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择业观影响分析

2019-08-21黄琳娥何彦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医务医患纠纷

黄琳娥,何彦妮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医患关系是医方与患者间由于发生医疗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1]。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发,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医患关系让医务工作者如履薄冰。目前,医患冲突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临床诊疗效果,也干扰了医务人员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阻碍着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2]。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中国医师协会第五次医师职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 医生越来越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医师作为职业,2009年医师不愿意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62.49%,2011年占78.01%,2014年为64.48%。 医学生正处于向医务工作者转换的特殊阶段, 在与医疗机构的现实环境接触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职业认同感也逐步地形成[3]。 因此,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了解状况如何将影响其毕业后的从医率, 影响着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因此,了解和分析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择业观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广西三所医学院校(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的本科生。 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三所院校大一到大四各专业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588 份,回收率98%。男生193 人(占32.8%,其中大一74 人,大二59,大三39 人,大四21 人);女生395 人(占67.2%,其中大一72 人,大二145 人,大三116 人,大四62 人)。 并对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进一步了解掌握目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择业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生对我国医务工作环境了解存在局限性

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当今医患关系的了解不够。 在588 份调查问卷中,408 人对我国的医务工作环境并不了解, 占69.39%; 仅有180人对我国的医务工作环境有所了解,占30.61%。 大一到大四学生对医务环境的了解情况所占比率随年级逐步上升(见表1)。 可见,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程度是受他们接触临床时间的快慢与深浅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学生通过公共媒体和社会传闻, 课堂教学以及长辈描述等方式知晓我国医患关系现状,仅11.39%的学生是通过亲身体验知晓医患关系现状的(见图1)。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对待医患关系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占60.03%(见图2),但47.79%参与调查的同学却认为带教教师只是偶尔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而认为学校对医患关系相关课程很重视的只占了50.17%。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反映学校对医患关系认知方面的课程不够重视, 学校除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以外,甚少开设其他课程;老师在教导过程中,对学生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引导不够,除传授专业知识,极少提及和医患关系有关的问题。

表1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了解程度

2.2 医学生普遍认为医患关系紧张

调查结果发现医学生中认为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学生占27.04%,有点紧张的学生占60.02%,可见,医学生普遍认为医患关系紧张。 学生对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会随就读年级高低而增长(见图3),因为高年级的医学生会更多地接触临床, 亲身经历加上逐渐增加的所见所闻,使他们对医患关系有了更广的认识,但广的认识面他们却没能正确研判面对, 所以认为医患关系更紧张。 临床专业医学生(40.24%)比护理(20.55%)以及其他专业的医学生(22.22%)认为当前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人更多(见表2)。 这和临床专业医学生工作以后需要直接地接触病人有关。 在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当今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还是有大部分医学生们对医患关系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的,统计发现76.36%的同学认为医患关系会慢慢变好, 这是令人欣慰的现象。 但是认为医患关系会“维持现状”和“会恶化”的同学占比分别为15.65%及7.99%,这看似占比小,但很大程度影响了不少医学生的毕业择业观。 统计发现年级越高的同学越是对医患关系的展望前景感到不乐观(见图4)。 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暴力伤医事件,医患发生冲突事件,患者不信任医生事件频发,医患关系已经非常紧张, 作为医学生对这类事件感到非常悲愤但却无可奈何, 迫切希望社会等各方力量都能重视医患环境的改善,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图3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年级折线图

图1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了解途径情况

图2 教师对医学生医患认知的影响

表2 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状况认知情况

图4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前景认知情况

2.3 日前的医患关系令医学生对择业产生较大担忧

调查中, 关于医患关系对择业影响这个问题有以下答案选项:“仍会从事医疗工作, 且没有影响”“从事医疗工作, 但担心以后会遇上此类麻烦”“从事医疗相关工作, 并会努力改变这现状”“不会从事医疗相关工作, 认为没有安全保障”“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39.46%的学生选择了他们仍会从事医疗工作, 但担心以后会遇上此类麻烦。访谈中,学生们表示自己毕业后选择从事医疗事业的意愿还是很高, 但是日前的医患关系现状会让他们对以后的工作产生焦虑感, 甚至为自己的安危产生担忧。 参与调查中的58.5%学生认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医患纠纷,其中,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超过半数同学担心会遇上医患纠纷此类麻烦, 认为当前医患纠纷对自己产生心理压力, 不知如何面对的学生明显比其他医学类专业多(见表3)。 高年级学生临床实践的增多使他们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比较悲观,对医生的职业认同感逐渐降低[4]可见,医患关系现状让医学生从医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但值得欣慰的是,医学生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见图5)。 我们应重视医患关系对医学生择业影响问题,通过个人、家庭、教师、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当前医患关系得到缓解,减轻医患关系对医学生从医产生的心理影响,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表3 医患纠纷对学生是否产生影响比较

3 原因分析

3.1 医学生个人对医患关系与择业认知狭隘

图5 医学生解决医患纠纷途径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了解不够深入, 大多通过新闻媒体等所报道的医患纠纷等事件看待日前医患关系。医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多为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没有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医患关系的了解学习不够,仅凭纸上得来的知识,不能正确判断当前医患关系局势,对医患认知产生偏差,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考虑不够全面。局限的医患关系现状认知较大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观, 有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是择业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有的学生产生放弃从事医疗工作的想法。

3.2 家长对医学生择业观的关心度不足

一部分家长由于从众心理, 在没有充分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情况下, 仅因为片面认为医生职业高收入而让自己的孩子高考后选择医学专业, 致使医学生学习目的带模糊性, 导致当医学生遇上现今复杂的医患纠纷时,偏向于自身引发消沉心理,而非产生积极应对的想法[5];另一方面,75.51%的医学生家中没有医务工作者,大部分家长对医患关系这一问题不重视,一些学生受家长的影响,对医患关系存在不以为然的态度。这些都体现着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择业问题关心度不足,他们认为把孩子送进大学以后学校教师会教, 他们负责给予学生学费和生活费即可, 对医患关系的状况发展及医学生的心理承受和变化存在不重视、不关心。

3.3 学校对医学生择业的环境认知教育力度不足

学校对医学生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不够重视, 开设的相关课程少。据访谈,学校开设与医患关系相关的课程多为《医学伦理学》一门课程。 与医患关系认知相关的讲座和集体学习开展得很少,医学生学习医患沟通、医患纠纷的处理方式的途径更少。 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导学生时,没有及时循循善诱,教会学生在对待患者的时候如何面对,如何与患者沟通,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3.4 社会媒体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反映中积极面较少

社会新闻媒体报道医患纠纷事件使众人对医患关系评价低。社会媒体是人民了解医患关系的窗口,社会媒体报道的大部分都是对医患关系不利的事件, 鲜少报道和谐医患关系,客观分析不到位,经常忽视一些医患关系正面积极事件的报道。 少数媒体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及社会责任感。 在发生医疗纠纷后, 仅凭一面之词,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进行大肆的宣扬和报道,在群众中起到了误导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患关系的紧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6]。当舆论向“医患关系紧张”一边倒的时候,将会加剧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现状。

通过该次调查, 发现在日前的医患关系状况下医学生择业观出现医学生对我国医务环境了解存在局限性、医学生普遍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日前的医患关系令医学生对择业产生较大担忧, 根据这些现状从学生本身、其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医学生个人对医患关系与择业的认知不足、家长对医学生择业的关心度不足、 学校对医学生择业的环境认知教育力度不足、 社会媒体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反映中积极面较少,以期引起大家的共同重视,通过个人、教师、学校、社会四方联动,创造一个和谐的医患环境,消除医学生择业时对医患关系的恐惧,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医学生健康成长成材。

猜你喜欢

医务医患纠纷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纠纷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