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综述
2019-03-22陈香帆
陈香帆,徐 东
(西华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与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双性化人格指在保留本性别固有优点基础上,积极学习异性同伴的性格优势,克服自身性格弱点,促进个体身心健全成长及人格完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国内外学者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成果很多,虽然整体持积极态度,但也不乏对双性化人格以及双性化人格培养的质疑。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
(一)双性化人格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古希腊时期,对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就已萌芽。阿里斯托芬曾说:“第一,从前人类本来分成三种,不像现在只有两种。在男人和女人之外,还有第三种人不男不女,亦男亦女。”[1]美国女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米德在1935年开始对新几内亚部落进行精神和生理方面的双性化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生理上的双性化比精神上的双性化更加明显。20世纪60年代,罗西首次正式提出“双性化”观点,同时,他引入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个体同时兼具传统男性和女性皆有的人格特质,是一种最适合人类性别发展的性别角色模式。”[2]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贝姆是世界上最早用性别角色测验量表(BSRI)测定男女双性化人格的学者,成为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随后,双性化人格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热门话题。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相对起步晚、研究少,大多借助国外相关成果及文献资料进行研究。1996年,胡江霞第一次明确提出“因性施教”的教育方式。“因性施教”主要是指纠正传统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缩小两性人格差异,用教育打造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3]
(二)关于双性化人格概念的研究
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对人类而言,纯粹的男性或者纯粹的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还是在生物学的意义都是找不到的。”[4]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早观察到人类心理具有雌雄同体的现象,在原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anima(男人自我中的女性化部分)和animus(女人自我中的男性化部分)”的说法。“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 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5]心理学家岳晓东认为,在荣格原型理论中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男性和女性优质心理的特质,这样自我才是完善的。其实,人类的潜意识中都存在女性意象和男性意象,其中前者表现关怀性和交际性,后者表现独立性和逻辑性。
(三)关于双性化人格内容的研究
贝姆将人的性度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四种,她通过关于“压力与遵从实验”“善听者实验”和“自尊感研究”等实验表明,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有更积极的归隐模式。[6]戈登B.F等发现拥有双性化人格者和男性化者相较于其他女性化者以及中性化者而言,对父母和同伴的依赖性更低一些。[7]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较之前不同的研究结果,如韩国学者金英姬针对学校330名教师(男教师136人,女教师194)进行性别角色认同类型调查,结果如下:第一,性别角色认同类型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在心理健康和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高于拥有双性化人格的教师;第二,实验组教师的男性同一性分数显著较高。
杜斌、陈淑欣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幼儿时期重视人格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游戏、角色游戏、文学作品、家园合作等途径培养幼儿双性化人格。[8]韩仁生、孙丽丽在探讨儿童理想性别角色时提到,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家庭、教育、教材和大众媒体以及儿童教育女性化是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因素。[9]陈剑梅在探讨幼儿双性化教育时指出了当代双性化教育中关于刻板印象、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者性别方面的误区。[10]姚伟、宫亚男在探讨幼儿双性化人格培养时建议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男性对幼儿的影响力。[11]林超用荣格理论解读幼儿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双性化人格培养问题。[12]刘春琼、王峥、王华对学校教育以及教师如何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13-15]综上所述,国内已经对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以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
二、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
(一)双性化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亦称性别偏见,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概括,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它直接影响被评价者的思想、行为表现。[15]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从古至今,大众普遍认为男性要有男性特质,应该高大勇猛,且具有责任心、有担当等特质;而女性要有女性特质,如善良、柔弱等。对于幼儿而言,过于绝对的性别刻板观念只会限制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性别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教育者性别
我国的教育环境下,幼儿从出生到入学基本都处于女性中心的环境中。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及社会文化环境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这个行业,这直接导致幼儿园中的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幼儿是天生的模仿者和观察者,早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性格气质的形成起具有重要作用。幼儿长期处于女性化教育环境中,可能会造成幼儿敏感等特点。另外,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影响,女性主要从事持家、养育等工作,幼儿主要由母亲抚养,这更加重了女性教育倾向。
3.教育方式和内容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待孩子都有典型的性别角色倾向。对男孩往往希望其成为有担当、沉稳、独立自主的人,对女孩则希望其可以成为善良端庄、温柔的人。因此,在玩具选择方面,男孩接触到的多是汽车、飞机等玩具,而女孩接触的多是洋娃娃、玩偶等玩具。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孩子进行评价时也具有典型的性别角色倾向:对男孩多以“好动”“勇敢”等进行评价,对女孩则多以“听话”“懂事”等进行评价。
(二)双性化人格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母系社会时期,女人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进入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私有制出现。为了争夺剩余产品,战争出现,男人变为战争的主力,妇女在社会中的支配地位逐渐衰弱直到最终被替代。奴隶社会时期,尤其是商周时期为巩固男性主宰地位,制定出一系列宗法伦理准则,使女性地位全面低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对女性生活、婚姻自由的压迫达到了顶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一书中说:“总的来说,女人劣于男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丈夫是一家之主,要像“国民一样统治妻子”,因为“女人是残缺不全的男人”。根深蒂固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阻碍了双性化人格培养的进程,而且已经延伸到学校教育中。在教材中两性角色数量严重失衡以及教师对男女学生期待不同等众多因素影响下,学生自我期待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更加深刻,这也是培养双性化人格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三)实施幼儿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途径
1.家庭教育
打破传统观念,女孩也可以自信、勇敢地去完成一些刺激、挑战类项目;男孩也可以耐心、细致地完成一些灵活、手工类项目。在幼儿性格意识形成初期,父母应对男孩女孩采取一致的抚养方式,尽量让孩子较晚接触到性别刻板印象。
父母双方应当共同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父亲在家里应积极与幼儿对话交流,指导鼓励幼儿形成坚强勇敢、有担当的品行;母亲也要有自己的事业,让幼儿体悟到女性生活工作的积极进取态度。
2.幼儿园教育
(1)教师准备
教师要有良好的性别意识,具备双性化人格教育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训练技巧。在对幼儿的评价及交往中,应积极采用双性化教育。在科学活动中,看见男孩因为粗心没有正确操作时,应尽量用言语进行引导,如:“你很聪明哟,如果你像女孩子那么细心就更好了。”看见女孩因为害羞不好意思回答问题的时候,应对其进行鼓励:“没关系,要像男孩子那么自信大胆就更好了。”教师要给予幼儿同样的成就期待,尽量减轻社会对幼儿性别角色定型的影响,并帮助幼儿在体验过程中完善双性化人格。
(2)儿童读物
父母和教师在选择儿童读物时,应避免选择拥有性别刻板印象的书籍,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拥有双性化人格的榜样。
(3)游戏活动
在培养幼儿双性化人格过程中,游戏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幼儿园应创设性别平等的幼儿园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鼓励幼儿参加传统意义上属于异性的游戏。其次,针对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哈里斯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同伴群体对幼儿性别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并帮助他们建立不同性别的同伴群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合作、交流,让幼儿不受限制地去体验、感受,感知异性同伴的人格特质,进而深化对自身性别角色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幼儿自身双性化人格的发展。
3.社会教育
大众媒体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属于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应当倡导男女平等,消除“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大众媒体也要尽量摆脱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赋予人物双性化人格形象,以免误导幼儿。
三、研究评述
(一)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20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教育”这一家庭教育新理念在美国开始流行。该观点提出至今,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其给予了肯定态度。双性化人格为幼儿性格和能力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它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先天因素决定论的消极影响。传统的先天因素决定论暗含一个偏见,即男性优越于女性。双性化人格理念不但同时肯定了两者各自的优越性,并且认为这两者在同一个人身上可以兼备,都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获得。未来的优秀人物应该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优秀特质,这就超越了传统上对性别进行简单二分的局限。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时间短,内容狭隘,理论支持不充分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仅仅依靠BSRI量表进行调查,没有相对权威的理论和大量的实际研究支撑;还有一些研究者表示双性化人格科学研究时间过短,靠现有研究成果就判定双性化人格是最理想的人格模式,难免牵强。
2.没有明确双性化人格培养标准
双性化人格强调的是消除传统的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差异,主张个体同时具有两性的心理气质,但把男孩女孩塑造得都一样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对于“双性化”的合理程度,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三)研究建议
在今后双性化人格探索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研究。首先,不单从心理学角度,也可以从生物学、脑科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多角度进行剖析,从而得出更多的研究理论。其次,对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使用。不能单单从量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出发,而要运用不同领域中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微观上进行探讨,还应加强在未曾涉及层次、内容方面的研究。最后,国内和国际间跨文化的研究还应深入。在研究对象上,应扩大人员范围;在研究内容上,双性化人格与其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应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