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研究

2019-03-22何子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考试内容生源科目

何子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1 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面临着经济转型、 产业调整以及制造2025 计划的提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愈发凸显出。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里的高层次教育, 其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招生考试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更为公平、有效的高职招考制度,逐渐形成了相对分权、多元的招考制度。在分析高职招考制度时主要关注的也是它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即高职招考制度是否公平; 高职招考制度能否有效地选拔出合适的生源。 2019年2月13日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制定‘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考试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求落实好高职扩招百万任务。 由此不仅可以看出国家对高职院校招考的重视和改革决心, 也能看出其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 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创新路径

2.1 改革考试内容

在研究高职招考制度改革时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其考试内容是什么,也就是必须要回答“考什么”这个问题[1]。 考试内容决定着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考试内容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将通过招考选拔出怎样的学生,这些学生是否适合高职教育。高职入学的考试内容也会指导影响着下面各个阶段教育的实施与开展。

高职院校招考制度的不断变革创新下, 其考试内容愈来愈重视对于职业技能这一方面的考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办法不断得到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面对职业技能难以考察,以及怎么考察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公正性的难题时,高职院校招考制度也在不断地积极调整中加入了技能证书、 职业倾向能力测试等新举措,但是这些举措的普适性还有待考量。同时在考试内容中即使增加了对于职业技能方面的考察, 但是这一方面的所占的比重依旧不足以撼动文化知识相对优势的地位, 不能够鲜明地展示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两者之间的比重关系仍然有待平衡。

(1)统一采用高考试卷。

高考统招模式下的考试内容与普通本科招生考试采用同一份高考试卷, 考试内容为各地规定的高考科目。 这种考试内容标准统一,更具有权威性。 但是这对于高职招考而言有许多不利之处, 首先这种考试内容只考察学生的文化知识, 无法考察学生的技能知识和技能操作素质, 是无法选拔出适合高职教育以及具备成为高技能人才潜质的生源, 它的有效性就得不到保障。其次高职招考与普通本科招考内容别无二致,这无法体现出高职教育的根本特色, 也使得文化知识薄弱的中职学生在考试时处于劣势,其公平性也有待商榷。

(2)文化科目加上选考科目。

高会统招和高职单考单招的考试内容则是文化科目加上选考科目[2]。这种考试内容相较于同步高考内容是有所进步的, 其进步之处在于即考察了文化知识和素养,同时也加入了技能素质知识的测试和考察。但是首先增加的考察科目大多依旧是高中时期学习的偏重文化知识的科目。其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即使是中职阶段都存在偏重文化知识的问题。 那么在操作技能方面的考察上就很难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 同时对操作技能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考察也存在难度, 高职院校中不同的专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有很大的差别, 因地制宜的制定考试内容才能得出科学客观的教育评价。 这就启示我们在增加考察技能素质知识的科目时要谨慎选择, 尤其是确保其教育评价功能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3+技能证书”。

“3+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在考察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了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广东省在2006年开始实施“3+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忽视专业技能考察、 专业技能难考察的问题。 但是我国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制度又或是技能证书制度还不够完善,公平性不强,所以这种方案在技能证书制度还未完善规范之前是不具有推广意义的。

(4)“文化素质+ 技术科目+ 职业倾向能力”。

考试内容为“文化素质+ 技术科目+ 职业倾向能力”的改革创新之处就在于职业倾向能力测试,这是根据学科和专业要求分别进行职业潜能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现阶段职业倾向能力测试结果暂不设分值,仅作为高职院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在文化素质和技术科目分数达到合格线之后, 参考职业倾向能力测试结果录取考生。

2.2 改革招生方式

在归纳分析了高职院校招考考试内容之后, 笔者将对高职院校招考中的招生方式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柯贞金,官春平将现行的高职招生方式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类为统招,第二类为自主招生,第三类为对口衔接招生模式[2]。下面笔者就对这三类招生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现下高职招生方式已不再只是简单的依附于统一高考,其招生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高职的衔接,缓解了招生难的情况,体现出高职教育其作为职业教育的独立地位。 但是这些招生方式的标准相对较低, 生源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不少学者对于高职生源质量不高、毕业生素质和能力得不到保障给出了“宽进严出”的对策。 但是高职教育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中没有践行“严出”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继续努力完善其人才培养方案。

(1)统招。

统招这一招生方式,包括了高考统招和高会统招,都是通过统一高考的方式, 将高职院校排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按照高考成绩高低录取。杨延指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把高职教育安排在高等教育的某一层次, 而不明确其作为职业教育这一类教育的地位,首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再从实践上来看,这种做法将会加剧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轻视, 降低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3]。特别是近些年大批生源流向普通高等教育,在这种高职院校招生方式下,高职院校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 为改变统一高考下“一考定终生”的现状,一些地区实行春季高考。 春季高考最初主要是面对普通高中生,后来因为参与的名校较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 反而使得春季高考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之一[4]。这些招生方式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 高专统一招生考试也有利于中高职的衔接和进一步平衡了中职生在生源中的占比。

(2)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这一大类所包含的具体的招生方式种类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和灵活。这一类招生方式是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面向高中及中职的单独招生(2007年开始试点)。 自主招生创新模式包括“校考单录”自主招生、“校考+高考”自主招生模式、注册入学模式、技能高考模式、学业水平测试。 张永红指出各校不同的入学测试形式,即笔试、面试、技能测试、技能展示等均突破了传统高考笔试单一的模式, 体现了自主招生选拔方式的灵活多样性[5]。 但自主招生操作程序复杂、实施成本较大;自主招生中的面试、综合素质评价虽是其招考方式改革创新之处, 但是它的公平性难以保证。

(3)对口衔接招生。

最后一类对口衔接招生方式, 包括五年一贯制(2004年开始实行,招收初中毕业生,读完中职无须高考直升高职)、“3+2”模式(一种为通过3+X 的考试,一种是“3+证书”模式,在提供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参加考三科考试)。 两种模式均面对三校生, 采用中专3年加高职2年的学制。 对口衔接招生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这种招生方式的特点就在于中高职的衔接。对口衔接招生方式所面对的招生对象是三校生,主要是中专、中技、职高为主。 杨建良指出中高职一体化的招生考试统筹机制, 切实打通中高职前后衔接、 向上延伸的发展路径,提高中高职衔接的系统性、相容性和递进性[6]。 这种招生方式将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接口”,其合理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对口衔接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三校生升入高职的机会,也就是所谓的“宽进”,但如果不能够紧跟上“严出”的系列措施,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将难以保证。因而“宽进严出”的策略,应着重关注严格执行培养标准。

3 结语

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的步伐仍在继续,在“高职扩招100 万”的政策下,应当对高职院校招考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对于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最终达到招生数量达到目标、生源质量得到保证、选拔出适合高职教育的生源,兼顾公平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考试内容生源科目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我国成人高考内容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论能力测评导向的高校考试改革
图表
浅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内容及应对策略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厦门市2009—2014年体育教师入职技能考试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