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式翻转教学法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2019-03-22林颖
林颖
(辽宁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36)
1 专题式翻转教学法对传统课堂的超越
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性,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才能鲜活。
1.1 翻转教学法的实质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老师讲学生听不同,翻转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他们要在课前“听讲”老师提前发给他们的讲课视频,课件以及其他学习资料;教师的任务也不再单纯在课堂上讲课,他们要提前录制视频,把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课下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研究讨论的场所。不得不说,这样一种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的新的教学方式重新规划了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强化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拥有更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可以说,翻转教学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突出表现。
1.2 专题式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方式就是按照教材顺序,一章一节地顺序地讲解下去,不会更改教材顺序。但是专题式教学则不然。所谓专题,就是打破原有教材体系的章节目,按照一定问题指向或者按照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困惑做出系统的资源整合、理论挖掘、深度拓展,将一个问题讲清楚讲透彻。
这种专题式教学的突出优势首先就在于突破教材体系,形成教学体系。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这种专题式教学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现象,如果按照章节顺序进行授课,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头重脚轻的问题,学生不能获得关于知识的完整把握。
其次,高校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的优势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国家对思政课的一个要求是做到“三贴近”:思政课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何贴近?针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针对大学生关心的大事小情,思政课教师都要做出回应。教师可以针对热点焦点学生关心的问题做出相应专题设计与调整。问题,成为专题式教学的灵魂。“解惑”了,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就成功了。
最后,高校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2 专题式翻转教学法对教师及学生的挑战和新要求
2.1 专题式翻转教学法对教师的挑战和新要求
第一是教学理念要及时更新。
一是教师为中心的思想需要改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翻转教学法由于涉及教学方式的转换,教师需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授课方式。问什么问题,怎么问;讲什么内容,怎么讲,成为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翻转课堂能否取得成效。教师教学理念及时转换,必然涉及教学整体的设计,提问的环节,教学进程的把握,这些都需要一边设计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一边调整,这的确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为学生量身定做,问题导入法引人入胜。真正关心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真正解答学生所思考的难题,才是思政课教师的挑战所在,也是思政课的魅力所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剖析教材基础上,结合学生们想听的问题,经过分析提炼,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教学专题。继而,教师需要将教学专题中的若干重点通过视频、案例、习题等方式大胆交给学生自学,等学生回到课堂上再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此时,把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辩论、分析将问题逐一解决。
三是不要仅仅做知识的搬运工。传统的大学以及班级授课制是在工业化发展时期为了提供工业化需要的大量专门人才而建立的。那个时期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还需要靠书籍、权威人士以及拥有丰富知识储备的人。然而当前已经进入21世纪,信息化方便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互联网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不再是唯一来源。然而,完全依赖互联网不要教师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这个“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教师仍然是两百年前的知识的搬运工就行了,相反,教师的作用应当随着实践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了。
第二是教师提高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
就专题教学而言,前期设计探索需要特别下功夫,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从长期看,采用专题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使理论研究向纵深领域发展,也能从总体上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对教师备课和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已经是当代人必备的工具。据统计,2018年全国有手机用户15.7亿,大大超过了人口总数,人们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也从原来的课堂转为从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手机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必备工具。随着慕课、微课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手机端成了新的学习端口。我们尝试在《原理》课中运用慕课、微课,将之前摒弃的手机转变成学生课堂学习的一部分。这个模式要求教师在每堂课前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从专题设计到预习和问答环节,从课堂讨论到课后成果检测,均需要教师的严肃思考、理性掌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工作量,但是从效果来看,这个尝试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2.2 专题式翻转教学法对学生的挑战和新要求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法,《原理》课应用的专题式翻转教学法给学生也相应增加了学习难度和学习时间,并且在更为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一,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分为两部分:线上和线下,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自主学习和共同学习。
所谓的线上,就是通过慕课和微课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预习和复习。这一部分学习时间是学生自己的,在课余时间完成,不占用上课时间。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把主要知识点通过慕课和微课自己先掌握清楚,同时记录下来不懂的问题和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留待线下的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
所谓的线下,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又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在线上已经通过慕课和微课自学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在课堂中要处理的就是老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有效讲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讨论。
第二,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被动输入变为现在的主动探求。因为每一次课余学习和课堂检验都影响他的成绩,因此,学生不得不变被动为主动。如果说这种方式仍然是被动式学习,那么,课堂检验的讨论和沟通以及学习效果展示则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事实证明,放手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内容,对教学效果来说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
3 专题式翻转教学法创新高校思政课形式成效分析
(1)从上课过程上看,师生角色地位相较传统有了很大变化,总体是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
从老师的角色和地位上看,老师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能够体现一名教师对课堂的总体把握。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相关事务,例如前期的微课制作,测试题的制作,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疑点难点分析,后期学生作业的反馈,等等。
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上看,学生更加充分发挥了课堂主体地的作用,课堂参与率更加提高了,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去学习、思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要想学习成绩好,要想学到真东西,必须让自己“动起来”,而不是过去的被动的状态,因此,过去那种“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状态成为了历史。如同人生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一样,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从结果来看,很多年过去,当年的学习“结果”可能都忘记了,但是很多年之后,当年的学习过程可能还在,甚至会对这个人做其他事情甚至一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
(2)从学生学习结果看,学生学习《原理》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能够发现问题并尝试讨论和回答问题。
与被动灌输不同,翻转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当学生自己想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时,他会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发掘,去探索,这比传统方式——老师直接告诉他结果虽然多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这是他自己主动获得的认知,显然更能够入脑入心,因而印象深刻。另外一个可观测到的结果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更加顺畅,这往往是由于学生的主动和老师的迫切想教给学生知识的愿望达到了比较高度的一致性。学生自己去寻找案例材料,自己组织语言,经过小组讨论、发言,最终弄清楚这个问题。同时又发现可以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就给了学生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这是智慧的升华。
(3)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专题式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在经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新的学习模式,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好于之前的教学方式,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后续教学改进和提升。
一是优质教学资源急需补充进来。由于翻转教学需要让学生提前学习,所以需要制作必要的教学视频资料。而专题式教学也需要有专题教学视频。这种教学视频可以部分地通过网络资源获取,但是大部分还是需要教师自己录制。目前亟待提升的就是短小精悍的微课制作。这需要教师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视频,这也是对教师理论功底的极大考验。
二是仍然存在偏重于理论学习,忽视实践体验的情况。《原理》课本身的特点说明了本课程以说理为主,理论讲授尤其是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原理”的晦涩难懂让很多同学望而生畏。尽管通过专题式翻转教学有了一定的学习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来说实在太少,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三是存在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线下课程。这部分学生可能觉得老师也不知道自己看没看视频学习,索性就不看了。其实,《原理》课的逻辑性非常强,教材中段落与段落之间,上句与下句之间的紧密关联性。而视频的讲解则可以打通这些关联性,使得知识或者思想成为有机融合的一体。这部分不认真看视频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讲解的时候就看出他们的不足。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些学生深入学习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专题式翻转教学法在《原理》课上的首次尝试总体是成功的、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它在加强教师深度备课、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都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