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城市花海报道技巧
——以洋紫荆为例

2019-03-22侯静雯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紫荆花紫荆赏花

侯静雯

(柳州日报社,广西 柳州 545000)

洋紫荆(宫粉紫荆、宫粉洋蹄甲)属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和印度,也称为南洋樱花、兰花木等,落叶乔木,树高可达7米。洋紫荆性喜温暖湿润、多雨、阳光充足的环境,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质壤土;有一定耐寒能力,中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均可越冬,适应性强。

洋紫荆在柳州的花期为每年3月底至4月中旬,市区内种植的洋紫荆花期集中、在1~2天内集体盛开,开花时落叶、满树都是粉红色,景观效果震撼。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之间,纬度上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柳州最早的洋紫荆植物记载可见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藏标本,采集人陈立卿、采集号91784、采集地点柳城沙塘高农路边、采集时间1939年3月31日。1964年洋紫荆开始应用于柳州城市绿化,并沿用至今。

一、洋紫荆是柳州的主打花海景观

根据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绿满龙城’和‘家园绿美’工程,让龙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努力建设‘生态花园·五彩画廊’花园城市”的工作目标,柳州市实施2012年至2014年、2016年至2018年两期花园城市建设。第二期花园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将柳州打造成为以“紫荆花城”为品牌,绿地更充分、分布更均衡、品种更多样、功能更完善、景观更独特、内涵更深刻的“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在全面加强绿色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花园城市建设突出花化彩化植物景观特色,打造“一季为主、四季兼顾,一花为主、多花互动”的四季植物景观。即全年以春季洋紫荆盛放全城的景观为主,每个季节形成以一种开花植物为主、多种开花植物为辅的植物景观。

在花园城市建设中,柳州确定了洋紫荆是城市主打花卉景观的地位。到了2019年年初,柳州市种植的紫荆花(宫粉羊蹄甲,洋紫荆)的数量超过27万株,是国内种植洋紫荆最多的城市。洋紫荆在柳州经历了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变化。国内与柳州气候相似的城市闻风而动,争相把这种神奇的木本花卉引入种植。“柳州洋紫荆”成为柳州这座工业城市的新名片,成为书写“生态传奇”与“改革创新”的金字招牌。

二、《柳州日报》在洋紫荆花海报道中出现过的内容

洋紫荆是柳州全年最重要的花海景观,每年都会出现许多赏花热点。翻阅《柳州日报》从2015年至2019年的报道,对于洋紫荆花海的报道包括以下内容:开花前的花期预测、花期预测进展、赏花线路、最佳赏花点推荐、开花景观、花的历史内涵、城市历史、赏花百态、花海中的城市、花海中的乡村、花海中的工业园、市民游客热议、科普知识、入柳溯源、苗木产业标准化等。

《柳州日报》深挖洋紫荆花海内涵,5年来,每年都在洋紫荆花季推出内容各不相同的策划报道,进一步充实洋紫荆花海内容。层次丰富的报道让花海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美,而是向文化靠近。

三、洋紫荆花海报道内涵拓展

(一)花与人

从2015年至2019年,《柳州日报》及其新媒体对洋紫荆花海的报道,最突出的就是人。摄影记者在拍摄洋紫荆的时候,画面的主角往往不是花,而是人。包括街旁路过的行人,穿着各式各样旗袍汉服的女性,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拍摄婚纱照的新人,穿着校服列队的学生,在花树下跳广场舞的中老年妇女,带着老人小孩一起赏花的一家人,在花海中弹奏乐器并唱歌的人,在花下锻炼的人。

城市花海的意义在于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让市民的生活更富有绚丽色彩、幸福感更高,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花海报道的时候,可以把焦点落在人的身上。花有了人变得更生动,人有了花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花与城

为提升人居环境,柳州频频出招。全面打造“生态花园、五彩画廊”花园城市,使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更大、质量更高。市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走出家门不到500米就有休闲绿地;栽种27万株洋紫荆,每到春天洋紫荆争奇斗艳,让柳州成为“花海之城”……城市绿化率提升到了40%,花美、绿荫、鸟唱、鹭飞,宜居柳州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接一个又一个“新邻居”。

城市在花海的映衬下越是美丽,花海本身也就越值得一观。在花海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写城市之美,侧面烘托花海之美。

(三)花与乡村

城市有洋紫荆花海,城市周边的乡村就有洋紫荆苗木种植基地,这些基地供应了城市所需的绿化用苗木。目前,柳州的柳北区、柳江区都有村民自发形成的洋紫荆苗木种植集中区,这些种植集中区在洋紫荆花期到来时候会形成粉红色山谷、粉红色田野奇观。新闻记者可以从绿化苗木种植的角度对花海进行报道。

(四)花的历史内涵

洋紫荆见证了柳州城市的现代历史。1934年11月,广西大学农学院师生在梧州采集到洋紫荆标本,但无花果记录,标本特征为小苗。1937年,因受战争影响,这批洋紫荆树苗被科研人员带到柳州。当时柳州的“战时农都”占地颇广,是广西的农业研究中心。1939年3月31日,研究人员在沙塘镇高农路边采集到有花标本,花为红色,注明栽培。洋紫荆就是在“战时农都”开出了柳州有资料可考的第一朵花。

1939年,中华大地上战乱不止,人们迫切需要填饱肚子,彼时在柳州“战时农都”里种植的开花观赏植物便不受重视。直到1964年,人们生活稍微宽裕,对美的需求增强了,紫荆花便进入我市园林专家的视野。根据资料记载,1964年的柳侯公园大规模改扩建,全市共有8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开凿人工湖,堆起黄泥山,并种下了第一批紫荆花。目前,柳侯公园棋牌院前的紫荆花树平均胸径超过30厘米,树龄超过了50年。1986年,文惠路、河东大桥附近陆续种植紫荆花。1991年,都乐公园从广东省组织回一批紫荆花树苗并在公园区域内种植。1996年,紫荆花作为行道树在弯塘路开始种植。2002年以后,伴随着城市建设提速,我市园林部门大量实施城市绿化、彩化工程,紫荆花等开花乔木,确立了主力树种的地位。

除了洋紫荆,其他城市许多花海往往都有独特的历史。新闻记者可以对花海的历史进行深入挖掘报道,让花海更具历史厚重感,引起市民读者的共鸣以及认同。

(五)赏花拍照

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相机走入普通百姓家,而更多的手机具备拍摄条件。如何使用相机、手机,在花海中拍摄出更美的照片,是许多市民游客关心的问题。摄影记者可以采访摄影师,向读者讲解摄影技巧,提供服务类信息。

(六)花的科普知识

洋紫荆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与香港市花紫荆花(红花羊蹄甲)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柳州洋紫荆有多少种颜色?为什么洋紫荆在柳州的开花效果好?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读者平时很难寻找到类似信息。新闻记者在对花海进行报道时,可以采访相关专家,对这些专业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结语

新闻记者对花海进行报道时,要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花海本身,而是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样策划的选题报道才能更贴近群众、更具可读性。

猜你喜欢

紫荆花紫荆赏花
“紫荆花开二十五载”港珠澳大桥诗词交流会暨《紫荆花开二十五载》大型诗词作品集征稿启事
紫荆花 美丽的“误会”
春天到,赏花去
紫荆花
《新千里江山图》
赏花
清华的记忆像校花紫荆
赏花海
走,赏花去!
紫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