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特殊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19-03-22许双博刘天瑶
许双博,刘天瑶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173)
该校是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在集团化办学的教育模式下,力求培养残疾学生习得一技之长,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能仰首挺胸。随着“双创”概念的提出,对于职业教育又有了新的要求,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业型人才。这就要求特殊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创业方面的能力强化。该文旨在结合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特殊职业教育“双创”人才职业素养研究”来思考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特殊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养的核心。
1 集团化办学的一般情况
参考目前存在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所谓集团化办学,一般是指在一定政策的支持下,由主要学校牵头,以校校合作或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包含: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方面。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学校是具体实施教学行为的主体;企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依据和接收平台。
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学校能够根据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直接应用到具体的岗位上,节省了企业培训员工的时间。集团化办学也是最能够直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办学手段之一。集团内各企业可以直接接收经过行业统一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企业降低了新员工培养成本,缩短了毕业生试用期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员工待遇,学生的就业更有保障,就业满意度更高。
但是,由于集团化办学主要针对行业统一标准下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而且多数小型民营企业为留住员工,降低招聘成本,企业师傅个人又不具备对学生进行“双创”意识培养的能力,因此很少在专业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时为学生提供涉及创新创业方面内容的指导,所以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较为薄弱。
2 “双创”环境下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双创”展开来说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9月,是由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关键词自然而然就是“创新”和“创业”。而且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有着显著效果。为此,国家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很多学校也派出专业团队积极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创业大赛,建设校内创业孵化器,为学生创业提供大力支持。然而,在国家如此大力支持下,每年仍仅有极少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根据数据显示,近三年的毕业生创业比例仅在3%左右,但是因为创业存在不可预估的风险,而应届毕业生们往往不具备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所以在毕业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人不到50%。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二是依靠政府资助享受创业基金扶持。较少有商业性风险投资和行业愿意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注入资金。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创业存活率低的主要问题是:(1)应届毕业生缺少企业管理实践经验。(2)创业项目风险评估不准。(3)创业项目运行缺少资金。(4)市场推广困难等。而这些又很难在职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吸收到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难以给学生们普遍的树立起正确的创业观,使学生没有形成积极的创业意识、没有足够的创业能力。因此,为提升学生“双创”意识,提高学生“双创”能力,在校期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例如开设管理学课程、讲座或培训,而并不是仅限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加强创业指导师资的培养,使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创业指导教师具备较强的创业指导能力,以更专精的业务水平帮助学生开拓创业之路。学校协助性建立多方推广平台,主要还是借助网络,创业学生自媒体式推广和学校支持性推广相结合。
3 特殊人群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一般健全人群中,“双创”尚有困难,在残疾人的特殊群体中,“创新创业”更是难上加难。目前针对残疾人群的职业教育旨在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中有生存的技能、更好更顺利地融入社会、更大地实现自身价值。虽然残疾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与健全人有些不同,但是,他们并不缺乏创造能力,有些残疾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强于健全学生。残疾人群往往有几种特殊心理:(1)自卑,把自己与集体分隔,不会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2)怠惰,能够领取补助不积极工作;(3)体质较弱,不能自立,常年在家人的照顾之下。碍于他们的特殊性,社会上的很多岗位并未对他们量身打造,所以残疾学生的就业范围相对狭窄,而创业可以说是残疾学生优选的发展方向,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工作形式。
但也正像其他创业人员所遇到的问题:首先,有很多残疾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创业资金较难筹集;其次,缺少管理经验,长久维持困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创业意识薄弱,他们更愿意寻找待遇较好的工作单位,而不是自己开创一份事业。目前积极自主创业的残疾学生比例较小,成功维持的比例更低。所以对于残疾人群的教育,毕竟要重技能,更要重精神!不仅要提升他们融入社会的积极,更要强化他们的职业素养!
4 对于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特殊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养的核心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特殊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养的可侧重以下几点。
4.1 提高特殊职教学生的职业意识
推动残疾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工作。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在工作中实现和提升自己价值的观念。
4.2 强化特殊职教学生的职业技能
最好的方式就是产教结合。利用集团化办学与企业合作的便利,更加充分具体地让学生体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能让学生明白自身需要提升的职业素养。残疾学生有些来自困难家庭,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适度地开始生产工作并获得适当的收益,更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也能更精准的将实际需要的生产技能教授给学生。
4.3 培养具备“双创”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
提高职业院校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将“双创”能力纳入职业教育学生必备专业能力之一,创建一直具备“双创”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为所有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业务咨询。
4.4 强化特殊职教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正是因为适合自己的工作的可选范围较小,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事业可以说是一条优选之路。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基础之上再渗透相应的管理知识,引导学生的创业意识,支持学生的创业行为。
4.5 政策扶持带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双创”积极性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于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双创”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扶持,提高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进程,鼓励成功民营企业家进入学校,为学生讲授创新创业故事,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成功、可复制的创新创业案例。
对于接受特殊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难的不是学习专业技能,而是真正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他们需要不是他人的怜悯,而是尊重和平等的帮助,这些不仅仅需要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培养,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合理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