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训赛创”模式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2019-03-22林志煌林泽
林志煌,林泽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曾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以文件的形式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努力养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如何使创新创业教育走出传统模式,契合主体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特点,建立有效教育模式,实现“多元联动”,实现专业教育、创新教育融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教育的旨归。
1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症结
当前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主要症结存在于实践化的授课与引导过程缺失,学习的主导性和互动性机制未能有效建立,直接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更多的局限在非系统化的知识传输阶段。
1.1 教育意识存在主体异位
由于中学教育指标是升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创新创业内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经验性逻辑思维,大部分学生对大学专业未做足够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不清楚大学学习方式主要是专业以外的通用技能学习和实践。这种外在且非启发的学习方式牵引着学生的吸引力,拖曳着学生思维,导致主体意识异位,出现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获得“欣欣向荣”的局面。
1.2 教育管理形式线性化,学生探究和展示空间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内容的文本逻辑性,使得教学形式的线性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参与和能动探究空间较小,缺乏深度和系统性链接[2]。作为主体的学生未能及时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未能获得直接的思维启发和精神生成。同时,因教育者本身的创新创业认知程度,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将具体创业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有效的介入,无法个体化、针对性指导,造成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文本逻辑的显现,成效不明显。
1.3 教学效果停滞于碎片化的知识认知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两个根本性不足,一是认知的碎片化;一是情感认同与践行意志的非自觉。当前许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知与把握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导致对知识的认知产生偏差,即学生对创新创业情境、社会认同乃至职业价值等方面都产生非稳定性交叉。其次,认知的碎片化、非系统化在主体意识上产生观念上的非自觉,使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加上各种固有社会思维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内心深处对新兴的创新创业趋向并未有情感接近和意志趋向。
2 创新创业“学训赛创”教育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强实践性特点,要求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科学确立教育基本理念,即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为主线,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在教学过程中,使课程真正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2.1 创新教学体系
第一课堂教学是学生提升认识的基础,是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阵地,需要在教学体系上进行创新,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创新教育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建立“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体系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为基础,实施“理论教学+仿真模拟+创业实践” 三位一体融合促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5],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以及创业实践的持续性,让创新创业的精神在学生当中萌芽生根。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第一课堂,配套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内容等,如将毕业设计与实习见习等实地调研相挂钩,指导学生更多进行认知性调研总结,将模拟创业、模拟运营公司、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仿真实训项目等作为补充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并规定科学学分,制定相应标准,实现在指标评价导向下学生正视第一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并由此催发其对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大赛实践”与第三课堂“创新创业体验”三者有机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技能提升+专业学习”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4],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奠定扎实的基础。
2.2 设计灵活多样形式的实践内容
开放、灵活多样的实践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这其中需要综合考虑,既要考虑个体性特点又要考虑集体性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学生的心性和心理品质,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娴熟运用,学中有行,行中有学,互为转换,互相促进。
(1)根据专业特征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调研,通过走访企业,在真实岗位中渗入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企业的文化,运转的机制以及管理的模式等,深入了解企业具体过程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创业支持体系的作用,通过利用社会创业资源,开发精准创业培训,开展校企合作式的创业实训等途径,有助于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
(2)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坊”。以“社团组织”“创客空间”等模式为载体,进行头脑风暴式研讨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点燃创新创业的火花,激发创新创业的激情,提高创新创业的勇气和意志力,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创业人格特质。
(3)增加创新创业仿真模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组队,并配以工作量要求的模拟实践训练,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认识创新创业精神和掌握创新创业规律,做到实事求是,不盲目跟风。
(4)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做专题教育。结合校友会活动,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所成绩的校友回来做专题讲座,用亲身经历介绍创业知识、讲授创业经验,做到教育的实用性和生动性同步化,学生在心里接近认同中能够容易获得启发和动力。
(5)举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体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让学生们较为完整理解创业的内涵和素质要求,进一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的提升,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
2.3 打造“专业融合创业”教育模式
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促进是实现提效的重要方式。如“文学创作与创业导论”,把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探讨在文学类专业创作与自我营销的问题,让文学专业大学生拓展专业认知,探索出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创业方式。当然也存在一些较难融合的情况,但也可以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创新的因子。
3 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意识和“接地气”思维的养成
创新创业教育需将教学过程寓于持续探讨之中,在思想和思维碰撞中,能够对学生个性化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与养成,而这能激发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思维。理学大师朱熹高度重视“知行合一”。他认为,“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3]。可见,知行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只有达到契合的高度,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学生这个主体,要在现有教育过程中努力打破大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被动接受局面,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的领域,注重其差异化和批判性,引导其在理性认识和科学批判的范畴内养成问题意识、分析意向与探究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批判能力和“接地气”的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过程真正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