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2019-03-22万丽萍岳云华于敏章李黎谭航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评价学校

万丽萍,岳云华,于敏章,李黎,谭航

(1.成都师范学院教务处,四川成都 611130;2.成都师范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 其使命主要是为区域性社会发展和区域人才的供给提供大量的后备力量。新建本科院校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教学则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各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各有千秋, 如何培养出具有主动思维、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也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关键。以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等各环节的控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实践教学管理内容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 理论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包括进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各环节: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实践、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学见习、专业实训、教育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贯穿于实验教学,实训基地的参观模拟,企业的实践锻炼等各阶段。 各环节、各阶段互为支撑,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1]各高校在布局和安排上都大同小异, 差别的关键在于对各环节的具体安排上以及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认识水平上,即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的不同结果。

2 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

2.1 实践教学的重视参差不齐

成都师范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 其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多沿用经验式的做法,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少质量意识。 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专业其专业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必须的, 因此这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相对开展较好,从二级学院到任课教师,都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他们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相反其他学科门类的专业在实践教学的重视上则显得相对薄弱, 二级学院乃至任课教师大多是被动接受这些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方式, 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动手能力的获取等方面则显得明显不足,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2.2 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第一,实践教学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学校从事实践教学管理的人员相对偏少且不够稳定, 并且管理队伍的职称和学历普遍不高, 并且呈现出两个极端的趋势,要么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要么是刚到岗的青年教师,他们往往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工作经验;并且很多青年教师身兼数职,经常忙于应付各种职务的事项,而难以集中精力来处理实践教学方面的工作。第二,实践教学队伍中拥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参与企业项目的教师数量较少,教师的教学过程与社会脱轨,培养人才难以快速融入企业,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3 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不足

考核评价制度、 激励约束制度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实践教学岗位的出口和入口的控制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 制度的缺失导致教师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成就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实践教学人员流动性大, 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高。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的衔接停留在浅层次

校企合作目前已经在高校内部广泛进行, 但是与企业的衔接和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表面层次。 目前已经有了合作的外形, 还需要合作的具体内容和环节的充实。就成都师范学院当前合作的企业来说,企业只是简单地入驻学校, 承担的实践课程还远远不能满足专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没有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2.5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目前, 诸多高校普遍使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的评价体系,每个高校针对自身特色,没有制定与之相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当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社会的需求不相符, 因此目前的评价体系无法有效检验实验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诊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另一方,实践教学评价所涵盖的范围不完整, 当前的评价体系往往只包括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对于教学准备阶段的评价往往缺乏,比如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等。再次,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方法没有建立起来[2]。

3 国内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3.1 “企业主导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企业主导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普遍使用的模式, 这类大学其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应用性比较强,也容易就业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主要以培养能够应用科学知识和防范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3]。因此,这类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实践为主,面向就业,这类大学与企业共同开展合作办学, 并且学校的一些领导同时兼任某些企业的管理人员, 他们深知企业的用人标准。 企业在大学的办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为学校提供主要的实践教学经费,并且参与并主导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 企业参与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主要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环节,负责实践教学和实习的考核评价, 合作开展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

3.2 “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

“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加拿大普遍采用的模式,以社会需求为驱动,被世界多数国家效仿。 这类大学的特点着重是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前即具备满足岗位需求的实践技能; 围绕职业和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设置,并且制定出与之匹配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步骤、内容和考核方式,以保证达到教学目的。

3.3 “资格证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资格证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英国普遍采用的做法,英国的证书体系非常完整,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普通国家专业证书、普通教育证书。 证书制度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两者之间相互结合,使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更广泛。英国的资格证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其教学目标是以能力为基础,实践教学的方式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可获取某一能力的资格认定; 其考核制度是建立“以实际工作效果”评定学习成效。

3.4 “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模式

“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模式是香港普遍采用的做法, 香港的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业环境, 从设备到产品到技术支持再到安全法规等方面都接近实际的工厂环境。 在这样的模式下,综合性、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寻求、接受新科技的能力,具备创新的思维。

4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4.1 着重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实践教学会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学习过程, 并且教学效果将会在就业后得到体现。 因此实践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务处或者二级学院的事情, 这一工作会涉及学校各个部门。学校领导层的意志,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都将对实践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关键。 分管领导应该积极了解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积极进行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进行遇到的问题。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4.2 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校企进行产学研合作, 利用学校科研资源和实验设备资源等重点进行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 前言技术的公关、 新产品的开发等; 企业重点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吸纳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校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用人的能力要求,行业发展方向等情况。一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学校的社会竞争力[4]。

4.3 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涉及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计划等内容。行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是培养目标设立的基础, 引入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可以更好为人才培养方案把脉,同时,融合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共同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通过企业参与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以及所需达到的能力水平,从而提高择业水平,提高育人质量。 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标准是课程结构、 课程计划设定的依据,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出发,综合劳动过程的知识和技能, 有针对性对地开展培养学生胜任岗位需求的行为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

4.4 企事业单位参与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队伍、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 首先,企事业根据相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 同时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 有针对性地参与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并且为培养优质的学生服务。其次,企事业员工参与相关实践课程教学,同时,学校为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教师参与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掌握行业企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从而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4.5 引入多元主体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评价应该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结合校外一些部门如政府、企业等主体进行综合评价。学校自评包括:学生通过对自我学习的反思督促自身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评价作为自身教学持续改进的手段,也是学校改进教学条件的方式, 教学督导评价作为综合考评各教学主体的手段, 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实践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校外部门评价包括:政府、企业等各类单位, 他们既是用人主体, 又是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监督和引导的责任,企业根据岗位需求、 能力要求, 评价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 评价学生的能力是否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形成“校内自评——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实现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5]。

5 结语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 通过建立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企业与高校通过共享资源,合作共赢的方式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学校办学的水平以及高等教育的认可度, 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评价学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学校推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奇妙学校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