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19-03-22王增宝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思政大学生

王增宝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长春 130122)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了数据信息传播,覆盖范围广,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此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利用各种客户端,学生浏览并查询各类信息资源,增长自身见识,拓宽学习范围。同时,因网络监控力不到位,同时学生自身判断能力匮乏,无法对信息正确性做出准确判断,极易迷失自我,道德观念丢失。所以,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这对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善恶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1 促进高校思政老师实施“个性定制”教育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结合IP地址,对信息使用者爱好与行为倾向做出整理、统计及预测,采用该数据,为使用者提供针对性建议与服务。大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信息接收能力,知识关注点不同,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段也有所差异,假若思政教育工作者期望采取同种教育手段针对不同学生获得预期教育效果,那么效果肯定是差强人意的,甚至引起学生反感,出现逆反心理,由此逃避学习。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政老师开辟了新的个性化教育渠道,老师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掌握大学生兴趣、关注及疑惑点等,结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积极进行大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改变教育方式,针对大学生不同个性与群体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以此实施个性化教育,比如个别谈话辅导、分级讲座、翻转课堂及头脑风暴等。另外,实际教学中,高校思政老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自主进行创造性、网络“一对一”检测及慕课等回答,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思政教学中增强主客体互动,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

1.2 大数据利于促进高校思政老师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科学预测

大数据突出优势在于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与及时归类,捕捉动态信息,以图表方式展现大学生近期或现阶段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集中关注性问题,对其思想行为动态与行为取向给予系统化分析,及时疏导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取向。另外,通过大数据,全样本分析与整体性精准描述大学生思想行为,以此准确判断群体与个体思政教育需求,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与精准化程度的提高提供详细的参考数据。

2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大数据改变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教师教学主体地位发生改变。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中,受时间与地点因素影响,多以课堂、座谈及个别学生谈心等方式为主,其直接进行教学,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大数据的深入传统,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及QQ等社交手段,学生更容易获得信息数据,由此为传统数据信息被老师垄断的局面,学生可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由此增强了其学习主体地位。此种情况下,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不符合现阶段数据传播要求,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大数据传播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造成了威胁。大数据能够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信息获得方便。但同时海量数据信息中,面对不同数据,学生无法理性判断并选择信息,如果不谨慎,就会使得学生思想出现迷失。随着数据信息的快速传播,“伪思想”对学生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及责任道德等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甚至一些违法分子利用交流平台发布不良信息,以此让学生情绪出现疑虑与不安。因大学阶段,学生处于人生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可塑性比较大,受不良数据影响,不利于其形成正确价值观。

3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3.1 思维方式创新

传统思政工作多以因果逻辑关系开展,其属于线性与渐进模式,封闭单向的信息传递。大数据时代,该思维模式产生了质疑,思维方式以关联性为主,非线性的,互动开放的信息传递。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对思维模式进行创新,突出因果关系,重视传统理论的逻辑性同时,还要注意被教育者的参与与互动效应。

3.2 完善大数据法规体系,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保障

世界范围内,深入推进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背景下,高校加强思政教育要想加强建构并完善法律法规,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于大数据采集与使用,国家建立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其采集与使用范畴、内容与运行程度,形成制度与规范化的大数据体系。(2)建立健全大数据监督与防控组织体系,有效监控大数据基础上,规范数据使用。(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大数据法规体系,合理应用信息资源,在实际教育中引入数据资源。

3.3 监督手段的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改变其监督模式。比如基层工作调研前提下,构建层次多的网格互动模式。多格互动模式主要包含5层,即学生、居住场所、教师、学院与学校。作为根本单位,学生个体分类采集动态化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及时搜集学生思想异常行为信息并处理,以此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3.4 教育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模式的创新,大数据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创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包含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使传统优秀文化变为现代化,并将其内化于心,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养成互联网思维,根据时代发展与学生自我成长需求,促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此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性,提高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感,加强自我修养,坚决质地互联网不良信息,体现时代感丰富的青春风尚。

3.5 拓宽思政教育数据来源渠道

除过传统互联网媒介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大数据来源渠道的拓宽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学生直接在各平台上发布数据信息;(2)外部网站数据信息,比如搜索引擎中的数据搜索、社交媒介上学生推荐与链接数据及贴吧点击汇总数据等。(3)互动状态下留言数据信息的发布。

3.6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大数据思维与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创新意识与担当责任,主动养成大数据思维,锻炼自我利用大数据思维分析并解决大学生思想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首先,现有高校思政老师要主动学习大数据知识,了解大数据操作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方法与技术手段等。其次,高校思政工作中,相关主管与人事部门要确保人才引进渠道畅通,对思政教育队伍学科专业结构进行逐步优化,促进文理工等学科的全面融合。再次,大数据意识与思维能力培养是重点,技术障碍不能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政工作的保障,在大数据背景下,如果教育者不能从思想认识上敢做、敢想及愿意,就无法将思政教育传统优势有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此种情况下,当代“00后”大学生思想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世界新视角与局面,此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同时并存的。因而,高校只有抓住这一机遇,正确认识大数据存在的不足,增强自我阵地意识,快速占领思政教育新阵地,对相关制度进行逐步完善,从数据技术方面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创新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思政大学生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