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导师遴选培育机制构建研究

2019-03-22石文奇展海燕程凡高晓霞顾朝晖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双创导师应用型

石文奇 ,展海燕 ,程凡 ,高晓霞 ,顾朝晖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西安 712046;2.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

随着“双创”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国家到地方先后都制定了一系列创业的政策,为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双创的教育课程体系,扶持大学生创业,促进高校双创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双创师资队伍有了一定的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遴选条件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相关培训开展不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创导师队伍的稳定发展[1]。而一所高校规范、科学合理的双创导师遴选程序和培育机制的构建是实现导师多元化发展,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

基于此,该研究依据所研究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双创导师队伍发展存在问题案例[2],通过实践基础、导师专业素养、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分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规范化的创业导师遴选培育的机制构建来选拔考核优秀的复合型双创指导教师,丰富学校的双创导师队伍发展理论,为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在指导双创导师队伍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1 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双创导师遴选培育机制的意义

1.1 有利于增强双创学子的全面发展

一定程度上说,遴选机制的构建是促进双创学子的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机制优化了双创导师的数量、质量和多元化发展,使得学生在管理学、艺术设计学、法律、财经等各方面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对学生的眼界、复合型发展有更大的帮助,增强学生未来创业就业选择性的多重性,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1.2 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一直是每个高校在发展其道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而双创教育活动的开展,导师遴选机制的构建不断完善,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调整优化了校内外师资力量,发挥了专业、行业、产业导师三者的优势互补和有效结合,有利于高校双创教育的实施落地,增强自身在的办学特色,提高本身在双创教育的竞争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区分教学型、研究型、教研型本科高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变道超车的途径。

1.3 有利于提升双创导师的社会认知和地位

遴选机制的构建拓宽了导师的对象来源,特别是企业、行业、产业的各类优秀社会人才、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社会人员纳入指导教师,为国家在职业性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于学校和校外导师双方来说是双赢。不仅有效增强了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知名度,对导师而言,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其社会声誉和地位,无形中为企业、为个人在追求更多的资源、项目、平台等需求方面提供了帮助。

2 双创导师遴选培育的原则

2.1 注重有偿性和公益性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双创导师主要的核心作用在于指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拔高。对于校内外热心公益事业,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建树的个人,愿意奉献精力、知识和有形无形的个人,各高校应优先考虑遴选使用。因此,应采取个人自愿公益性服务申请原则。

一般情况下,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创新创业的教师身份主要是兼职,因此学校在绩效和工作量补贴方面要进行考核管理,特别是可以考虑对双创导师的绩效进行月计划、季计划等阶段性评估,加大奖励比率,对在各项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导师进行荣誉表彰,职称评审倾斜等,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2 坚持“三公”原则

双创导师的遴选要通过学校的官微、网站、人事管理部门、展览粘贴等形式进行公开招聘,这就需要学校根据自己的所需要求和条件,对人员的遴选条件范围、聘任的条件、聘用的流程细则化、制度化,同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遴选处理,对最终的校内外导师聘用名单公示,做到透明化,公开化。

2.3 注重优中择优、德才双馨的原则

创业实践经验丰富、创业成果明显,能洞悉分析市场的蛛丝马迹和运作流程,人脉资源丰厚,愿意给予学生创业指导的校外导师,学校应该以开放态度,条件放宽,优先录用。

对创新创业政策解读到位,创新理念和启蒙指导能力拔尖优秀的校内导师人员,在双创课程教育,大赛指导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同时,对导师的遴选要注重综合素养,个人信誉等方面注重审核,最终确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入驻学校的“双创导师库”[3]。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导师遴选培育机制的建构

3.1 整合校内外资源,吸引各类人才加盟

针对“双创”导师的队伍建设,各高校应该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一方面在校内选拔具有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在“双创”领域有较深的研究造诣的教职员工;另一方面从校外优选各类优秀具有双创实践经验指导的人才,打造专兼职的队伍[4]。

(1)专职教师:学校在遴选专职教师作为双创导师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科、专业、类别等区分,打破院系壁垒,鼓励跨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导师优先选拔。尤其是在所属的领域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为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提供帮助。例如,笔者所在的二级学院专职教师大部分属于艺术动画学科,在文化传媒、文创作品设计、海报制作、动漫衍生品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为创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方案理念和设计思路。

(2)辅导员:这个群体是跟学生有最多接触的,需要针对性地对辅导员进行SYB、KAB等专业培训,为学生树立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创业的成功企业家。企业家在双创过程中的艰辛、挫折等问题,需要企业家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弯路的少走,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保障。同时,在资金筹措、市场开拓、人脉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是大学生非常喜欢的导师来源。

(4)“双创”的咨询顾问专家。这些群体需要政府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遴选。他们在行业企业管理、战略谋划、政策指导、技术专利、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可为学生在“双创”的经营管理阶段提供服务。学校更应该注重这些人才的遴选加盟。

(5)“校友”资源的挖掘。成功的创业校友作为宝贵的物力、人才资源财富,越应该被学校顶层重视。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亲切感和近距离感,同时给予母校更多的回报,从创业精神层面,爱校层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双创”精神心底触动。

(6)风投专家。这些专家在金融投资领域有敏锐的判断,善于发现新项目,新思路,决策果断,能够为孵化的大学生项目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

3.2 明确职责,发挥各自优势

学校首先要出台对创新创业的教育责任进行官方解读的文件。导师的来源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一致。因此,学校在出台相应的文件时要针对各类型的导师进行明确定位,对其职责进行划分。事实上,创业学生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需求也不同。因此,依据导师经历和擅长领域筛选匹配不同情况的创业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创业初期,学生更多停留在创意阶段,专职教师、辅导员、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校友可以适当介入,注重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育。中期,专职教师、企业家、风投专家等可以通过创新计划、策划书、训练计划等平台进行指导;后期,运营、管理、技术、成本、人脉等方面就需要企业家、风投专家、成功校友进行专项指导,提升创业成功的概率。

3.3 细化遴选条件提高导师入选门槛

双创导师遴选条件的门槛提高,有助于导师的选拔性和权威性提高。针对校内外导师,学校应分别区分对待,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遴选优秀的导师。

(1)校内导师:要从年龄、职称、职务、道德品行、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对双创活动的积极性等遴选条件各个方面做出细化要求,提高导师的入职门槛,保障导师队伍的先进性。这就需要学校顶层重视设计,对导师的标准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做出规定。

(2)对于校外导师,可以在校内导师细化的遴选条件方面适当放宽,因人而异,前提是导师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指导大赛的经验、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学生指导双创活动等服务。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结合即可。学校可在政策方面给予灵活指导。

3.4 严格出台遴选程序,自荐推荐邀请等方式协同

遴选程序的权威性,有助于导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对于校内外导师,学校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出台相应的遴选程序,成立专项小组,对于导师的选拔进行公示公开,严格程序。

校内外的导师的选拔均可通过自荐、推荐和邀请等各种方式进行报名,填写相关资料,小组严格进行资格审查,综合考察、现场评审、全校公示等遴选程序,最终优选出素质高、能力突出、专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同时确保队伍有成功的校友、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5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培育管理

近些年,从国家到地方省市、高校相继出台了高校双创导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内容涵盖导师的遴选条件、权利义务、管理办法等,从制度政策方面规范导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学校也应该出台相匹配的制度措施,才能有效推进双创工作的开展。

以笔者意见,学校应把导师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的目标责任计划,年度分配指标体系。同时,成立主管双创工作的校领导、创新创业学院、各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核心成员的导师队伍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双创导师的日常管理、遴选、考核、激励等制度体系的出台。二级学院成立院级方面的导师队伍建设小组,负责本院的具体实施工作。形成校、院二级制的建设队伍工作体系,科学分配任务,逐层落实的工作体制。

同时,导师的培育管理体系也要同步展开。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针对导师不定期开展双创培训。通过培训,规范导师的培训内容,建立系统、专业的指导服务体系。其培训内容从政策解读、到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引导导师运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指导有创业意向的学生。

再者,学校也应鼓励校内导师企事业挂职锻炼期间到创业一线进行交流学习,熟知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掌握市场运作规律,获得更多基层创业经验;校外导师来校进行挂职锻炼,开设主题讲座、论坛互动、建立工作室等相关活动,真心掌握创业学生的真实诉求,有针对地指导服务。

特别强调的是,国内目前很多本科高校逐渐尝试“双创导师制”的制度。主要是按照导师的遴选来源、对象和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分工:有双创精神导师,由企业家,高校教师,一些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主要在帮助双创学子增强创业的决心和自信,赋予其良好的创业精神价值观,传递企业的文化;双创项目导师,主要由专职教师,企业的技术研发或者其他方面给予支撑人员,为双创学子提供技术支持;双创资源导师,主要由消费者,供应商和企事业行业协会、银行经理组成,目的在于在融资财务,人脉资源调配,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指导;创业管理导师,主要由教师,创业咨询师,企业家负责人组成,为双创学子提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策略方法的指导,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判断,给予设计解决方案。这些导师制的建立,给予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双创培育制度建设方面由很好的启示[5-6]。

猜你喜欢

双创导师应用型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V eraW an g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导师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