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本科院校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反思

2019-03-22王律大连艺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知识点内容

王律 大连艺术学院

历时300 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在工业化背景下产生的,其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满足工业时代批量人才培养的需要。“一刀切”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21 世纪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追求的是个性化发展,创新型思维培养。[1]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2018年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上表示:“高等教育有三个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主要特点。三个基本遵循的原则里面,一是突出学生中心,在国际上这是大家认可度最高的,Students’center。二是突出产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结果为中心,在国际上也有个词叫OBE,也就是Outcomes-based Education,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仅仅在宏观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多以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好了什么作为中心。三是突出持续改进,在国际上叫CQI,即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即我们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所谓的结果,还要建立一种不断改进的机制。”

在移动互联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结果为中心的OBE 模式为指导,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教学的实践方式和改革路径,应运而生。笔者结合自身讲授的两门专业必修课:《传播学概论》《动画概论》和一门校级公共选修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中国香港电影为例》,来对互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课程建设

更新教学传播理念,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思维模式,通过“富媒体”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前期大量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教师自身对书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录制视频,同时将网络上优秀的学习资源一并上传到网络课程建设平台。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置任务点,包括视频、文字阅读、讨论、作业、测验等形式,保证对每个重点知识点的强调,也可以通过学生对任务点的完成情况来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笔者在对《传播学概论》进行课程建设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来呈现课程框架,自身也积极尝试录制视频,讲解本课程中的重难点,同时上传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对于课程的相关讲解视频,以及国外《10 分钟让你了解传播学》的相关视频内容,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丰富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

二、翻转课堂互动教学

(一)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网络课程建设完毕后,尝试将平台上的课程内容设置成闯关模式,每节课前为学生布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浏览知识点、观看视频、尝试完成任务点。借此,大体了解自身对哪部分内容没能理解和掌握,带着自身的困惑或问题有目的去听课,而不是被动地、漫无目的地等待老师的讲解。

(二)课上互动与解惑

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和智能手机,课上先进行手势签到,通过投屏功能,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出勤率,掌握学生的出勤信息。

同时,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向每位同学的手机终端发送邀请,学生随之输入自身存在的知识点困惑。借助投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反馈结果将呈现在大屏幕上方,实时浏览全班的问题汇总后,教师此时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

另一方面,教师课上讲授完相关内容,可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发送投票、讨论或测试邀请,学生在手机上作答后,后台会对投票结果形成饼状图、对讨论内容实时弹出并形成关键词词云、对测试结果形成正确率柱状图,进而在大屏幕上呈现出统计结果。此举不仅能统计学生对某一问题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让学生立即巩固课堂讲解的内容。教师现场对回答优秀者进行点赞和加分的举措,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课后巩固复习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复习重点内容,查缺补漏。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设置了每章节的阶段性测验,加强巩固,防止学生对以往知识的遗忘。如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问,学生也可随时在网络平台上留言提问。

三、互动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个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它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延伸——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对“整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影响。[5]同样的讯息在不同的媒介中会呈现不同的格式。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指的就是这种呈现格式(既不是内容,也不单纯是媒介硬件)才是“真正”的讯息,影响社会。[2]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改革,不仅教师转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思路、也将学生的实时学习效果和结果作为课堂的中心,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了学生。现从教师教学、学生反馈及改进建议三方面进行如下总结与反思:

(一)教师教学思路

加拿大教育学者迈克尔富兰指出:“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3]由此说明,翻转课堂这一教改模式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发生适应性变革。[4]相比于传统理论课程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教学更需要教师采用个性化、平等化的教学理念与策略。这种平等是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从而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互动交流关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更为多元化,不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课堂出勤和期末考试两部分,而是加入了平时任务点的学习和完成效果的评价。

(二)学生反馈良好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教学,由于任务点的设置和要求,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阅读了平台上的大量资料,扩展了知识面,了解掌握的内容不再紧紧停留在课本、课堂上的内容,而是网络上优秀和前沿的教育资源。同时,课堂上的网络投票、讨论,邀请学生广泛参与实时投屏互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再有,利用网络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打破时间和场地限制,学生可以在自身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浏览学习,更为自由和平等,可以说把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了学生。

(三)改进与建议

从网络课程建设到具体课堂实施操作的整个过程,需要教师自身对网络技术和相关操作感兴趣并积极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同时,任务点的设置和课上的互动教学更需要教师发散思维,多样化、恰当化地巧妙设计学习“关卡”,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进而辅助学习、深化理解,提高传播的到达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否则,学生极容易出现新鲜一阵,变觉无聊的状态,而对这种改革方式产生抵抗的姿态,导致达不到改革的目的、收获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艺术类本科院校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理念,不单单停留在使用某种网络媒介或智能终端,媒介只是辅助老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知识点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主要内容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