新闻现场的动态信息。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富阳站正式开站迎客,笔者以现场记者的身份与本台《新闻早高峰》演播室进行了连线报道:“听众朋友,现在是早上7点整,杭黄高铁富阳站正式开始迎送旅客。随着车站大门的开启,乘客们陆续进站,虽然离检票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但不少乘客已早早地来到了车站等候上车。”
在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过程中,由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记者,因此必须以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作为直播对象,同步反映新闻现场的发展变化,这是一种集新闻报道、背景情况介绍、事态进展分析于一体的采编实践行为。在杭黄高铁富阳站开站的这次连线直播中,笔者在记叙高铁开通情况、描写现场变化、采访乘客和相关人物的同时,还及时进行背景介绍,如:“备受关注的杭黄高铁今天发出首次列车,从今往后,咱们富阳人坐动车去黄山最快只需要1小时20分钟。这条铁路的开通,不仅意味着富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同时也结束了浙江西部不通高铁的历史。”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现场感、对象感与听众参与感都比较强。与电视直播相比,广播的现场直播虽然缺少现场的画面元素,但是从传播的快速反应来讲,广播并不比电视逊色,而且广播的现场直播还有其独特优势,这就是连线优势,比如现场记者只要拨通直播间电话,就可以与坐在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对话,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电波传播出去[3]。广播主持人在现场与演播室做连线报道时,既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又要能对现场的新闻事实进行梳理归纳,抓住重点进行播报。如在对杭黄高铁富阳站正式开站迎客的直播报道中,笔者在新闻现场就非常注重临场发挥,并且基本上是按事件发展过程进行叙事,线条清晰,符合听众的收听习惯。
二、充当听众眼睛的形象性直播
广播新闻的现场直播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事件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即时的直接播出,也就是播出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二是直播的主体内容是新闻性事件;三是直播的地点是新闻事件现场,是直播室以外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地[4]。广播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直播可听性强,作为身处现场的主持人,既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叙事,又要进行形象化描述,充当好听众的眼睛,让听众通过丰富的听觉传播符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新闻现场进行直播报道,主持人既要善于驾驭现场,又要有流畅准确的口述能力,能用清晰的吐字、熟练的语调、明快的节奏、丰富的感情进行播报。通过边看边说,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再辅之以采访同期声和典型音响,把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细节勾勒出来,通过精心的梳理,把生动的现场情况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头脑中有一种丰富的现场画面感。笔者在直播杭黄高铁富阳站开启的连线报道中,从头至尾都不放弃为听众做形象化的介绍,如:“我乘坐的三号车厢被称为富阳幸福号专列,现在是上午的10点11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D9551次列车已经从浙江杭州的千岛湖站到达了安徽省境内的绩溪北站。路两旁的建筑也从杭派建筑转变成徽派建筑,杭黄高铁这一路从‘人间天堂的杭州,到‘人间仙境的黄山,串联起了西湖、西递宏村、黄山3个世界级文化遗产,还有7个5A级风景区,50多个4A级风景区。可以说这一路驶来‘诗情画意,满目悠然,而杭黄高铁这个线路也堪称为世界级黄金旅游线路。”
在新闻现场直播过程中,担当记者角色的主持人还要注重采集现场音响,以增强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真实性与可听性,追求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感染力强的广播报道能够用主持人或记者传神的叙述和现场描写给听众独特的“画外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音响的运用应当成为广播报道中“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5]。声音是广播主持人塑造自身形象的有效武器,良好的音质与优美的音色能向听众提供一种独有的审美愉悦。广播新闻报道无法传送画面,只靠声音为唯一传播介质,主持人在现场应该实行口语化表达、通俗化播报,要求是快速反应、出口成章、即兴发挥、准确生动、具象可感。“口语本身即是一种声音形象,一旦作为语言的声音与思维产生联系,便具有反思性。口语的形象化可使声音和受众的感官思维产生联系,唤起受众头脑中有关生活经验的视觉或听觉的表征。”[6]广播媒介对听众的影响是一个二级传播过程,主持人的角色非常重要。其中,即兴口头表达能力是主持人在进行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中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是建立在主持人平时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基础之上的,只有语料丰富、思维缜密,才能言之有物,而不是离题万里。
三、借助智能终端的移动式直播
适宜于广播现场直播报道的重大新闻事件具有时效性、信息性、新闻性、政策性等特征。以前,“开展新闻现场实况直播,必须要有比较重大的事件作为题材,并且现场还需要有较多能够体现出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进程的音响。因此它只适用于报道场面热烈的重大事件和大型的庆典、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或重大工程的现场施工实况。”[7]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主持人借助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进行新闻现场直播已越来越方便。现在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不再是主持人坐在直播车内对着话筒播音,而是行走在新闻现场,实行的是借助智能终端的动态播报。智能手机由于结合了大众傳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既可以通话和发送短信,还可以录音、拍照、摄像,上网传播多媒体文本,已成为主持人在新闻现场进行移动式直播的最好工具。
根据实际情况,现在广播主持人参与的新闻现场报道一般分为突发事件报道和常规性报道。遇到突发事件,广播主持人无法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对事件、人物等信息和相关背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了解。这时候,主持人完全可以随时掏出智能手机,先通知演播室的导播,然后立即投入电话连线报道。这方面,交通广播主持人的操作已非常娴熟,他们虽然平时以播报路况信息和交通资讯为主,但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会马上介入采访,并进行连线报道。
现在,地方交通广播的路况记者多由主持人担任,由于他们平时的工作场所就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因此遇到突发事件的机会比较多。这些突发事件既有交通事故、警方协查、盗窃、命案等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又有爆炸、火灾、跳楼、意外伤害等灾难事件,还有地震、洪水、塌方、风雪、旱情等自然灾害和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而常规性的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由于事先已知道事件的过程,可以设计好详细的直播流程。在这次富阳台进行的高铁开通广播直播中,笔者作为现场报道的主持人,就是利用手机做的常规性直播报道。
在10年前,广播移动直播主要是使用固定频率的广播移动直播车,直播内容是服务于有地理跨度、参与人数众多、需要坐车参观的大型现场会等形式的活动[8]。如今,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手段已经多样化,直播对象的范围有了进一步拓展,直播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这次富阳开通高铁的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报道过程中,笔者还用手机随机采访了乘客、富阳站客运值班员、富阳文旅集团推广营销部负责人、导游和车站附近的村民,同时穿插相关背景介绍,使现场直播报道衔接自然、张驰有度、节奏明快,牢牢吸引了听众朋友。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即时性和不确定性等众多特征,直播流程变数很大,这就迫使在现场进直播报道的主持人必须主动出击、沉着应对,以确保现场直播报道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即时性、感受性和不可预见性等方面。在新闻现场,广播主持人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定位为“出声”记者,而不再是坐在演播室内的主持人,不但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掌控能力,还要善于寻找新闻点,根据报道主题组织材料,采访当事人和目击者,并进行现场评说,把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实时传递给听众。作为广播媒体的主持人,要积极参与新闻的现场直播报道,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多方面发展,实现向融媒体人才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汪盈.县级广播记者如何做好连线报道[J].视听纵横,2011(4).
[2]曹鹤.广播现场连线报道的技巧[J].记者摇篮,2015(4).
[3]雷跃捷等.广播电视传媒公信力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13:73-74.
[4]李汉如,成红珍.论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及其特性[J].新闻前哨,2006(7).
[5]景兵.谈谈广播报道的“画面”[J].新闻传播,2004(11).
[6]王振宇.大众媒介口语创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164.
[7]黎炯宗.广播新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227.
[8]冉涛.对做好大型广播移动直播的探索[J].中国广播,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