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2019-03-21康玲,王文静
康玲,王文静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再加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基于此,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和学习经验,对“互联网+”进行概述,分析当前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96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4-0-02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且多次提出创新创业这一名词。从这里可以看出,“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政府重点关心的话题。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开展教育工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的发展依托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以互联网思维为集中体现,对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互联网+”通过与行业之间进行有效融合,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通常情况下,“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但并不是单纯地相加。可以说,“互联网+”是新时期社会形态发展的新体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常态化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从作用上来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党的十八大中,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并制定了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其次,“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企业发展中离不开创新人才。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方面的人才远远不足,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个独立的教育,独立于正规教育以外,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内部都建立了创业课外俱乐部或者精英实践团体。而作为高校一方,在创业实践方面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学校教务处组织一些实践模拟活动。这点与西方的创业教育差别很大,西方注重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結合起来,并根据创业活动推广不同类别的职业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创业活动。二者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独立的,一方面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另一方面会使大学生不能全面理解创业、就业的概念。
3.2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高校还没有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存在一定的弊端。部分学校虽然创建了大学生网络平台,但是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板块,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一些高校并没有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而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时间就会受到限制,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也不能与时俱进,久而久之会与社会现状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创新创业相关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
3.3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并不是特别专业,笔者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很多创业教育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换句话说就是其专业能力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要求。所以在选拔创业教师时,高校应该以不同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依据开展相关甄别工作,但是很多大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造成教师质量不高。
3.4 教育理念未能及时更新
目前,很多高校在教育理念上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深入,在培训模式上仍采用传统的方法,造成总体教育理念与实际需求格格不入。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宣传不到位,造成很多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充分,难以发挥这种教育模式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以形式为主,学生也大多存在应付心理,认识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管理设置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大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
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4.1 加强创业教育宣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新的知识、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导向作用较大。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逐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公众号等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
4.2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校教师的思维模式要与时俱进,积极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不断培养“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创新创业工作者只有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接受新鲜信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武装自己,引导学生们向“互联网+”思维模式靠拢,从而通过网络实现创业实践。同时,对于教师而言,高校也要加强实践环培训,比如可以在理论课堂外开展“模拟创业”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
4.3 开展网络创业教育,丰富大学生创业经验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并没有充分了解市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旦遇到问题便自暴自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还面临资金少、项目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积累创新创业的经验,避免在以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犯类似的错误。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只要熟悉简单的网络操作,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开设店铺,这种创业形式的前期投入较少,同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推广。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网络行业。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互联网行业具有创业门槛不高、前期投入较少、发展前景可观等优势。
4.4 发展大学生创业思维,加强大学生就业实践
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宣传成功的案例,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典范,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在很多实际案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不能根据变化的社会形势选择恰当的项目,而往往喜欢复制前人的成功经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将主要目光放在当前的热门行业,要目光长远,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整体效果。
4.5 将互联网线上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
“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从线下的角度来讲,要通过加強课堂理论教学、开展主题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实践情况来看,线下教育系统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线上教育模式主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学习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学习范围更大,操作起来相对简洁,管理成本也较低。
5 结 语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倩,张铁君,曹海英.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5(1).
[2]张茂聪,秦楠.互联网+教育:内涵、问题与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
[3]吴爱华,侯永峰,郝杰,等.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1).
[4]王左丹,侯永雄.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及其路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5]史娟娟,刘立琴.“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6]孙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丝路视野,2017(18).
[7]陈爱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