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的研究

2019-03-22张瑞春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二者融合政治

张瑞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加强创业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1]。如何在创业教育中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立德树人,一直是学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推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关注点。因此,如何促进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探索并研究两者融合的模式及途径,从而培养新型综合创业人才,尤为重要。

1 高校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述

1.1 高校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建立在综合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实践能力,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的一种政治教育活动,目的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品质和基本素质进行培养,提升其政治素养及综合素质。

1.2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等,而高校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自然离不开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的政治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为指导创业教育以及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大学生创业所需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很强的助推作用,进而实现学生自身价值,培养综合创新型创业人才。而创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实现其实践价值,从而提升教育效果。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是高校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2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和必然要求,两者的融合有着内在的可行性、合理性[2]。

一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自主性和实践能力。将二者相融合,既可以突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功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指导,将创业教育作为实践平台,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素养,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

二是有助于促进创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创业观,为创业教育和大学生人才培养战略提供理论指导[3]。二者融合有利于保证创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感,因此,创业教育中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和保证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以及创业过程中的正确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二者的融合有助于建立多样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组织模型,完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有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提升。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二者的融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使其在创业过程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学生为教育实施主体,以课堂教育、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为实施手段,使学生不再是仅为就业的盲目求职者,而是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真正发挥主观能力性,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

2.2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然而,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认知存在偏差。高校教育工作者虽然按规定完成学校要求的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任务,但在思想上仍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如: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限,知之甚少,对前沿学术发展、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缺乏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放养”的做法,利用以前的教育理念和案例作为二者融合的对象,利用“填鸭式”的做法象征性地应付教学任务甚至转化为精英教育等,造成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轨的现象,融合不够紧密,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对创业认知也存在着偏差,将创业与普通的就业相混淆,且创业前期意志力不够,难以坚持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差,存在着被动心理,对老师有关理论的教授,难以将其在实际中运用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去。

二是课程分离,融合存在难度。高校的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相互分离,教育目标理念、教学任务和教育重点难点都有差别,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结合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互融合的难度较大。创业教育中的“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在大一开设,初入学的新生还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综合素质,加上没有修专业课程,因此导致课程效果不好,而“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则是在大四毕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学校公共必修课,主要在大一、大二开设,二者授课时间不统一,造成在融合上有一定的难度,融合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是途径单一,模式不够丰富。大部分高校正在逐步探索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模式和途径,但由于起步晚、二者融合难度大以及课程不统一等原因,造成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一言堂”教学,存在思维定式,互动体验少。且二者融合模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实践训练不足。

四是应用不足,社会实践脱节。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局限于课堂,创业应用和实践欠缺。即使是在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有意识地举办一些促进融合的应用活动,如创业能力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等,也是比赛内容单一,甚至有的演变成为演讲口才、知识竞赛,而不是考查学生的个人思想政治水平和创业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真正参与创业实践时,仍然欠缺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技能。

3 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研究

3.1 转变教育理念,构建二者融合协同机制

在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机融合这一问题上,有学者引入“协同论”的理论,强调从意识、环境认知和实践育人等几个层次催生“协同效应”[3]。要实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首先就要实现二者教育理念上的协同。

一是高度重视,构建二者融合的协同机制。高校要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措施去加以重视,要从体制入手,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融合协同制度,完善融合体系,开设实现二者融合的课程,采取一系列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融合。

二是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按规定完成学校要求的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任务,而是应该在思想上真正重视二者的融合,积极了解二者融合的前沿学术发展、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并借鉴优秀教育案例和经验,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二者融合模式和教育方式,真正在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面起到主动引领的作用。

三是转变学生对二者融合理念的认知。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正确的导向及基本原则,加强对学生创业价值观、创业思维及意志力的教育,转变学生认为创业就是普通创业甚至认为创业是无法就业的无奈之举的想法,增强学生的创业热情,丰富学生的创业思维。

3.2 丰富教学方法,构建课程内容衔接机制

由于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影响二者的融合效果,因此要构建课程内容衔接机制,转变教育思路,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育水平。

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实现课程时间的衔接。创业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时间虽有差异,但在大一大二仍有重合,为了实现课程衔接,可以将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重新排列组合,各自的教师进行接洽及交流,形成课程时间的衔接,从而实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衔接效果。

二是调整课程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融合。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和衔接,可以实现教育效果的事半功倍[4]。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授理想信念内容时,可以加入创业理想的内容,在讲法律法规时,可以加入创业法律的内容,等等,使学生对二者内容的融合更容易接受。还可以将两门课程重新排列组合,开设新的衔接融合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二者融合的实践教学,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感恩教育与创新思维训练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融合理论的有效应用,取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三是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思路的转变。传统的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一言堂”式的灌输式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互动、体验及探讨环节,教学方式十分单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思维定式,调整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利用到企业采取实地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及实践演练等方式,为学生从多角度提供自我思考及能力提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

3.3 提供实践平台,构建融合模式应用机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教学,构建二者融合模式的应用机制。

一是提供实践平台,丰富二者融合的实践内容。传统的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都包含一定的实践环节,如辩论赛、技能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及调查等,但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二者衔接程度有限,且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没有参与热情,影响二者融合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加强二者融合的实践平台建设,面向就业和创业,增强实践的实用性。根据二者课程内容的实践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高校要为学生的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实践场地、创业实践资金、设施及人员等,并组建各类实践团队,由教师或企业专家引导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同时,利用各式各样的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在实践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关内容,提升融合效果。

二是建立实践基地,实现二者融合有效应用。为了实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有机融合,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平台等实践基地,由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组成团队,为大学生实践融入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内容,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

三是整合多方资源,开展“一体化”实践活动。高校为了增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效果,不仅要在校内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践平台,还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二者融合实践的内外“一体化”。如:邀请成功的创业企业家及思想政治教育大家来校为大学生作创业指导,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传授创业技能及品质;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地进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及就业乐趣,接受企业专家的当面指导;与社会实践组织合作,举办一系列创业专题讲座、创业计划设计竞赛、项目调研等,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实践机会,丰富实践内容,有效地提升二者融合的实践效果。

3.4 改善文化环境,构建良好融合环境机制

要提升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二者融合构建良好的环境机制。

一是加强高校创业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丰富的校园活动可以将创业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在每一个角落,因此,运用各种方式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创业及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良好舆论氛围是非常必要的[5]。高校可以利用学生组织、社团、网络群体、新媒体等,举办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创业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其遍布校园各个角落,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舆论氛围,同时,构建高校的学生创业交流平台,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加强高校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现代网络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传播性、灵活性及创新性,有效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广泛宣传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的有效应用和效果提升。

3.5 提高师资力量,构建教师培养协作机制

一是加强教师相关能力培训。对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内容包括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针对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增设实践教育内容。

二是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专兼结合的混合型师资队伍能够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6]。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社会上有创业经历或对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有研究经验的人员采取兼职或聘任的形式补充到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中来,定期邀请兼职或聘任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培训,这样不但丰富了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还可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

三是鼓励教师“走出去”。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创业教育课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实习,或者到企业兼职管理、入股等,亲自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真正做到“产学研”三者结合,积累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战经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带来方便。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构建二者融合协同机制;丰富教学方法,构建课程内容衔接机制;提供实践平台,构建融合模式应用机制;改善文化环境,构建良好融合环境机制;提高师资力量,构建教师培养协作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深入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二者融合政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融合》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