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政策”下,一孩是否悦纳父母生二胎

2019-03-21张弛沈怡祁健媛

现代交际 2019年2期
关键词:二孩政策心理健康

张弛 沈怡 祁健媛

摘要:“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关于一孩心理健康的社会新闻频发。本文在“单独二孩”政策开放,原先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发生改变的社会现状下,研究一孩对于原生家庭子女模式转变的悦纳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家长和儿童双视角下问题看待的差异,丰富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减少“二孩政策”落实的阻碍贡献微薄力量。

关键词:“二孩政策” 心理健康 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057-02

自2013年11月“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社会产生很大反响。从宏观上来说,人们期盼这一政策的实施可以改善目前日益焦灼的社会矛盾,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一点就是原先家庭中子女的角色转变,继而爆发的一系列儿童心理问题,加剧了家庭矛盾。

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二胎对于头胎孩子的巨大影响是不可被忽视的。研究显示,二胎政策下,头胎孩子面临巨大的心理挑战。有研究认为依恋关系为不安全型的孩子面临的困难更难克服,他们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自信,具有较高的焦虑回避倾向。因此,在父母转而关心二孩的时候,嫉妒心理与消极情绪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由于二胎的出现,头胎儿童容易表现出退化的不成熟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奖赏。家庭的因素在此中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合以上背景,本文在“单独二孩”政策开放,原先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发生改变的社会现状下,研究一孩对于原生家庭子女模式转变的悦纳问题,目的是帮助悦纳不良的一孩心理健康成长,为减少二孩政策落实的阻碍贡献微薄力量,丰富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测量对象的态度,从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等方面分析影响一孩悦纳不良的主要因素。

1.样本选择以及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问卷和网上问卷同步进行以得到具有普遍性的数据资料,先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经过家长同意后,将问卷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中的孩子进行填写。

2.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家长篇和儿童篇。其中儿童篇又分为男孩版和女孩版,选项简化为二选一,便于7~12岁的孩童表达自己的态度与意见;题目的设置也多是侧边提问,避免直接询问大孩对二孩的态度,激起逆反心理,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二、数据分析

1.家长版问卷分析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问卷共回收问卷185份。家长版问卷共计17题,其中单选题为10题,多选题5题,填空题1题。以下截取了部分有分析意义的问卷项目与回答数据:

您觉得生育二胎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是什么?易造成孩子间互相攀比、比较,导致妒忌心理的出现(32.35%);待遇不同,父母情感给予程度不同,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41.18%);分散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容易使孩子缺乏监督、关爱,不利成长(42.65%);两个孩子开销大,不能给孩子良好的生活(54.41%)。

分析:调研中我们发现,在54.41%的家长眼里,生育一个弟弟妹妹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最大的是经济物质方面的条件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其生活品质造成影响;紧随其后的担心是孩子精神需求,42.65%的家长认为两个孩子都需要关爱关注;不难看出,在家长眼里,生育二胎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多体现在物质和精神给予的匮乏上,大多数家长都因害怕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在生二胎问题上十分慎重。

您觉得影响您是否生育二胎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72.06%);传统观念,如养“儿”才防老(13.24%);大孩的心理想法(22.06%);自我的成长环境(19.12%);国家政策调整(41.18%);社会公共资源分配如孩子的入学,择校,就业等(16.18%);社会保障系统养老,教育,医疗等(8.82%)。

分析:就数据分析来看,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将经济因素列入了影响是否生育二胎的最重要因素。依据经济学的观点,生育并且抚养小孩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消费。而收入决定消费,因而一个家庭的经济因素确实是否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其次,国家政策调整占了41%,这也反映了当前中国生育政策的变化会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中产阶级能有稳定较高的收入和较为充足的休息时间,因此在经济上他们能够支付二孩所带来的消费压力。

2.孩童版问卷分析

孩童版问卷共计117份,其中女生版67份,男生版50份。部分问卷项目与分析如下:

你觉得爸爸妈妈总是不把你的话当回事吗?男生版:是(58%);否(42%)。女生版:是(49.25%);否(50.75%)。

分析:本体考查的是在孩子心目中的受关注程度,这直接反映了孩子对于自己家庭地位的认知。家长对于被试想法的过度忽视可能会引起被试的反感。调研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被试认为自己说的话是不受家长重视的,几乎占到了总体被试的50%。这一类的孩子往往更加渴望父母的爱,很有可能更加无法接受比自己小的孩子共同分享父母的爱。比对两种性别的结果差异,父母对女儿很有可能会倾注更多的关注。

你愿意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吗?男生版:是(56%);否(44%)。女生版:是(68.66%);否(31.34%)。

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相对于女生更难接受二胎的存在。这可能是由于女生相对男生成熟较早,对于人情世故了解更快,更能体谅了解父母的决定。因此,女生更容易接受二胎。男生在少年时期往往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这种特性使其不愿意与弟弟妹妹相处,采取一种敌对的态度。总体而言,仍然有40%不到的孩子拒绝二胎的出现,这更说明了一旦没有做好疏通指导,二胎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

三、讨论

“二胎”政策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国内对其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二胎政策下,头胎孩子面临巨大的心理挑战。本次研究选择以此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取了对家长与孩子同步测验的调查方法,试图了解家长对于二胎的真正态度,从而帮助头胎儿童更好地适应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改变的家庭生活。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长对于二胎的态度大概有以下几点:(1)以自己和伴侣的意见最终决定是否养育二胎;(2)养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是父母放弃二胎的重要原因;(3)选择生育二胎的家长往往很关注孩子的同伴关系;(4)父母担心对两个孩子的潜在区别待遇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5)经济状况是父母是否养育二胎的重点考虑因素。

综合父母以上态度,我们发现家长在是否生育二胎的决策中,头胎儿童的内心想法很难被列入考虑因素,或者仅仅具有参考作用。经济因素才是父母是否生育二胎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两个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除了需要父母的耐心指导与细心照顾之外,更需要两个孩子之间的相互扶持、友好相处。

从孩童版问卷看,我们可以將当今孩子家庭关系状况总结为以下特点:

(1)大约有20%的孩子对于二胎表现出了明显的激烈排斥态度,大约有10%的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有排斥二孩的行为,但自己并没有意识。

(2)大约有50%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处在被忽略的状态中。

(3)大约40%的孩子表示不能接受二胎。

由此可见,头胎儿童在二胎问题上持有反对意见的不在少数。可能由于不熟悉造成的排斥,由于缺少父母关爱造成排斥,由于社会观念造成的排斥,等等。而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可能帮助孩子化解这种排斥情绪,选择忽视或者错误的教养方式则有可能引起头胎儿童的极端反应。

参考文献:

[1]钟慧萍.大孩与二孩奶酪之争:现状调查及相关心理问题分析[J].浙江教育科学,2016(6):36-3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二孩政策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舟山群岛新区母婴室设置情况及建议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歧视的影响分析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
“二孩政策”研究梳理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长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