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微课在《After Effects 软件基础》课程中的设计
——以2018年全国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作品《生活中的特效之抠像》为例

2019-03-22刘俊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艺术分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微课知识点软件

刘俊莹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艺术分院

本文以2018年我参加的全国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视频制作组项目三微课设计“软件基础”课程中“生活中的特效之抠像”为例,对高校信息化微课设计思路展开讨论,详细内容如下:

一、精心选题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呈现方式,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环节开展的简短教学活动。它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人的认知规律,来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是教师反转课堂的教学手段,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对无法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学习,以达到融会贯通。创意教学技能大赛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以丰富有趣的视频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要简练的展示学习中的知识要点。为此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有趣的展示形式成为微课设计的重中之重。“After Effects 软件基础”是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但是现在市面上有很多After Effects 教程,其中多以软件特效讲解为主,很少涉及到前期的拍摄方式和制作原理。且制作过程都是以数据提示的方式,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并且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所以设计了这节微课。随着好莱坞大片的不断冲击,如:英雄联盟、蚁人、超人……特效大片不断袭来,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布局、审美、灯光、特效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句话说的好:“无抠像不后期”。所以选取“After Effects 软件基础”课程中,抠像特效进行讲解与制作。

二、学情分析

结合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根据“After Effects 软件基础”课程标准,进行了如下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职三年级学生,应具有一定视听语言基础,学习过 Adobe Photoshop 以及 Adobe Premiere 的软件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综合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三、微课目标分析

根据“After Effects 软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学情分析,本人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目标:能够口头描述什么是抠像;根据图片的区别,选择正确的抠像方式。②能力目标:运用拍摄技术以及软件的抠像技术,完成特效制作。③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品位:树立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

四、微课制作策略

本节微课的视频素材更注重原创性,所以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以小团队为主,老师指导为辅,进行的自拍、自导、自演、自做剪辑和特效来完成的。虽然本课展示的是运用抠像技术制作《镜中人》效果,但我希望教会学生的不光是制作办法更是要求学生们掌握影片制作影片的思路,希望他们可以反转课堂自主创作,举一反三带着思考制作出不同的抠像效果。在成片设计上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以微电影讲述小故事的形式展示抠像带来的神奇效果。加入剧情设计是希望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影视后期编辑习惯,能够灵活运用特效。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品位。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玩中摸索学习。

五、微课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以朋友圈流传的恐怖小故事展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教师总结抠像在微电影制作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宣传推销与包装自己不再是明星的专利。只要一个手机一只话筒一点不错创意,你就能俘虏大票的粉丝。如:万万没想到、pap 酱……抓住学生渴望关注的心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台词:“想成为生活中的焦点吗?想得到朋友圈疯狂的点赞吗?那就跟随刘老师,一起走进奇幻的殿堂吧!”以成为焦点,得到点赞,创造奇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运用微视频点明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在电影中的运用。让学会知道学会After Effects 软件就可以制作有趣的创意视频,获得关注和点赞。直观的展示本微课的主题——抠像特效的学习。在“镜中人”效果成功引发学生好奇心时,启发学生思考:在After Effects 中是怎样实现这种抠像特效的呢?这样的抠像特效又是如何拍摄完成的呢?故事紧扣本课主题——生活中的特效之抠像。

(2)抠像原理介绍,在课程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中,用简单的视频拍摄加上MG动画特效添加来讲解抠像制作中人物、绿幕和动画背景之间的关系。在画面设计中学生埃及人的跳舞的这个小创意提高了课程讲解时的趣味性和动态效果,避免知识点讲解时枯燥和乏味。在欢乐之余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3)抠像效果拍摄过程中的注意要点,首先是拍摄时的机位摆放利用MG 动画绘制顶视效果图,直观展示抠像素材拍摄时摄像机、人物、背景墙、灯光、绿幕的架设顺序和注意要点,让学生们对机位摆放和拍摄要求一目了然。其次是拍摄时绿幕要求:平整、没有褶皱以防止在后期抠像素材背景颜色有明暗变化,色彩抠像不能一次扣除到位;人物动作不能超过绿幕范围以防止素材画面丢失;拍摄时候灯光分为冷暖光源,学生因根据影片要求选择一项,在拍摄中始终保持一类光源。这些部分画面为了展示清楚,我利用分屏的效果对比展示正确和错误示范所产生的画面效果让结果更加直观使得学生理解更方便。最后统一制作要点总结定帧画面,方便学生巩固记忆。教师通过讲解法、演示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拍摄时的重点难点。

(4)镜中人图层关系分析,项目制作中图层的前后关系一直是学生理解制作的难点。为了课程操作过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本课难点,我利用After Effects软件进行了图层合并展开的分析动画更清楚的展示图层之间的前后关系。为后续的软件操作课程打下基础。

(5)软件操作过程,运用录屏软件记录教师制作“镜中人”特效的操作过程,录制课程配音。利用After Effects 将软降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快捷键,进行精心的动画效果处理,使得课程更生动。

(6)学生作品展示和课后作业布置,列举其它抠像制作效果,展示出不同的制作思路和画面,使学生整体感知学习任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明确本课的制作任务:发挥创意,利用After Effects 抠像技术和拍摄技巧,完成抠像动画效果、创意小视频的开发与拓展制作。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思考:以生活中的小故事为原型开发剧本,制作视频脚本,完成短片制作。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学生理清制作思路后,开始自主探究、分组协作、团队讨论、解决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完成影片制作。

(7)课程总结,抠像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实现流程,抠像结果的好坏,绝不仅仅依赖于对抠像工具的选取,还要根据影片效果选择有针对性的抠像方式,并合理安排抠像流程,这样才能得到最精细的抠像结果及最高的工作效率。

六、微课形式的优势性

微课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教师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课件,时录时制讲解演示。第二种,利用传统学习工具进行自主演示,进行实时拍摄。第三种,利用后期软件编辑制作,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教学环境也有后期编辑画面。个人认为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微课,只要讲解思路清晰,达到教学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可以了。教学设计的好、技术可观、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才是老师应该重点抓住的。

本节微课体现了“学中做、做中教”的一体化教学,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突破本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们跳脱了教师的制作案例,完成自我创作因材施教反转课堂。期望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提供能够借鉴的经验。

猜你喜欢

微课知识点软件
禅宗软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软件对对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