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9-03-22黄馨
黄馨
(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英语及其他国际主要通用语言已成为联接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重要交际工具,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了学习语言专业。对少数民族青年而言,民族高校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基地,但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完善、少数民族区域人们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进入了祖国各地的汉语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更全面的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又有众多立志学习外语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到外语院校学习语言。这类学生群体虽规模不大,但不论是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汉族大学生,还是相对于民族类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突出的文化不适应特征。教育者必须对这类群体在地域迁移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不适应现象予以关注,积极寻求促进其文化适应的出路。该研究从文化适应的内涵、推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时代价值、当前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的困境及出路几个方面展开论证。
1 推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时代价值
1.1 文化适应的内涵
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是在母体民族文化、汉语文化及以英语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环境之间展开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师生以及外教、外国留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但实际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需要做出更多的调适来适应多元的文化环境。因此,该研究对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做如下内涵诠释: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高考从原来的民族母体文化转移到以汉语、英语为主的外语文化环境中后,基于对外语院校多元文化的正确认知和价值认同基础上做出的积极心理调适和行为转变。
1.2 推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时代价值
(1)个体价值。个体的发展如同国家的发展一样,需要“稳定”。只有心态稳定才能安心学习,才能有所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异域文化环境后,如果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应对环境的改变,就会对变化的环境产生诸多不适应,进而滋生不安心理,因此,要稳定必先适应。可见,积极推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校园多元文化的适应,对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起稳定的心理、促进其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社会价值。推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适应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
首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高考是我国当前选拔人才的重要模式,具有极大的竞争性和公平性。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限制,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相对落后。为了维护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国实行了民族优惠政策,众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正是在民族优惠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进入汉语普通高等学校的,但这不代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不优秀,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是非常优秀的青年学生。他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潜在语言优势的一类人才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发展质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担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任。因此,积极提高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校园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培养一大批少数民族复合型外语人才,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
其次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外语院校的大学生在接受国家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必将接受着丰富的外来文化润侵,但文化润侵是多维度的,必须有方向的指引。如果不加指引,学生不能正确分辨不同文化的优劣,就很容易对外国文化盲目顺应。所谓“盲目顺应”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Berry提出的四种文化适应模式之一,是主体没有对异域文化进行内化的被动顺应,该研究企及的文化适应是个体对异域文化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心理和行为调整达到的适应,即Berry提出的另外一种模式——“积极整合”适应模式[1]。如果不加指引,学生甚至很容易被西方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同化、利用,用外来的文化否定自己的文化。而对于外语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他们进入大学前,基本生活在本民族聚居的区域,对本民族的文化、信仰根深蒂固,对本民族外的文化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来自间接经验,比如书本、电视、网络等。进入大学后,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直接参与到多元文化的接触、体验、感悟中来。因此,促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积极适应,有利于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体验,坚定的确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进而自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带动本民族人民共同增强价值认同,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繁荣。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们理当充满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之后,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又论述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4]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5]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对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而中华民族的博大文化是由56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有机构成的,因此,文化自信不仅是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还应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其他民族文化以及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深刻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世界其他主要民族文化,确立起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自信。外语院校正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聚集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此不仅能全面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熏陶,而且也能直接学习外语语言文化,或是受到浓厚外语文化环境的熏陶。如果他们能很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与其他非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他们不仅能更好地将本民族文化宣传给其他国家民族,使本民族文化迈向世界;与此同时,他们还能更好地了解外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将先进的文化引入到本民族的母体文化,互学互鉴,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因此,帮助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积极适应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2 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的困境
作者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和课余实践活动时间对某外语院校88名一年级少数民族新生进行了个别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访谈和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极大的不适应。
2.1 习俗文化适应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融合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少数民族多达55个。在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少数民族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征,各族人民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着装等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处于地域辽阔但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几乎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步入大学,他们经历了从宁静祥和的家乡到繁华喧嚣的都市的环境改变。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陌生感、空虚感以及不适应感,加之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所谓民族意识,是指民族发展过程中集中反映该民族文化特点的民族心理状态[8]),这些心理感受必然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因此,绝大多数同学入校后产生了生活习俗文化方面的不适应。比如,由于特殊的民族宗教信仰,外语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特殊的饮食禁忌,他们经常会因为不能吃到正宗传统的、不变味儿的民族饮食而情绪低落。
2.2 语言文化适应
(1)宏观语言文化适应。宏观语言是指普通高校都具有的汉语文化环境。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民族都保存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已习惯了本民族语言的氛围,平时很少用普通话交流,而在汉族高校内,汉语是主要的交际语言,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汉族地区大学以后,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汉语语境,大学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都受到影响。
(2)中观语言文化适应。中观语言是指外语院校特有的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语言文化环境。对于英语、其他外语专业学生而言,课上课下老师、学生基本用英语或其专业外语交流,在宿舍学生们也会经常用英语或其专业语言交谈,这让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感到有压力。既使在非外语专业院系,汉族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比较好,这让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可见,外语院校浓厚的外语语言氛围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语言文化适应困境。
(3)微观语言文化适应。微观语言是指特殊的地方方言文化环境。普通话是各族人民有效沟通的汉语规范语言。然而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仅地方方言来讲都是精彩分呈,各个省份语言发音不尽相同,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区县的语言可能都不一样。在外语院校,本地同学之间平时基本用本地方言交流,这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到“边缘”,尤其是当他们在逛街购物时,由于不懂本地方言,交流更觉困难,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2.3 学习文化适应
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文化不适应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引起:一是语言沟通障碍;二是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三是自主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多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虽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已开始积极运用汉语和母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样的结合更多的还是简单化的结合,多数学校师生还是习惯于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于是在大学外语学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就要经过将外语转化为汉语,再将汉语转化为母语,再用母语翻译、理解所学内容这样一个语言文字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使其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出现了由于听不懂而惧怕回答问题、答题会错题意、口语课上不敢开口等现象。在思维方式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形式和汉族大学生群体相比有所差别。众所周知,能歌善舞、体魄强健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显著特质,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竞技能力凸显,因此外语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音乐、舞蹈、体育等这些感染力强的学科门类掌控力较强,但对诸如英语、计算机、经济学等逻辑性强的学科则兴趣不足、较难应对。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紧缺、教育条件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地区考上外语院校的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尤其是英语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由此使他们在学习上产生了自卑、被动等心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3 推进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文化适应困境的对策
3.1 培养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文化适应心理
(1)认同教育,加强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主动适应的前提,而价值认同又是建立在充分的情感基础和理性认知上的一种心理体验,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适应区别于母体文化的多元文化,外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9],使其在自我认同感得到满足的同时增强对异域文化的情感认同度。二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其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确立起国家认同意识和民族团结理念。
(2)心理适应教育,培养起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适应多元文化的健康心理。积极的文化适应核心是积极的心理改变,外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努力构建起积极的 “整合文化适应”心理模式。这种积极的文化适应效果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质文化面前,不断调适其心理和行为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个体进入异域文化后,对新的事物的认识必然经历“认知—情感—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同著名心理学家Adler提出的文化适应“五阶段假说”(即“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10])异曲同工。 因此“整合文化适应”模式的构建必须根据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同心理阶段的心理特征逐步推进,在其不同的心理适应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帮助其逐步培养起较好的独立文化人格,实现对多元文化的良好适应,进而使其日常生活变得日渐顺利。具体而言,外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第一,开展心理调查和咨询活动,把握好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不多,可以采取个别访谈、咨询引导的教育模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第二,在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校内外民族社团活动、增强其归属感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其他非民族社团的各类社团活动,帮助其扩大交际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以外,还应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外语口语角,帮助他们克服语言恐惧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情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等非智力因素,帮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第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咨询和辅导,帮助其尽早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设计,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2 以学习能力提升为契机,提高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1)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交际语言,也是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攻克的第一学习难关。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但不管是语音层、语法层、词汇层或是语境层都会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积极的文化适应是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分析,进而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外语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除了教学理念之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的关键还在于他们是否对英语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只有在动机和兴趣的驱动下,才能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因此,教育者可以组织系列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用英语将本民族的文化介绍给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2)严格管理,因材施教。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这是教育者展开教学必须认清的实际,因此,教育主体必须以这一实际为基础,因材施教。而且外语院校对语言的要求比一般高校更高,所以外语院校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严格管理,不能因为学不懂就有厌学、怠慢学业的情绪和行为,敦促其克服困难,加倍努力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当然“严”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基于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不太多,学校可以做到依据少数民族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比如:组织英语入学笔试和口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对不同英语等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分班,在不同等级的教学班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基础知识讲解、口语强化训练等教学,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外语院校团结的校园民族文化环境
(1)组织民族和非民族类活动,增进友谊。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多才多艺,学校可开展系列活动增进民族间的团结。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类活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表演平台。这一方面可营造一个民族文化氛围,使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减少陌生感和孤独感,在心理上感受到一个相对接近的文化生活环境,对学校产生亲近感;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幸福感。组织诸如外语话剧、国际音乐剧、英语诗歌朗诵之类的外语类活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浓厚的外语语境氛围,提高其语言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提醒的是,不管是节日欢庆活动,还是其他文化表演、学习、竞赛,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支持、热情参与。只有通过活动进行交流,才能更好地加深师生间的理解;才能展现各民族的风采,培养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2)营造尊重、理解的氛围,促进团结。外语院校的民族团结包含更为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中华民族的团结,也包含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和平团结。在外语院校里,中国各民族大学生与外国大学生、外国教师共同学习汉语和其他不同国家民族语言,这既生动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又能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搭建语言交流对话平台。因此,外语院校是一个小型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努力为创建一个 “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外国大学生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世界和平”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同学遇到文化差异和矛盾时,教育者更应引导教育同学们正视民族间的差异,求同存异,不搞小团体,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努力构建起外语院校团结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
4 结语
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肩负着促进民族团结、传播民族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光荣使命,推进他们对外语院校多元文化的积极适应具有重要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教育工作者理应关注外语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习俗、语言、学习等方面面临的文化适应困境,提高他们对文化的适应意识和能力、构筑团结的民族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其走出文化适应困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努力将其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