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艺术院校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
2019-03-22康炜吉林艺术学院
康炜 吉林艺术学院
一、综合类艺术院校跨学科融合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现状
对于综合艺术类院校当中针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这一教育教学模式当中,跨学科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依旧是一种空白的研究状态,国内相对较好的一些音乐院校针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同样具有局限性,这些学生在后期音乐创作方面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大多这些学生在后期的作曲难易程度之上会有很大的偏差,而且受众的程度也相对较小。在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当中被人类接受的机会也会相对较小,在这样一种发展过程当中,针对综合类的艺术院音乐创作作曲人才后期的培养来说,就应当凸显运用多学科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优势,并且将众多学科有效的融合到整个教育教学模式当中,并且能够在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所允许的条件之下构建出能够面向更多受众和社会市场当中的音乐作品,进而满族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下对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需求。
在针对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优化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进而更好的促进对综合类艺术院校当中这些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进行培养,并且能够促使其能够在自身综合能力表现水平之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分析
(一)跨领域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合作这一形式的学习、交流和实践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实现优势互补,并且在针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这一专业当中的优秀资源、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构建、充足和共享。在学校教育当中可以融入对项目教学法、课题研究等内容的融合,以相对较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打造专业性的课程研究基地。运用跨学科这一模式整合不同的师资力量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更深入的去推动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从而形成全方位文化产业链这样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促进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更加全面、系统。
(二)融入跨学科的创作指导
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创意性的设计以及技能训练可以说是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跨学科融合培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够为新的作品在后期的创作过程当中提供全新的创作元素和灵感,打破不同艺术专业之间所存在的区分,进一步去研究极具创新性的客体内容,转变传统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局限性的特点,将不同学科当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让教育教学者能够在后期的教育教学当中引发学生的关注,进而让学生也能够在后期学习和实践的时候,通过不同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
(三)对学校各方面的资源以及师资力量进行整合
在综合类艺术院校当中,可以将这方面的不同学校当中的师资力量进行有效的融合,这些院校当中都会有着各不相同的资源和教学力量,不同院校之间在艺术之上进行相互之间予以交流、学习,就很有必要提供不同学校相对较为擅长的一些内容,让学生针对这些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借鉴和学习,进而达到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的目的。学校在其师资力量的表现当中也大多是各不相同的,也许会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当中,教育教学者大多是行业当中最为优秀的人才,但是在这样一种综合的艺术类院校教学过程当中,则不可能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人物,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融入不同学校当中优秀人物最为擅长的一些优点,取长补短,然后在院校的可控范围之内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进而营造出针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最佳的方案。
三、结论
综上所述,更有效的通过跨学科融合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促使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的提升,并且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后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