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开展科学影像创作实践活动探究

2019-03-22陈燕婴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科学创作活动

陈燕婴

(永安市第一中学,福建永安 366000)

科学影像创作是一项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创新地引导学生用影像的方式来表达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索科学世界、体验媒介技术、展示实践成果。 将科学教育和纪录片的创作特点结合起来,以一个生活现象、科学现象或科学原理为创作选题,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和展现, 最终以影视手段引发人们对科学的思考。

1 开展科学影像实践活动的意义

1.1 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8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 指出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 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指导,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与校内外活动统筹考虑。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科学影像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认识、感受、领会、想象和创造的过程。科学影像创作涉及很多学科,要创作出一个好的作品,用影像讲述好故事,展现意图,表达观点。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影像作品,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发掘有价值的素材,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

科学影像一方面是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大众科普以及学校科学教育等的需要。科学影像创作将科学与艺术进行融合,让艺术科学化——求真,是科学艺术化——求美。要拍摄出优秀的科学影像作品, 拍摄者首先要掌握摄影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摄影创作和制作技法,同时要在大量的摄影实践中培养自己对摄影构图和色彩构成的艺术感觉。 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科学影像作品的创作,很难靠个人独立完成,往往需要多人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分享、协作,进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开展科学影像实践活动的策略

2.1 依托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科学影像创作活动

教师要注重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与科学影像创作相关的课程资源, 利用好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促进第二课堂科学影像创作活动的开展、 使课堂教学有效地向课外延伸。 一个微视频的制作基本过程,确定主题、编写剧本、策划方案、确定拍摄对象、影片拍摄、配音制作、后期合成(剪辑、合成、加字幕)、后期修改、完成制作。虽然影视制作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但其本质也是一个多媒体作品, 其制作基本过程与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中的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相同。因此,在进行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教学时,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微视频创作与制作的教学。例如,在本章教学中该对材料内容进行了扩充,要求同学们以《校运会纪录》为主题,在校运会期间采集素材, 接着通过学习会声会影软件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影像作品《校运会纪录》,让学生掌握视频处理与加工的基本方法。 以贴近学习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作作品的乐趣与成就感, 掌握微视频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

2.2 借助相关竞赛促进科学影像创作活动的开展

鼓励学生参与“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微视频(微电影) 项目的比赛和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促进该校学生影像创作活动的开展。中央电教馆每年都有举办“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发展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的‘诚信文化’为目标,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共同主办。 其目的是为鼓励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世界、体验媒介技术、展示实践成果,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的一项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探究性科普活动。 通过这两个国家级竞赛平台,让学生与全国的青少年同台竞技,相互交流,开阔眼界,体验科学影像创作的乐趣。

2.3 开发校本课程扎实深入学习影像创作知识

利用选修课、 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开展科学影像作品创作校本课程。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影像作品创作方法、 格式和规范以及拍摄流程、拍摄方法和技巧。了解影像创作的基础知识、景别、构图、 拍摄角度和光线的运用等; 学习基本的后期制作,包括认识后期制作软件、后期制作规划,并结合科学影像作品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微视频创作实践,掌握影视短片的创作技巧,剧本编写技巧。 让学生从前期准备、实践拍摄、后期制作等几个步骤中学习影视制作的全过程。 并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影片制作技巧、 拍摄技巧,熟练使用后期软件完成后期剪辑。

2.4 提高教师开展影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科学影像指导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培养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影视教育教师队伍。还可以邀请影视教育专家,来校开展科学影像创作相关讲座等形式,讲授摄影知识,提高教师开展科学影像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2.5 开展学生科学影像社团活动

通过组建科学影像学生社团将对科学影像创作有兴趣同学组织在一起,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安排老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制订社团活动制度和计划,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欣赏,发现美并创造美。 鼓励学生用影像记录生活,如拍摄校运会、歌咏赛等活动,通过影像创作实践,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影像创作水平。此外,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作品的展示平台,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络空间,以扩大影响力。

2.6 多方配合支持科学影像创作活动开展

通过政策宣传和教学成果的展示让学校、 家长意识到科学影像创作活动对学生在科学素养,创造力、美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争取各方面对开展科学影像创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大力支持,解决场地、设备、经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3 教学实践体会

高中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开展科学影像创作,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创作经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艺术综合素养, 教师应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扎实提高自身的科学影像创作教学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展,进而以“一桶水”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的“一杯水”更加丰满充实, 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影像创作实践活动收益。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确保科学影像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课程设置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即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 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科学影像创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主题的选取,教师要强调其科学性、真实性、高尚性和健康性,明确科学影像探究的是科学现象,记录的是科学过程,体现的是科学精神。 例如,2018年全国科学影像节一等奖作品 《声音纪》作品研究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响度和音调。向观众阐述了声音的基本特性。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来讲述此原理,得出声音的频率和振动等的相互关系。 2018年全国科学影像节最佳作品《借腹生子》 记录的是研究菜青虫与绒茧蜂、 金小蜂的寄生关系,反映了大自然中各物种生态平衡的科学原理;运用了观察法、调查法、对比法、实验法和图表法来进行科学探究;向观众展现绒茧蜂、金小蜂和菜青虫的天敌是可以有效地抑制菜青虫数量, 降低菜青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的观点。 可见,通过科学影像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涵养人文精神,提升艺术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 开展科学影像创作活动是落实高中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审美和艺术修养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无定法,教师需深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多举措并用创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影像创作活动, 从而切实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创作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创作随笔
科学拔牙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