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维和任务区遗精患者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03-22刘同亭
袁 琳,刘同亭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第九六○医院卫勤部(袁琳),解放军第九六○医院(刘同亭)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自行泄出的一种症状。中医针灸治疗遗精具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非洲某维和任务区60例遗精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遗精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非洲某维和任务区二级医院门诊60例遗精患者为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1]中遗精的概念: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其中因梦而遗精的称“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谓“滑精”。必须指出,凡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长期无性生活者,1个月遗精1~2次属生理现象。如遗精次数过多,每周2次以上,或清醒时流精,并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不寐等症,则属病态。诊断标准:(1)男子不因性生活而排泄精液,多在睡眠中发生,每周超过2次以上;(2)伴有头晕、精神萎靡、腰腿酸软、不寐等症;(3)该病常有恣情纵欲,情志内伤,久嗜醇酒厚味等病史。
1.1.2 排除标准 (1)对艾叶及其成分过敏者;(2)晕针者;(3)晕血者;(4)因患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治疗观察者。
1.1.3 分组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推拿法治疗组)30例,年龄24~40 岁,平均(32.1±7.5)岁;黄色人种 12 例,白色人种 11例,黑色人种 7例;病程 7~30 d,平均(18.5±4.8)d。 观察组(针灸治疗组)30例,年龄 25~42岁,平均(33.1±6.8)岁;黄色人种 12例,白色人种 10例,黑色人种 8 例;病程 8~32 d,平均(20.1±3.8) d。两组患者年龄、人种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然后观察治疗效果。该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依据《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4版)[2]遗精论述进行针灸治疗,以调肾固精为治疗原则,取任脉穴及肾的背俞穴、原穴为主。主穴取关元、肾俞、太溪、志室、三阴交。刺法: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后,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0 mm×40 mm,批次160320),先针刺太溪、三阴交穴,使其得气,每次留针15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治疗1次/d。艾灸:点燃纯艾条(上海太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8 mm×200 mm×10 支/盒,成分:艾绒,批次20170307),置于六孔艾灸盒(广州康林温灸保健制品厂)上,艾灸关元、肾俞、志室穴位,每穴位艾灸15 min。以上治疗10 d为1疗程。
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依据《实用推拿学》[3]遗精论述进行推拿治疗。以益肾固精为治疗原则,以四指推法、按揉法、擦法、摩法、拿法、搓法等为主要治疗手法,选穴以肾俞、腰眼、八髎、命门、中极、气海、关元、环跳、合谷、肩井、神阙。医者施四指推法于患者肾俞、腰眼、八髎穴约5 min。横擦肾俞、命门、八髎穴部位,以透热为度。用拇指按压环跳穴1 min,使其有酸胀感。施揉法于神阙穴,使脐下有温热感,掌摩小腹部,约5 min。按揉中极、气海、关元、三阴交、太溪穴各1min。拿肩井、合谷,搓两胁数次。10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经治疗遗精次数达到生理性遗精(控制在每周1次以内),临床遗精症状全部消失;(2)显效:遗精次数明显减少(每周少于2次),仍伴腰膝酸软等症状;(3)有效:遗精次数减少(遗精次数减少50%),伴有腰膝酸软症状;(4)无效:遗精次数无改变,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遗精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表1 两组遗精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结果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遗精的治疗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非洲的各种条件虽然和我国不同,只要按照《针灸治疗学》国际标准穴位选穴治疗,即可收到满意疗效,证明中医学“经络学”、“腧穴学”等理论是科学有效的[5]。二是观察组艾灸治疗选取统一的艾灸条和艾灸盒,治疗时间一致,起到了很好的益肾补精效果,《本草从新》[6]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觉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由于艾叶的药性为生温熟热,艾火的热力能温通肾经,效果明显。三是维和人员存在人种和体质等差异,对照组推拿手法治疗时间和力度差异性较大,较针灸治疗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遗精是因精液在体内储存了一定时间后,往往借助梦中的性生活不自觉排出体外,是性能量的一种正常释放,不需要治疗。只有当遗精次数频繁,并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才需要干预治疗。
遗精首见于《黄帝内经》[7],称为“精自下”。在遗精治疗的选穴上,《针灸资生经》[8]记载有:“中极、蠡沟、漏谷、承扶、至阴,主小便不利,失精。”《针灸大成》[9]记载有:“遗精白浊:肾俞、关元、三阴交”、“梦遗失精:曲泉(百壮)、中封、太冲、至阴、膈俞、脾俞、三阴交、肾俞、关元、三焦俞。 ”《针灸经纶》[10]记载有:“梦遗滑精鬼交,春秋冬三时可灸膏肓、肾俞。”
张氏[11]对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遗精腧穴所属的经脉及部位主治遗精的腧穴进行统计分析,47个腧穴全部集中于除足少阳胆经外的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以及任脉和督脉上。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这些经脉上的腧穴对治疗遗精有比较确切的疗效。王富春教授[12]基于腧穴配伍理论首次提出“同功穴”的概念,就是具有相同主治功效的腧穴配伍,能够对同一种病证有着更有效的治疗作用,梳理现代针灸教材,对主治遗精的腧穴频次进行了统计,出现频率最高(为24~30次)的腧穴有13个,占腧穴总数的27.66%,腧穴分别为关元、三阴交、志室、太溪、曲泉、中极、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赫、横骨、气海、曲骨,这些腧穴集中于任脉、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此13穴均为治疗遗精的主穴。 张氏[13]选用“肾俞、脾俞、三阴交、内关、命门、关元、中极、足三里”等穴位针灸治疗遗精1例,经过15次治疗治愈。 俞氏[14]选用“百会、会阴、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针灸治疗遗精12例,痊愈9例,有效3例。张氏[15]选用“关元、内关”等穴位按摩治疗遗精,1周内治愈16例,2周内治愈10例。
该研究中针灸治疗选关元、肾俞、太溪、志室、三阴交穴位。5个穴位中,4个穴位为王富春教授“同功穴”中出现频率为24-30次的腧穴。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是人体元气的根本,用以振奋肾气,《针灸大成》记载:“关元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入腹痛,失精白浊,溺血七疝,风眩头痛。”。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补益肝肾[16]。志室又名精宫,固精收涩[17]。肾俞为肾之背俞穴。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和原穴,《针灸大成》记载:“男子、妇人病,有此脉则生,无则死”。针灸这些穴位还能直接改善会阴部的局部血液循环,这对减轻急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附睾炎等器质性病变的局部肿胀、水肿、促进炎症吸收是十分有利的[18]。因维和任务区远离本土,多为动乱发生的国家,政局更迭频繁,恐怖袭击频发。就诊患者情志失调,劳神太过,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而遗精。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非洲某维和任务区,针灸治疗遗精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