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思考
2019-03-22郎以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郎以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根据大量的实际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与以前相比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被全面解决,严重影响了实际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入手,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提升,优化教育效果,为我国从严治理、建设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使用QQ 软件进行在线答疑
对于高校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而言,与高中、小学的教学、学习模式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由于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很多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直接与辅导员进行交流,一些比较敏感、特殊的话题无法面对面与辅导员沟通,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习成绩难以提升。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结合“互联网+”模式,通过QQ 软件,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建议,告知辅导员。通过“互联网+”模式的运用,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真实身份被辅导员知道,不但不会束缚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还能够将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更加深入的挖掘,从而,在与辅导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存在的困惑。由于每个学生具有的特点以及存在困惑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在此过程中辅导员需要注意,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具有的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区别对待。比如,当学生通过实名的方式,提出的问题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辅导员应该以鼓励、支持、帮助为主。如果学生通过匿名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不满情绪、针对辅导员的无理取闹等,辅导员就应该对其说明道理、帮助学生梳理出一条道路。通过将“互联网+”模式运用到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还能使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解和掌握,保证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能够在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下,有效提升自身综合政治素养,最终,有效实现在“互联网+”模式下,优化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的目标。
二、利用微信平台为学生服务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普及,微信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不仅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还能作为知识传递的桥梁,有效连接辅导员和学生,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相关知识和信息。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个体会自动形成一个多媒体平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出去。通过微信平台的运用,能够将传统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和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彻底改变,使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隔阂以及针对某个关键敏感问题难以继续沟通的尴尬情况有效解决,学生通过微信对话框,能够与辅导员进行单独沟通,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能有效利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将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心灵鸡汤、图片、小视频的形式进行上传,使学生在辅导员的积极指引以及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长此以往,高校辅导员自身无论是掌握思政教育理论知识的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还能养成良好的自媒体教育素养,最终,在“互联网+”模式下,有效实现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1]。
三、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相比较于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传播的方式,“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模式具有更加生动、多元的特点,与教师讲座、图书、报纸等模式相比较,传播信息的效率和速度都有着质的飞跃。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了解“互联网+”模式具有的特点,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的思政教育中灵活、高效的使用各种“互联网+”技术。与此同时,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技术时,还要对教育内容给予必要的重视,使思政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道德性、政治性、科学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2]。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辅导员在“互联网+”模式下,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在我国“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模式,进行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明确的了解,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将高校学生具有的思政素养进行提升,对我国未来人才的整体水平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具有的核心意义和重要作用给予必要的重视,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