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音乐文字释例解读
2019-03-21李小虎成海霞
李小虎 成海霞
摘要:本文从儒字的构成和儒的职能演变来论述儒的由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其礼乐教化功能的作用在新时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儒” 礼乐教化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170-03
“儒”字最早出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此文献告诉我们,孔子时代不仅有了“儒”,而且“儒”还有不同的类型划分。本文从“儒”的字形字义分析入手,探讨儒的由来及演变,并进一步论述其礼乐教化功在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
一、字形字义分析
从“儒”字的构成来看,儒是半边形半边声的构字方式。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 术士之称。从人,需声”[1]。他认为儒以前是术士,儒字的发音是“需”声。学者胡适在《说儒》一文中也有论述,但因缺乏依据所以此说在当时只是推测。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徐中舒先生的考释才使得胡适的推测得到证实。经过考究,徐中舒认为:“需在甲骨中像沐浴濡身,濡应是儒字的本义”。沐浴乃人之常事,为何儒家会如此强调呢?“汉衡方碑‘少以濡术 ,即以濡(从水需声) 作为儒的形声字”。据此文献他认为古代的儒在举行一些重大的祭祀仪式前,都要斋戒沐浴以示对整个祭仪的虔诚和尊重。[2]
“儒”字经由徐中舒先生仔细考释,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法的“儒”字更接近象形字,是通过洗澡的人的形象来表现;第二种写法的儒是在“需”后加单人旁,变成“儒”字。何为“需”呢?《说文解字》:需,也。遇雨不進,止也。从雨而聲。“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說文解字》中篆文的“需”其形体演变为由雨和而上下组合而成,其义也演变为人沐浴在雨水中的形象。由此可知,“需”的字形义为人在雨下,当属会意字。徐山发文认为“需”的形义反映的正是祭祀雷神的求雨仪式。[3]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中,祭祀求雨自然必不可少,所以徐中舒解释说在甲骨文中,“儒”“需”乃一字。
再从《说文解字》看儒的两个义项:1.柔弱;2.术士。术士之义不难理解,但“柔弱”之义从何而来?似毫无关联,而恰恰在《说文》中就有一字之形义与“儒”极为相近,即“偄”(即“软”)。《说文·人部》:“偄,弱也。从人从耎”。“偄”字只有一义,即柔弱。其实这正是古人将“儒”与“偄”互相讹用的结果。有文献可以为证:汉代的《鲁峻碑》中有“学为儒宗”四字,“儒”字就写作“偄”。可见一字多义在古文释义中是常见的事,正因其多义所以要分释,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注解说“需”字因其篆书形近,所以古耎旁、需旁字多互用。这样一来,儒字释义中有柔弱之训就不难理解了。
综上所述,“儒”字可做如下解释:沐浴斋戒;祭祀求雨。显而易见两种字义都与祭祀有关。“需”加上“人”字成为“儒”,可见“儒”是从事祭祀之人,是沟通神灵的使者,故祭祀礼仪等诸事皆由他们来完成,这就是“儒”最早的涵义。春秋后期,“儒”慢慢从宗教祭祀诸事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诗书礼乐等教育活动。正因为儒的博学多才,王公贵族皆愿师从儒者。后来,“儒”又专指儒家、儒学,儒家思想也成为中国数千年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其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思想,也被写入国家的方针政策,成为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
二、儒的职能演变
《辞源》对儒的解释是:“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也称术士,后泛指学者”。《汉书 ·司马相如传 》:“儒,柔也,术士之称。有道术者皆为儒”。此文献认为会道术的人就是“儒”。据此可知,儒的最初身份是术士。有人认为儒者就是负责祭祀的宗教人士,有一定的地位。“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4]。各个朝代都有儒家所尊崇的代表人物,如皋陶、伊尹、周公等,他们既能助君治理国家,同时又是术士。
这些人就是早期的术士,也是“儒”的代表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儒在职业内部的分工趋于深化,其中的一部分“儒”除了参加丧葬活动以外,还频繁参与国家典礼和其他重大的祭礼活动,因与殷商贵族紧密联系而渐变成一个特殊的阶层。这部分“儒”掌握祭祀典礼会多种技能,同时还能助商王巩固王权。这种变化在周朝“儒”中表现就更明显,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周公制礼。通过历代学者对周礼的研究可知,周代的礼乐制度就是在殷商礼乐制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周公就是借助儒者的力量迅速地建立了礼乐相合的礼乐制度。同时这些儒者也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周朝的高层,其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阶层,进一步促使儒家的形成。笔者也认为,至少在殷商时代,儒的地位和级别已是很高的。
参与国家典礼的“儒”在宫廷大多表现的是教育职能,因能参政所以他们的地位是极其显赫的,在商代表现尤为突出,其教育职能的承担者主要就是宫廷的乐官和乐师。殷商时期的礼乐文化据文献记载已经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教育机关瞽宗更是培养其礼乐活动继承人的重要场所,所以必然会有类似于“儒”这样的乐官来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而这样的乐官在宫廷必不是少数。西周建立以后,“儒”这个官职继续保存,然而其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了“师儒”之称等称谓。[5]当时的教育主要是为贵族服务的,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享受教育。众所周知,周王朝以“礼乐”治国,礼乐相须为用,相辅相成。儒家在传承礼治方面,自然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一直是周代政治礼乐文化传统的主要相传者。
周代的儒,最初应该是乐师和学士。《周礼·天官·太宰》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四曰儒,以道得民”,郑玄注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周礼》所记载的就是“儒者”教授贵族子弟学习六艺。《汉书·儒林传》记载说古之儒者,极为精通六艺之文,也强调说礼乐之师是儒的本义,是儒家所推崇的主体思想。当官学衰落私塾之学兴起后,那些努力学习具备了多种技能的礼乐素养者,便可称之为“儒”。战国时期,儒学地位更是突出,以至于成为儒家学派的专名,自此孔子所开创的以礼乐为教的儒家,循着“儒”的这一语义慢慢发展壮大,影响深远。
三、儒家教化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在“和”的儒家音乐思想背后,我们能看出儒家对音乐教化作用的强调。[6]而“教化”作为一个概念,儒家经典多有论述。《荀子·王制》载“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儒家认为礼乐是达到完人的标准,礼乐的關键是教化大众从而约束人心。因此儒家极力推崇“礼乐相须为用”,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崇尚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以人为本的思想比比皆是。《荀子·王制》更是提出人最为天下贵,所谓“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当代,我们更要肯定人立足于社会所具备的尊严和价值。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任务,其中“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核心被重点强调。当下要认真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方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
(二)注重典礼仪式,强调与时俱进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其中祭祀尤被统治者重视,祭祀场面礼乐相和,气氛庄严肃穆。各种祭祀典礼虽内容不同但都可以助人教化,震慑人心让人心生敬畏,从而改变人的行为,统治者更是乐此不疲,因此,教化在人们的日用生活中就应该加强重视,其作用不可小觑。
《礼记·礼器》称“礼,时为大”。文献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西周时期的礼虽然名目繁多内容庞杂,素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称,但儒家认为,礼的内容不是僵化的,而是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就告诫我们当下在继承传统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学会审时度势适时取舍,其实最好的途径就是与时俱进,来更好的发展当代文化。
(三)注重榜样的力量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心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领导者如果自身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就会按他的要求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正,品行不端,即使再三的命令,人民也不会服从。显然,当代社会实施教化,应注重榜样的力量,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屡教不改者辅以法律法规去适时约束。因此当代社会要培养一批榜样群体,在国家的大力宣传和扶持下担当传道体道的重任,崇德向善并且引领示范,成为宣传传统文化和复兴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结语
论语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儒家是非常重视礼乐这一社会功能的。儒家标榜的以“和”为贵思想,其功能在孔子强调的“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中已经显露无遗,其义即有政治功能,又有道德教化功能,可以说,礼乐的“和谐” 是儒家追求的最终目标。尤其在当下中国面临各种文化危机,青少年国家意识淡薄、乡俗家风文化衰败,还有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时候,学习经典、重温传统礼学中的思想,崇尚以人为本、注重典礼仪式对人的影响、注重榜样的力量来落实对传统的继承,进一步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与自然和平相处,才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同时对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白欲晓.徐中舒“殷儒”考释补说[J].孔子研究,2015,(02):108-116.
[3]徐山.儒的起源[J].江海学刊,1998,(04):99-101.
[4]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张蒙.析东周乐官阶层社会身份与职责的流变[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2):42-43.
[6]李小虎,成海霞.儒家“乐和”音乐思想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0):84-86.
[7]戴嘉枋.从认识论谈对儒家音乐思想的评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6,(0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