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及实践效果案例分析
2019-03-22何望林庚
何望,林庚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项目,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高〔2011〕6 号》和《教高函〔2012〕2 号》文件,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在高校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也是“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具体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国家实施“大创”项目的目的,一是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大创”项目为平台和载体,培养大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为国家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大创”项目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围绕项目选题、项目综合评价、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大创”项目做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大创”项目的选题有着明显的地域、行业与时代特色(田俊峰2018),“大创”项目训练不仅重要的是成果,而且重要的是培养过程(赵璐,2019),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行为习惯养成、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于兴业,2018);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项目扶持力度;完善奖励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力度;更新育人理念,着眼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郑博文,2019;江晓云,马小龙,2018);然而目前“大创”项目还也普遍存在质量较低的问题,原因之一是老师的指导水平问题 (花瑞锋,2018)。
“大创”项目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如何评价 “大创”项目的实践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目前关于“大创”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效果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关于课程思政教育、素质培养评价等方面的案例研究文献。
该研究通过自身指导的 “大创”项目案例,围绕课题选题、调研设计、项目实施、课题报告及论文撰写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指导路径,并从课程思政教育、素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实践效果评价,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质量提供借鉴。
1 案例介绍
江西财经大学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至2019年,分别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25、35、45项,合计105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较少,仅占总项目的10%。现以自身指导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中国家级立项课题为例,从项目选题、调研设计、项目实施、报告与论文撰写等四个方面,介绍“大创”创新训练课题的完整指导过程。
1.1 项目选题指导
“大创”项目的选题非常重要,特别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训练计划,是以红色为主题的一堂高校思政课,因此选题既要切合我们的时代背景,鼓励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走进革命圣地,了解国情民情,又要考虑如何引导他们深入基层,扎扎实实进行调研。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背景下党中央出台的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面对乡村衰败及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的原赣南中央苏区,因为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一直较大的局面,研究如何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由于项目组学生成员大部分为赣州籍的农家子弟,因此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原赣南苏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及存在的障碍调研”为项目选题,由于选题的社会现实意义,该选题顺利校级立项,中期检查优秀,升为国家级“大创”项目。
1.2 调研设计指导
“大创”项目立项后,就需要指导项目组学生进行调研设计,拟定调研方案,确定调查对象、目的、范围与方法。调研设计包括问卷调查设计和焦点小组访谈设计两种方式。
1.2.1 问卷设计
针对选题,在借鉴已有同类型问卷之后,指导项目组学生设计了原赣南苏区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
调查问卷采用目标导向模型,目标导向模型是由计划行为模型拓展而来。计划行为模型注重认知变量,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而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强调动机、情感和习惯的价值,该调查问卷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借鉴Parker等人提出的预期情绪影响决策过程理论,引入正负向预期情绪变量,加入了欲望、意愿、政府支持、企业支持、家庭支持及学校支持等6个潜变量,并围绕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等每个构面下设3~7个问题,以李克特七级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1.2.2 访谈设计
焦点小组访谈,即挑选一组具有同质性的调查对象,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自然的形式对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交谈进行座谈,从而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了解。
在该项目中,原赣南苏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与障碍是调查的两个主要的方向,问卷调查侧重调查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焦点小组访谈侧重调查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障碍。
在对项目组学生进行访谈提纲设计的培训之后,项目组学生针对返乡大学生创业从事的具体职业及行业,包括大学生村官、网络营销、种植业、养殖业、个体户及快递业,设计了六份访谈提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解决措施,对返乡创业的认同感、满意度、未来规划及对政府相关方面帮助的期望。
调查区域与范围,根据项目组学生的籍贯,选取了信丰、全南及石城县的部分乡镇,就近进行调查。
2 项目实施指导
2.1 问卷发放
为了进一步完善问卷的设计,查缺补漏,指导项目组学生在江西财经大学对赣州籍学生发放了40份问卷进行了预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以及填写问卷者的反馈,补充了部分题目,使选项设置更合理,并对问卷增删数次,确定了最终的问卷。
此外,根据统计学中样本容量确定,在置信度为95%,我们可容忍的误差为0.2,此时样本方差(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为1.451,我们计算出,预估样本容量为202.2。而预调查样本回收率为39/40=97.5%,则调整后的实际样本容量为202.2/0.975≈207。据此,确定的样本容量为207份。
确定样本容量后,项目组学生利用问卷星,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对江西省的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
2.2 实地调研
鉴于项目组成员是大学生,社会资源缺乏,建议学生向身边亲友寻求帮助,并为他们联系了两个访谈对象。项目组学生最后确定六位访谈对象,在征得受访者的同意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进行焦点小组访谈,采访了六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获取了一手访谈资料。
2.3 访谈资料及问卷整理
对于访谈资料的整理,项目组学生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初步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将受访者的创业经历写成一个个小故事,并对其中一些信息量大的采访信息进行摘录。
对于线上问卷的整理,项目组学生依据问卷筛选标准,在同一问卷中,某个选项被勾选的过于频繁,则视为废卷,在同一问卷中,选项的勾选路径呈现S型或者按顺序排列,则视为废卷,对问卷进行严格筛选,回收有效问卷226份。
2.4 调查报告与论文撰写指导
在问卷和访谈整理结束后,指导项目组学生学习如何收集和梳理文献,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文献分析法,项目组学生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文献综述部分,运用Excel、SPSS软件及 Amos软件,完成报告的数据分析部分,撰写了结构方程模型论文一篇,同时完成了 《乡村振兴背景下原赣南苏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及存在的障碍》的调研报告。
3 实践效果评价
扎实的调研工作,翔实的调研资料,以及完整的调研报告,一方面为项目组学生获得更多的荣誉,使得该项目顺利升为国家级,另一方面项目组学生深入基层,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以下从课程思政教育、素质培养教育、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实践效果评价。
3.1 课程思政教育
“大创”项目就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课程思政课,特别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训练计划,是以红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思政课。案例项目通过课题的顶层设计,把学生培养作为首要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揉入了社会实践教学,通过这种深入基层,对社会进行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2 素质培养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只管教,学生被动的学。案例项目中学生就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调研的设计,调研的实施,调查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掌握了很多课堂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统计、PPT制作,论文的写作等。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素质培养教育。
3.3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完成“大创”项目,要求团队成员,不仅要发挥个人能力,更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与其他成员团结协作。案例项目在调研设计、方案实施及后续的调查报告写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的各自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4 结语
通过自身指导的 “大创”项目案例总结,围绕课题选题、调研设计、项目实施、课题报告及论文撰写等方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指导方法和路径。从课程思政教育、素质培养教育、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对案例项目进行实践效果评价,为提升“大创“项目质量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