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所高校职业人群2015—2016年度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03-22周哲人周文旭
方 堃,周哲人,周文旭,魏 挺,胡 彬,穆 喆,王 锐
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加快,其职业人群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因而也使他们的健康状况等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了解高校职业人群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其健康水平,对保障高校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整群抽取的方法,选取西安市3所高校(西安交大,长安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在职教职员2251例。其中男1265例,平均年龄(48.39±12.26)岁;女 986 例,平均年龄(45.62±10.98)岁。
1.2 研究方法该研究于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运用自行设计的“高校教师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疾病史、生活方式、体检结果等。通过办公自动化电子问卷、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职业人群的健康质量进行调研,问卷共发放2236份,回收2193份,回收率98.1%,有效问卷2127份,有效率95.1%,每所高校随机访谈教师5人,涉及文史、医学、外语、艺术、理工类。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病发生率 最高的为高脂血症 (35.0%),其次为咽炎(32.1%),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慢性病发病率除高尿酸血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不同年龄段高校职业人群慢性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见表1。
2.2 年龄与患病种数的关系 不同年龄段高校职业人群患病种数随年龄增高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2.3 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摄盐外,其他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相关因素对患病职业人群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高校职业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MI、吸烟、饮酒、睡眠时间、锻炼情况。R2值为0.674,说明在总变异中由这5项因素解释的占67.4%。见表3。
表1 高校职业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分布[例(%)]
表2 不同年龄组职业人群所患疾病种数分布比较
表3 高校患病人群健康状况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1346)
3 讨论
高校职业人群不仅是社会科技发展的方向更是高校发展和的中坚力量,然而,没有强健身体作为基础和保证,“英年早逝”“过劳死”的悲剧不断发生,不仅让国家失去了培养多年的高级科技人才也为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该研究对高校职业人群的健康质量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职业人群健康提供主动预警,并为高校医院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3.1 高校社区的健康质量调查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博士41%,硕士36%,本科毕业11%,大专毕业7%,专科以下人员5%;在职称分布上,中级职称49%,高级职称39%,初级职称10%,其他2%;在工资收入情况方面,RMB 5000~8000元占58%,3001~5000元占35%,3000元以下占7%。结果显示,高校职业人群慢性病发生率前六位的慢性病为高脂血症(35.0%)、咽炎(32.1%)、脂肪肝(17.6%)、高血压(15.9%)、心肌缺血(13.4%)和糖尿病(6.4%),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高,与既往的研究[2-4]相比,该资料表明高校职业人群患病率以血脂代谢紊乱最高,在该组人群中达35.0%,与同一地区人群的调查结果一致(19.7%,占首位)[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6%[6],高脂血症在北方城市可能是最多见的慢性病[7]。与此同时,脂肪肝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张先俊等报道其患病率占慢性疾病的第二位[8]。但在该组人群中其患病率低于咽炎,为慢性疾病的第三位,达17.6%,可能与该人群的职业特点和地区差异有关,心肌缺血是与冠心病紧密相关的状态,虽然临床诊断的冠心病患病率较低,但是心肌缺血的情况更为普遍,该组为13.4%,位居慢性疾病的第5位,值得重视。该组人群高血糖的患病率为6.4%,这种差异可能与地区、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等的差异有关,也与高校职业人群对健康的认知、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9]。
3.2 高校职业人群的生活方式调查 高校职业人群的生活方式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密切相关。高校职业人群脑力工作者居多,饮食不规律,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明显减少,同时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透支,使得高校职业人群身体素质下降,加之办公室工作的特性,构成了少动多坐的习性有关。这种生活方式是影响高校职业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吸烟、锻炼、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与健康负相关[10]。
3.3 早期监测健康状况的必要性 从调查结果还发现,西安3所高校职业人群对于疾病的监测及发现多依赖于一年一度的体检和临床症状,平时忽视了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监测,使得高校职业人群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非常被动。同时,随着新医改政策在高校社区的逐步实行,高校职业人群的医疗开支也明显增加。
总之,为了更好地改善高校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高校医院应借助自身较为完善的基础医疗资源,结合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为职业人群建立较为完善的健康档案。不仅可以使高校医院由传统的被动治疗模式转变为主动的预防保健模式,而且可以发挥高校医院健康预警的主动性,保证高校职业人群的健康质量。(2)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健康知识讲座,提高高校职业人群的健康保健意识,提倡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调整饮食结构、平衡膳食,从而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3)针对高校职业人群特点重点进行健康指导及监控慢性疾病,定期体检,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4)建议高校增加体育锻炼设施配备,保障教师的活动场地,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有利于减轻高校职业人群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