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初探

2019-03-22张慧张知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个性化思政思想

张慧,张知慧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南京 210036)

在2016年12月7日~12月8日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试而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习近平总书记 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

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个体生命独特价值、发掘个体生命潜能、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促进生命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3]大数据时代,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习时长不受限制、接受学习咨询的方式不拘一格、学习场所多种多样等个性化教育模式成为可能。随着国家国力的提升,教育投入与日俱增,当代受教育者个性化趋势明显,接受新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很多学生不仅希望较好的接受知识,自身潜能得到发现和发展也成为他们的学习诉求,在接受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希望自身在各方面取得越来越全面的提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个性化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不容小觑。在北京交通大学面向“95后”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问题和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中的结果显示,“95”后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讲,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着强烈的个性化需求。[4]利用电脑和手机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现代手段有针对性地发送相关教育内容,是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性的重要途径。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不光是从表面传授了知识,还会直击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从内而外的理解、消化、吸收知识。学生习惯和依赖于教师满堂灌的学习方式,随着学生获得信息途径的增加,海量信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视野和眼界变得更高更宽。

1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

目前高校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思政课堂学习和辅导员日常教育。目前采用的思政课程教育模式主要是班级授课,虽然可以整齐划一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以往受教育状况、成长环境、适应性、关注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虽然传授相同知识,每个学生接受的程度和水平千差万别。单向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程度,学生的接受度和感受基本被忽略,很难进行主动思考。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又一主要力量,比较普遍的教育方式主要包括班会、进宿舍、个别谈话等方式。由于每个辅导员所带班级数量大、人数多,很难做到针对每个同学的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辅导员,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号召程度、认同程度和内化程度都有待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主要靠经验和感觉,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了解不够全面和充分,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前瞻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工作应走在其他教育工作的前面,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交互几乎没有,学生参与度非常低,被动接受教育为主,主动思考意识和机会几乎为零。从教育对象来看,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发展都不尽相同,但是目前基本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和模式,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探索基本没有涉及;从学习时间角度,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大环境下,目前的学习场所基本上还是课堂和校园,从书本获得知识仍然是主要获取知识的途径,无法打通多样化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途径多种多样,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开阔思路向纵深学习知识;网络已经充满了目前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非常鲜见,师生互动的学习状态几乎没有,从世界知识发展的眼界和高度也没有涉及。

2 大数据的时代特征

大数据最为人熟知的是“4V”特征,即数据的多样性(Variety)、数据的海量性(Volume)、数据生产和处理的高速性、数据的价值密度低但价值总量大(Value)。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逐步蕴含了几个新特质:一是树立大数据意识;二是倡导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预测;三是重视个性化服务。大数据时代,量化已经成为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特征,以科学数据为基础,为理性或感性解决问题提供科学量化依据。海量数据的采集、运用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提供了资源和依据,为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大数据最核心的特质,科学预测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找出相关性,进一步预测走向和事物发展,快速而精准地分析事物规律和未来发展。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每个个体发挥不同的作用、进行不同的思考,社会才有多元化的进程和发展,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先进技术探索更深更广的数据资源,实现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可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民意和舆论导向,几乎每个人的需求和关注点都可以得到分析和总结,根据公众不同的现实想法、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生活背景等数据判断出每个人的现状,进而预测将来的趋势和走向。大数据不仅是一个时代背景,同时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

3 大数据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能性

3.1 大数据背景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

现代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学生可以不拘泥于只在课堂和学校接受知识,在线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PC网站、手机APP、MOOCS等学习方式已经逐渐普及和应用,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大数据时代当代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优势,课程开发和维护者,可以实时与学习者保持交流和互动。只要有学习意愿,在有互联网的地方进行终身学习是今后学习发展的趋势。

3.2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和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和定位都有所扩展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面迅速增加,教育高度、宽度、广度进行有所调整,工作速度和质量随之进行提升。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收集和存储,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应用到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同时,根据大数据的现状预测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点,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实效。通过大数据不断反馈的教学效果的量化数据,归纳出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中效果最好的部分,获得更好的效果。

3.3 学习方法得以改进

利用大数据可以迅速筛选和提炼出学术的关注点和创新点,更有利于高水平的创造性研究。学习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和积累,以及借助大数据对学生之前学习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学习难点、学习效果以及课后评价,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过程、目标的改进和提升。同时,根据学习过程中大数据的显示,比较准确地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对学业有困难的同学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当代大学生时,在教授学生书本学生之余,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越来越上升到重要位置,如何独立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沟通交流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学习时代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日趋成为日常学习的必需组成部分,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主动获得所需知识,通过系统评价体系检测学习成果,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具体到每个人,指导下一步学习的计划、步骤和要求。大数据对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具体步骤的记录和分析,都可以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进行预测,这也是大数据的核心作用之一。

3.4 实现精准管理

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者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原生家庭、生活经历、接收能力等各不相同,通过大数据的追踪和分析,为每个受教育者制定适当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制定方案成为可能。对于经济、心理、学业、就业等不同方面困难的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细致入微地进行个性化思政教育和引导,并根据他们不同阶段的变化对教育内容和目标进行调整,为进一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奠定基础。

3.5 促进思政教育个性化理念深入人心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消费的类型、水平、比例等分析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学习动力、心理状况、价值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是有针对性地对每个人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个性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需要在思政教育工作者中渗透和认可,是改善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3.6 有助于动态思政教育内容以达到最佳效果

大数据时代对于思政教育采集的数据,具有全程性、完整性、实时性等特点,既能记录当下实时数据,也能记录不同时期的碎片化数据,动态变化记载是记录数据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对于受教育者的关注热点、业余爱好甚至性格特征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对于个人这些稳定的特征,预测出在日常和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看法,做到早发现、早预测、早解决,从而使预测受教育对象的动态思想状态并有前瞻性的进行教育成为可能。

3.7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广泛,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平台收集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教育内容和资料,内容翔实而完整。有了丰富的教学基础资料和佐证材料,分析足够充分的数据资源,针对每个同学的情况进行从理论层面到实际层面的教育,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对教育者都会有全面深入的教育效果

4 大数据在大学生思政个性化实践中的应用

4.1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和数据的应用,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实际需求

信息平台目前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领域,将课本内容、时事政治、社会关注点和国际重大事件紧密结合,通过生动多样的传输教育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学内容丰富而有说服力。从具体采用教学资料上看,通过新媒体平台收集的视频、图片、人物信息等内容越来越贴合学生生活的环境,拉近思政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距离。大学生日常普遍使用的QQ、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也逐步被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有时用亲切俏皮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用同学易于接受的方式讲明,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用好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是当代思政工作者应有的思想认识。

4.2 大数据时代多样的学习载体改变了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大学生课下时间的在线学习、新闻阅读、网络bbs、社会讲座、主题论坛、阅读习惯等一系列信息和数据,运用科学量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到学生关注的话题、兴趣特长、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等内容,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3 运用大数据资源积极掌握学生思想动向,赢得主动话语权

网络时代,大学生除了接收主流媒体的信息,也会接触到负面信息和情绪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环境中他们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网络环境给了他们主动权、话语权和被认可感,他们紧跟时代发展,言语紧跟潮流,有时还能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流行语,个性在网络交流中得到充分展现。但是他们由于知识水平、认知差异、判断模式、接触人群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社会格局、思想政治潮流、国际国内大事的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认识参差不齐。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也要因势利导,抓住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有效地与新媒体和新技术相结合,务实高效地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4.4 大数据背景有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课堂讲授和教学只是思政教育的一个方面,学生在奖助贷勤、心理疏导、就创业教育等过程中进行的思政教育也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大数据精准的判断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从主观判断转变为根据学生的日常消费、支出比例、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精准判断,有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以大数据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了助学金评定和资助,精准评定和资助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的过程。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在整个思政教育环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消费差异分析、学习时长和娱乐时间分析、勤工助学变化分析等大数据对比状况,敏锐及时地发现心理发生变化或者有异常的同学的状况,有针对性地积极谈话和应对,及早发现和干预,提升精细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4.5 大数据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有完整性和前瞻性

进行职业测评和就业测评时,运用大数据的数据基础和多元化的测评方式,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广泛、全程地了解到自己的职业心理状态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等实际状况和需求,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时间表,并对长远目标进行合理设定。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者通过科学客观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从就业指导角度来看,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学习成绩、学科偏好、课余时间分配、社会实践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数据,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指点,将学生的意向就业地区、意向职业类别、岗位薪资要求等归类并记入大数据档案,实时寻找匹配的单位,实现就业指导的一对一服务。对于个别心理和经济上就业有困难的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情况,根据每个人心理或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切入点、用适合每个人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比如有效信息收集技巧、简历修改、面试注意事项等,帮助“双困”学生提高就业成功率。

5 运用大数据在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中的创新

5.1 运用大数据准确分析大学生的状态和个性化教育需求

大数据时代获取的数据庞大而完整,海量数据可以精准了解到大学生的准确想法以及对思政教育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教育。网络生活与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态,从接受咨询到日常社交,从校园信息到生活状态,大学生的生活轨迹已经被网络平台、智能芯片、云平台等技术储存下来,这些丰富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反映他们的思想动态、行为模式和偏好信息等状态。同时,学生课堂表现和卷面成绩等直观数据、教育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等收集的调查数据等内容,也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

5.2 利用大数据开放互动的数据交流平台,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目前的各种信息交互平台,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主导者,想争取教育的主动性,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合适切入点,运用他们了解、熟悉、喜闻乐见以及时尚的话语,吸引他们主动探究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思政教育已经不拘泥于老师讲授这种形式,采取讨论、辩论、头脑风暴等新模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真理的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5.3 采取点面结合,整体和个体并重的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效力

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获取受教育者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信息以后,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整体状况,全局谋划教育方案和方向。同时,掌握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特点,将个性需求再练成线状或者成面信息,总体把控教育进度和效果,提升教学效率。

5.4 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大数据素养和技能,更好地为思政教育服务

教育工作者不一定具备大数据的专业知识,但是树立大数据意识,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将思政教学效果力求达到最佳,是这部分教师应有的素养。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运用,对视频、音频、文本、网页、图像等数据的量化和分析,是思政教育爱大数据中运用的关键组成部分。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教育也不例外,大数据背景下思政教育资源空前丰富,教育管理者可以从中选取符合时代潮流和发展的资源。运用大数据的搜集、分析、预测结果,结合讲授、对比、访谈、咨询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深层客观地探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客观理性的数据固然重要,但是要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理性分析与感性教导同样重要,两种方法互相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在大数据时代探索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政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个性化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