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研究
2019-03-22陈筑珺
陈筑珺
(贵州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与剖析传授思想政治理论,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刚刚跻身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虽然起步晚、地点低,但发展目标明确,即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促进《纲要》课程改革,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 需要先厘清影响课程改革的限制因素,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方向出发,尝试探讨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改革保障力度等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影响,并提出破除限制因素的针对性对策。
1 《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方向
1.1 协同育人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效应,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关键。“大思政”格局下,《纲要》课的教学改革既要完成课程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要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基础,发挥协同育人的基础性作用。
1.2 转型发展需要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公共课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职业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时,公共课要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因此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
1.3 人才培养需求
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纲要》课程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真切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充分领悟中国精神的实践真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2 《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2.1 传统教学模式桎梏
2.1.1 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的限制
目前,《纲要》课授课教师普遍采用的“满堂灌”“一言堂”讲授方式,造成了学生习惯性地接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独立性的思考。部分《纲要》课教师上课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一一讲授,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教师便不讲, 课本上有的知识点教师也不展开, 或者不把课本知识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样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觉得没有代入感, 认为这门课的内容与我无关,不利于《纲要》课教学效果的实现。
2.1.2 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的限制
《纲要》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模式。所谓大班授课,就是把不同专业的班级或相同专业的不同班级集中到阶梯教室或大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少则100 人多则200 余人。为了管理教学秩序,任课教师通常采用点名、签到等方式,耗费了教师的大量精力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听课效果。 另外,大班教学模式,也给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反馈造成了一定困难,最终导致大班课堂上普遍存在抬头率低、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现象。
2.2 教育教学水平的牵制
2.2.1 教师思想观念转变困难
《纲要》 课作为五大主要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一,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纲要》 课的任课教师主观上把《纲要》课程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在具体教学中任然把其当成历史课来讲授,会重点讲授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而对于引导学生了解并理解历史和人民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出四个选择,通过历史事件如何总结中国革命发展规律, 以及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指导实践等方面引导不足。
2.2.2 教师知识结构更新缓慢
《纲要》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好《纲要》课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还需要了解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点, 同时上课时要结合国内外国际政治形势分析相结合起来,才能使《纲要》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笔者观察到部分《纲要》课教师固守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不关注新的科研成果, 也不重视知识的学习积累以及相关联学科的研究,存在知识结构单一,获取知识的手段陈旧且动力不足的现象。
2.3 教学改革保障力度不足
2.3.1 缺乏教学改革管理机制
《纲要》课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务管理部门对课程涉及的课时、学分、成绩评定标准进行跟进修订,人事部门对工作量计算及相应津贴、评价等有明确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制度。 据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尚未进行建立促进教学改革的制度,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并未真正促进《纲要》课程教学改革。
2.3.2 缺乏教学研究引导机制
当前《纲要》课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各异,自身研究专长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不能有效地把《纲要》课的知识点与前沿最新的学术成果结合起来,存在着教研脱节的问题。而学校层面对《纲要》课教师科研工作给予关怀和支持不足,科研信息渠道不畅通,相关科研的最新政策和信息搜集发布不及时等情况。
3 破除制约《纲要》课教学改革限制因素的对策
3.1 推行“双主体”范式理念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利用线上“慕课”资源开展“大班集中学习”,把重点知识点以丰富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原文、 动态的历史地图和大量的影视、 纪录片片段等方式进行讲授,同时,线下采用“小班分组讨论”,以教师主导、学生重点参与的方式,就每一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和答疑。推行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可以弥补传统的“一言堂式”“机械”灌输的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纲要》课的学习中来,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3.2 培养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适应应用转型目标的关键。 教师要主动争取机会,利用“硕博下基层”“进企业、进工厂”等社会服务机会,走进实践第一线,深入了解社会实践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要加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实践,同时邀请行业领域专家或精英,为教师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职业培训,努力提高《纲要》课教师队伍“双师型”素质的不断提高。
3.3 构建促进《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纲要》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构建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马克思义学院、学科办公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研室等组成的教学改革管理体系,负责对《纲要》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标准等进行科学设计并实施动态管控,把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与《纲要》课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和聘任、津贴和奖金发放等直接挂钩,以形成持续改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