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女大学生党团共建模式创新探索
——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为例

2019-03-22刘洛宁黄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党团团组织党组织

刘洛宁,黄莹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 100101)

高等学校是集聚和培养优秀青年的场所,高校党团共建是指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以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促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从而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要求内化为团员学生的自觉行动,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这不仅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而且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更是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

1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党团共建是党团组织自身性质决定的

团组织是广大团员接受共产主义熏陶的载体,也是党培养青年学生成长的学校,党建立共青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共青团卓有成效的工作,协助党实现其奋斗目标。因此,“党团共建”工作作为一项连接党建和团建工作的纽带工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团的联系,促进党团工作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局面。[2]

1.2 党团共建需要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党团共建在高校的存在和发展中,已经具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但仍需要工作内容上的丰富、理论上的概括和运行模式上的系统规范。

1.3 党团共建是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党组织、团组织建设的现实需求

高职学院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比例较低。学生党员数量较少,在学生活动中的总体影响有限。同时,学生党员大多是团组织、班级的骨干,是团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抓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党员后备力量,应该与团组织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解目前高职女大学生基层党团共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学生基层党团共建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为例开展了该次研究,希望进一步探索党团共建的工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为丰富大学生党团共建的相应理论提供素材,而且能对高职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 本次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该次问卷调查采用题型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多选)和问答题,共27题。

2.2 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

该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2015级、2016级、2017级3个年级的学生,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包括高级家政管理、健康管理与服务)3个专业。

该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4份,回收398份,回收率为98.5%。课题组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编号,并逐题进行了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该次的调查对象全部为女生。其中,大一学生约占20%,大二学生约占55%,大三学生约占25%。学前教育专业约占4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约占41%,旅游管理专业约占16%。中共党员约占4%,入党积极分子约占23%,共青团员约占71%,群众约占2%。家庭在农村地区的约占41%,在城市地区的约占34%,在县乡镇地区的约占24%。大学阶段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约占52%,没有担任过的约占47%。

3.2 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情况

(1)大学生申请加入党组织的热情高涨、入党意愿迫切,近八成的学生,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和政治选择。

(2)对于学生申请入党的原因,比较多元化,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多元化特征。在“拥护共产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入党动机不正确、不成熟,政治信仰不明确、功利化等的情况。

(3)约有六成学生对党校、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认知度较高,同时这也是目前我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党的理论知识较为通常的方式。

(4)近五成的学生较为认可目前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认为“内容丰富,有特色,吸引力强”,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也约五成的学生认为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一般或没有吸引力”,可能由于多数党建活动局限于会议、座谈、讲座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

(5)近五成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当代大学生个性更加自我和张扬,同时学校为学生提高了较为宽松和包容的校园环境,约四成的学生会自主选择、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和项目。

3.3 团组织开展活动情况

(1)四成的学生较为认可目前基层团组织开展的活动,认为“内容丰富,有特色,吸引力强”,同时也要看到,也有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基层团组织“吸引力一般或没有吸引力”,可能由于目前大学生主体是团员,团日活动是高校开展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青年学子对团学活动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目前团日活动更多以主题班会,如专题讨论、座谈,以及征文、竞赛等形式开展,学生希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创新的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

(2)约七成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学生骨干的理想信念教育;约六成的学生认为“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建设”“社交礼仪技巧”较为重要;约五成的学生认为办公技能、心理建设,是较为必要的。总之,多数学生认为上述项目均能给其学习、工作带来较大收获。

(3)约八成多的学生对团校的活动较为满意。我院需要继续将团校工作开拓创新,坚持下去。

3.4 学生基层党团制度共建情况

(1)对于基层党团组织共建的制度,“党校”和“学生党支部指导团支部开展活动”是学生们最为熟知的,约有五成的学生选择。其次是,团推优、学生党支部和团总支联席会议制度、“推选入党积极分子的制度”、团校,约有四成的学生选择。其他选项,只有三成或不足三成的学生选择。从学生的选择也可以看出,目前学院在党团共建方面开展的多数基础性工作,学生基本了解。

(2)约八成学生对班级团推优、推选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党员工作,较为满意,说明基层党团组织发展党员的系列工作中,较为公开、公正、公平,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约七成多的学生对入党的基本程序工作,较为了解。说明,基层党组织通过党校、党建活动等形式,将党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党员的基本流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3.5 学生基层党团共建的活动形式情况

(1)近五成学生,认为目前基层党团共建“能正常开展活动,吸引力一般”,四成学生开展情况较好。这也为我院党团共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约七成五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党团共建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其次,党校、讲座约有五成的学生认为效果也较好。再次是,文艺活动、团校、新媒体宣传等。

3.6 学生基层党团共建的障碍

约六成学生认为主要难点在于外界条件有限,约五成的学生认为共建主体之一的团员参与度不够;约四成学生认为“党员的积极性和思想觉悟不高”并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载体;约三成的学生认为“党团之间配合不够”。说明党团共建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同时,也存在党员和团员思想觉悟不高,主动性不够的现象;以及党团基层组织配合和衔接不够紧密、不够协调的情况。

4 高职女大学生“133”党团共建模式创新探索

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视角,以党团共建为切入点,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促团建,实现党团共建的双赢局面;本研究提出“133”党团共建模式。

一个中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心。

三个平台:搭建“两课”、党校、团校三个平台。

高职学院让辅导员参与到“两课”的授课当中,围绕思想政治修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内容对学生团员、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并且依托党校和团校,强化学生党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选拔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团组织的干部,党支部骨干和团组织干部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在团组织中选拔党团联络员等,通过以上方式,把团组织推干荐才与党组织培养后备干部充分结合,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

三条途径:规范团推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推选的组织程序,做好团员到党员的衔接培养教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开展特色党团活动,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服务社会。

为保证学生基层党团共建取得实效,必须不断进行党团共建模式探索,通过党团组织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开辟党团共建新局面。

猜你喜欢

党团团组织党组织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清华党组织公开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