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数字化阅读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2019-03-22赵秋宇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媒介数字化图书馆

赵秋宇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000)

作为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图书馆为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了资源和信息服务,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移动时代,不断更新换代的各种新兴的移动数字化阅读媒介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比上一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移动数字化阅读的广泛使用对高校图书馆的有一定的影响,面对移动数字化阅读的趋势,高校图书馆也必须适应发展进行转型,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一、移动数字化阅读的特点

(一)移动性

与传统的纸质文献及使用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相比,移动数字化阅读的设备都比较小,重量轻,可以随身携带,不管是在家、车上、办公室,都能使用移动数字化阅读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种移动性特点带来的方便是传统阅读所不能比拟的。

(二)及时性

传统的阅读由于受纸质媒介的局限性,购买、运输、整理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内容更新和信息传递方面不够及时。而移动数字化阅读依托于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内容更新变得极为快速。[1]只要在网络的环境下,就能随时进行信息更新,而且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

(三)互动性

传统阅读只能从作者到读者进行单向信息传播,很难进行阅读反馈,而得益于移动数字化阅读媒介的特点,读者可以及时进行书评和反馈,作者也可以很快地收到反馈,这是一种双向的传播方式。这种转变让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更方便交流。[2]不仅满足了读者们的求知欲,还刺激了读者们的表现欲和参与性,读者们在阅读他人作品的同时也更渴望发表自己的观点,成为被阅读者,互动性更强。

(四)个性化

移动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和方式灵活多变,并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开发而发生改变,形成了以文字信息为基础,多种形态信息相互融合的阅读模式。近几年,各种听书软件发展迅速,阅读不再局限于看,也可以听。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就使得用户们的阅读方式更具有个性,自身特点更加突出。

二、高校图书馆移动数字化阅读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移动数字化阅读的发展,部分高校已经采取了措施和调整,如更新馆藏数据库、引进了数字图书馆等,其中引进国内专业数字图书馆的方式目前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对移动数字化阅读需求的选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信息失真难以监管

高校图书馆主要的读者是在校老师和学生,这就要求信息的准确和真实。虽然通过移动图书馆能快速得到大量资料,但难以对其质量进行把关。由于无法监管每个发布者,很多信息并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发布连载,加之网络社会的一些行为无法用法律进行约束,一些素质低下的用户就可能会利用法律漏洞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或不健康的信息。

(二)移动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健康问题

高校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移动数字化阅读需要移动数字化阅读媒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机。而长期使用手机进行阅读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电子显示屏幕对眼睛的损伤、智能手机的辐射等。而且很多信息充斥黄色、暴力,会一定程度影响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精神及心理健康。

(三)阅读快餐化和碎片化

移动数字化阅读不受地域限制、及时等特点使得阅读变得快餐化和碎片化,读者可以在乘坐交通工具中、吃饭期间、休息时间,甚至是上厕所等生活、工作中的较短暂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加之电子屏幕阅读容易使读者的眼睛疲劳,使得快餐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这会导致人们倾向于更娱乐、浅显的文章或书籍,不利于养成深度阅读,进行读书思考的习惯,一些有深奥、有内涵的书也会被忽略。

三、高校图书馆发展移动数字化阅读的意义

进行高校图书馆移动数字化阅读建设与发展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截至2015年底,我国中文数据库数量达876亿,电子书总量达117万种,电子期刊近万种,互联网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革新,这些都为建立移动数字化图书馆创造了契机,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图书馆虽然有电子阅览室等,但满足不了新兴移动媒介阅读的需求,且在管理模式、资源储存都较为落后。移动数字化阅读飞速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移动数字化阅读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转变思维,适应新形势,有重点地加强移动数字化馆藏建设,研究高校师生的需求,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新兴移动数字化阅读媒介为依托,建立和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意义巨大。[3]使用移动数字化媒介进行的阅读方式有异于传统图书馆,不管是管理模式、信息服务,还是场地需求、硬件设施等都有所不同,充分发挥移动数字化阅读媒介的优点,提高服务体验,进行建立图书馆移动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少走弯路,把有限的资金、人力进行合理分配,更加科学地建设和发展。

四、高校图书馆移动数字化阅读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移动数字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高校信息资源中心,有着大量的纸质文献,随着近些年数字化的发展,很多高校也建立了数字资源库,但很多纸质文献没有电子资源,这无疑是资源浪费,加快文献二次开发势在必行,图书馆在进行纸质文献数字化转换的同时要注意版权问题。同时,购买数据库供应商产品,如知网、龙源期刊网、博看网等,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购买,适当选择一些兼顾移动数字化阅读的数据库资源。同时积极利用移动数字化阅读的优势,推送优质资源,吸引阅读量,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建设移动数字化阅读平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如kindle、ireader)的普及,在移动阅读平台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主流方式,图书馆要根据馆藏特点建立面向师生的通用平台,平台要符合青年大学生阅读特点和习惯,并兼顾多种移动阅读器和系统,也可以把平台与学校已有平台相结合,纳入学校平台,与校园一卡通等对接,方便学生使用,让数字化阅读与生活更加紧密。同时,图书馆可以组织建立社团、贴吧、微信群等,让读者在交流中加深友谊,关注图书馆动态,提供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分享学习经验,共同学习和成长。

(三)加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

好的管理和服务能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调动读者使用的积极性,介于移动数字化阅读个性化的特点,图书馆也应该更加重视个性化服务功能体验。一方面,要建立有个性化服务的平台,提供统一的入口和检索工具,加入个性化服务功能,如对书籍的评分系统、每日推荐、读书随笔空间等,并保持平台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图书馆员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尤其要重视读者的反馈,及时发现需求,做好引导,提供个性化内容与服务,[4]构建阅读互动社区,让阅读变成兴趣和习惯。

(四)加强宣传,培养移动数字化阅读用户

不论图书馆本身拥有多好的馆藏资源和服务,若不被读者们所了解,读者不会准确地检索自己想要的电子书资源,那么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特别是有些信息资源时效性很强,如付费的数据库、电子期刊等,要在有限期间内使用。图书馆要利用学校的各种平台组织宣传活动,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也可以依托学校社团开展“读书月”、举办读书比赛等,让读者在实际体验中学会使用方法,逐渐扩大移动数字化阅读队伍。

五、结语

移动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所处环境更加复杂。高校图书馆要认清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专业服务等优势,尽量弥补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带来的不足,[5]抓住当前环境中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猜你喜欢

媒介数字化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书,最优雅的媒介
图书馆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数字化制胜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