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3-22李柏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师资院校课程

李柏红

(保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河北保定 071000)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举措催动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开展。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此为契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发展势头迅猛,像清华、武大等院校不仅创建了相当规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平台,而且还率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相比之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却遭遇了种种瓶颈。因此,如何建立具有地方本科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乃至中央协调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来看,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以提升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本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制和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完成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与超越。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整合与优化提升。就两者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来看,创新教育是基础,创业教育是延伸和拓展,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既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素养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2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

根据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调查结果,有将近半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视作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头等难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相对不足是老师和学生兼有的现象。一方面,有些老师内心并不认同和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教学方式陈旧,与现实脱节,既使是勉强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也只是在讲述理论性教材基础上的简单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照猫画虎”,无法真正达到互动实践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出于惰性和功利主义的考虑,习惯被动接受式教学,所谓要求互动也不过是希望看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而自己作壁上观而已,真正让自己参与其中反而面露难色,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多部门配合、跨专业融合、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联动才能完成,创新创业理念不够成熟必将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2.2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与高校传统学科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凸显前瞻性、综合性、实战性等特点,因而对师资质量要求就比较高,除了广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尽可能丰富的创业经验、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超强的教学亲和力等。而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师资仅是在原有师资基础上进行简单培训或是直接从各个院系抽调年轻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后即开始上岗授课,这样的师资队伍既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授课效果不佳。据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均授课师资人数中,本科平均不足百人,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中,博士学历超过半数的高校仅为4%,高级职称比例超过半数的仅有20%,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就更是少之又少。师资力量的薄弱必然难以满足学生专业化指导的需求,从而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徘徊不前。

2.3 创新创业课程特色不够鲜明

就全国范围来看,教育部并没有指定统一的高校创新创业教材,于是就出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方面的“良莠不齐”。自主订阅甚或编写校本教材虽然形式上遵循了“法无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但也为某些不法书商粗制滥造或某些地方本科高校 “拿来主义”式的引进超星尔雅或大学生慕课上开列的课程,或者直接借鉴KAB、SYB等创业教育培训内容留下了缺口。总之,这样的课程往往理论性较强,实操性较差,或者很难做到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以服务地方为导向,所开设的课程应该与地方实际甚至是地方性企业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为校企合作有效对接打造良好基础。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专业应以全国乃至全球作为辐射视角,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切忌好高骛远。所以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对策

基于此,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应当立足自身特点、立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和现状,正视和检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富有成效的对策机制措施。

3.1 凸显顶层设计,协同联动

提升全校师生创新创业理念、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政策实施落地监督、教学效果反馈与提升等都要求建立起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校内外各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参考兄弟院校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尝试:第一,形成以学校主管领导统一牵头负责、教务处总览规划、学生处、校团委、各教学系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防止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第二,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毕业考核培养方案中,适当提高考核标准,或可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奖等次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等级挂钩;第三,修改《课程考核标准实施办法》,提高过程性考核所占比重,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等的渗透与重塑,激发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和探索性。

3.2 锻造专兼职师资队伍,与时俱进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高校打造创新创业金课的前提和基础。着力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塑造与提升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的必然要求。锻造专兼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从现有师资团队中遴选出一批有能力同时又有志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通过系统培训获得相应证书资质后充实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去;第二,学校在制定实施人才招聘或年度综合考核时可着重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必备条件之一,从而不断从新进师资和原有师资中遴选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导师种子;第三,邀请专家学者或成功企业家进校讲座,并聘任为兼职创新创业导师或客座教授;第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授课,并据此搭建起多元的校企合作平台。

3.3 打造多元特色课程体系,因地制宜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实现立足自身特点、立足创新创业的大背景和当前国内外的实际需求,就必须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可信赖的多元特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它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既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又是对现实发展的观照与回应,其本质是将高校科研智力资本与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竞争相衔接,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当然,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会因为一定程度冲破大学象牙塔的包裹而受到思想和现实的冲击,也许会有些许挫败感,但这却从另一个侧面倒逼我们的高校教育要更多关注思考现实,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学术而学术”的窠臼内故步自封。具体而言,专业教育会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而由一堆冷冰冰的理论课程、实习、实训而变成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灵动生命体,它们会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适时改变,社会转化率也会有所提高。

4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模式仍然不够完善,改进空间还很大。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满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真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从多方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实际行动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师资院校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