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非遗项目“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例

2019-03-22王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故里三峡屈原

王玲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教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主要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传统技艺、传统礼仪节庆等活态文化遗产。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凝聚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加强非遗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如何保护?如何传承?这是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对非遗保护和传承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要通过“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制定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来完成”,[2]说明教育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之一。高等教育作为青年成长与成才重要阶段,把非物质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关系到承传文脉、培养人才历史使命的实现。

1 高校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非遗传承中高校教育具有重要地位,高校承担着宣传非遗政策、普及非遗知识、开发非遗项目等责任,高校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具体表现如下所述。

1.1 构建在校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关系

目前,国内非遗传承多以口传心授的活态形式存在,对于深受多元化影响的年轻人看来,非遗似乎距离他们甚远。对此,高校可发挥引导作用,成为地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主阵地。例如: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班会或团日活动,扩大非遗宣传力度;文化类课程教学以非遗教育为重要项目,以分享家乡民俗事项为学习任务,增强学生成就感和地域文化认同感。

1.2 探索高校与民众的良好互动关系

非遗源自民间,非遗传承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民众,与民众形成良好互动,民众的认可与支持是非遗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可发掘非遗代表项目,邀请传承人来校园,为其提供合适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进行艺术创作和教学,成立大师工作室,发挥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年轻传承者成为非遗传承的骨干力量,使非遗传承后继有人。[3]

1.3 非遗高职院校传承模式分析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是职业院校的使命”等要求,相对本科学校而言,高职院校强实践、重技能及专业设置灵活等特点,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能发挥关键作用。

1.4 非遗校园传承模式——“活态传承”

非遗传承和保护中,传承人是其中重要传递者和承载者,是非遗传承的关键。近年来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突出,非遗传承面临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将非遗引入高职课堂,既能令日渐消失的民间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又可实现非遗向下一代的普及与传承,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依托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将兴山地花鼓引入课堂教学,聘请地花鼓传承人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授“三峡民间舞蹈”课程,把弘扬、传承地方文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使得学前教育专业成为三峡民间舞蹈传承与创新的示范基地,专业教师成为保护、传承和传播三峡民间舞蹈的助推者,学生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承者[4]。

1.5 非遗校园传承模式——文化创新

非遗得以保护、传承的根本在于“人”的主动参与,普通民众能传习并编排非遗文化,但难以在理论高度、文化创意等方面对非遗进行拓展和突破,而高职院校通过介入和积极实践,在保留非遗文化原有特色上进行艺术加工与创新,更能贴近民众审美与心理诉求,将古老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就此推动非遗校园传承的文化创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以 “创意中心+非遗保护”模式,将羌绣、川剧变脸等非遗文化纳入专业教学中,开发非遗项目,创作文创产品,为非遗向民众拓展提供了借鉴。[5]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校园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经验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分布在宜昌市秭归县各乡镇及相邻的县市区,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10月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遗名录。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是中国端午习俗的代表,也是楚文化的活态见证,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风俗信仰、文化艺术等多重价值。笔者所在学校坚持突出“非遗传承”的教育主导功能,积极推行非遗进校园,逐步形成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位一体“非遗+”模式,在民俗文化校园传承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2 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位一体“非遗+”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以“非遗传承”作为建设目标,政府助力,社会组织参与,学校主导,即:由市文旅局将政府层面出台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相关政策及时传达,提供政策引导;社会组织——宜昌市三峡旅游文化研究会参与学校非遗传承活动,研究会承担邀请专家、指导传承活动等工作;学校作为传承活动主导者,负责实施传承过程,三方构成协同合作关系,将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方资源有效整合,各尽其力,优势互补。

2.1 “非遗+平台”:以资源促平台,强化育人环境

学校发挥非遗项目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层面搭建非遗文化交流平台,为文化育人集聚资源力量。第一,成立以非遗传承人为负责人的宜昌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平台,对接宜昌市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本地旅游行业,搭建平台,目前已完成伍家乡文体干部质素能力提升、神旅集团新进员工岗前培训等合作项目;第二,成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枝江楠管技艺”大师工作室,成功申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以带动“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传承活动。

2.2 “非遗+课程”:以项目促内涵,凸显专业特色

课程建设是非遗传承项目教学的关键,学校坚持以非遗项目建设为中心,研发非遗相关课程,丰富课程内涵,凸显专业特色。第一,构建非遗人文素养课程——“三峡民俗文化”公选课,着眼于三峡地区非遗历史渊源及其蕴含的文化精髓,满足专业非技术综合能力培养要求,例如:普及屈原生平、屈原伟大精神、屈原与端午节庆历史渊源等知识,以述历史、释情怀、说节令的方式提升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第二,建设非遗课程体系,将非遗技艺传承、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例如:从民俗学、文学等多角度研究招魂、龙舟竞渡、骚坛诗会等相关教学讲义及课件,以专业必修或限选课形式推动专业技能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进行,学校正在积极探索非遗视频公开课、学习社区等在线开放课程以建立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资源库,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2.3 “非遗+活动”:以校园文化促氛围建设,扩大传承推广

非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大力提高校园文化发展,以扩大非遗传承推广力度。第一,开展非遗宣传及学术讲座,学校积极与市文旅局沟通交流,宣传非遗政策,组织学生在线观看“非遗公开课”,带领学生参加三峡文化论坛“千古风骚说屈原”,并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进行学术讲座,展示了非遗独特魅力和宜昌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强化学生非遗文化体验;第二,开展端午节庆习俗解说比赛、端午节令产品创意比赛,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达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非遗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故里三峡屈原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故里山西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探访林语堂故里
梦回故里
商故里大酒店
春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