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初探
2019-03-21苏红炜
苏红炜
摘要: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影响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不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的学习,声乐学习不但注重发声技巧以及歌唱技法的培养,还注重歌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对原作者情感的感悟,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乐器的演奏和对观众的渲染,在唱歌中进行综合体现。对大多数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身的乐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以及情感体验。本文就音乐作品赏析与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音乐作品 鉴赏与分析 声乐学习 具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90-03
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是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乐器演奏以及曲式结构的叙述进行的综合鉴赏分析,学生在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过程中不但可以深层次的感受其中蕴含着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通过借鉴其中的音乐曲调以及发声方式,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歌唱技法与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唱歌不再局限于音色和声调的完美配合,而是抒发真实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感染性魅力,将作品以更好的形式展现出来。故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稳步的提高学生的发声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根据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年代分析其中的情感精神
音乐作品是对于显示生活的真实反映或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可以说生活才是声乐作品创作的源泉,每一部音乐作品蕴含着其独有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创作时代背景的联系。故此,在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过程中,首先就要注重对作品所处时代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正确审视作品中所描写的事物或者人物,以最佳的形式对音乐作品进行表达。鉴于此,在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中,需要对作品相关的记载和资料进行简介,以此为基础进行认真的了解和分析。例如: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黑桃皇后》,改编自普希金发表于1834年的同名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赌徒的形象,揭示了俄国社会中的阴暗面,为金钱而不顾一切的冒险发疯。原著中丽莎嫁给了一个有为青年,赫尔曼则被关进了疯人院。柴可夫斯基本人参与了脚本的创作,他改掉了丽莎幸福的结局,想通过死亡来讴歌纯洁的少女形象,并安排赫尔曼因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自杀,以此表现人性的回归。尽管与原著有所差别,但仍然以绝对能赌赢的三张扑克牌作为戏剧发展的中心,描写上流阶级沉溺于赌博的堕落生活,同时穿插着美丽少女丽莎的恋爱悲剧。这部歌剧的音乐素材是由19世纪俄国城市浪漫曲和民歌音调发展而来的,从中可以清楚地听到悲凉凄楚的民间音调,催人泪下,它是一部举世闻名的音乐悲剧。
二、对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进行分析调整声乐的情绪
调式可以说是音乐思维的基础,也是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杆的中心音,并按照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的一个有机体系。可以说调式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音乐结构组织形式,结合当地的实际风俗习惯以及地理人文的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可以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的音乐调式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的,也是区分某一地区文化的主要文化标志。调式的差别会导致音乐特点和风格的不同,例如《编花篮》以及《不要责备我吧妈妈》这两首在河南地区广泛流传的民歌,同样是由七音阶创作而成,但调式的差别使得两首歌的风格有着极大的差异性。
调性则是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共分为24个大小调。例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其调性即是“C大调”,以a为主音的小调式,其调性就是“a小调”等,以此类推。调式和调性直接影响了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和走向,例如:在《江河水》这首声乐作品中,从“往事常回首”进入到“我想起当年时”通过队员关系——G调转A调的运用,使得每个音段之间的情绪产生了明显的对比,音色有暗调明,加强音乐作品中的调式调性的分析有利于演唱者在演唱中更好的调整和把握情绪的变化。
三、对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注重声乐的层次感
曲式结构之所以作为音乐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于曲式可以将音乐中的调性、调式等要素成为一个和谐且高度统一的整体,共同完成塑造音乐形象的目标。如果学生在音乐作品表达过程中不能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在演唱过程中就无法掌握音乐作品的整体和谐性,对音乐的主要脉络和情绪进行正确的把握和处理。与之相反,如果学生可以掌握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理清音乐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就可以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正确的抒发音乐作品中蕴含着的情感,生动的体现出情感之间的转化。例如:在《黄水谣》的鉴赏分析过程中,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以ABC三段曲式为主,第一段以深切的情感抒发为主,第二段则是以悲伤呻吟的情感为主,与第一段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则是更加悲惨、凄凉,與第一、第二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为此,对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分析与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歌曲蕴含着的思想情感,并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真切抒发情感掌握各个音乐段落之间的转化,保证歌曲演唱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四、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分析把握作品的形象刻画以及演绎风格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风俗习惯以及艺术价值理念也有着极大地差异,尤其在音乐创作方面,有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明显标志,不同音乐作品中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进行声乐学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民族和地域有所了解和掌握,使得演唱与音乐作品更加契合,从而实现民族化和地域化的音乐作品表演。例如:在《红梅赞》的音乐作品鉴赏分析中,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都十分鲜明,整首作品以婉转优美的曲调为主,同时又不失坚韧,在音乐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革命先烈江姐的质朴和不屈不挠的形象。所以学生在进行演唱时要充分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所刻画出的人物形象以及音乐风格,在音乐形象设计中要通过民族风格以及音色塑造出质朴和顽强伟大的音乐形象。大多数学生没有对作品的形象刻画以及演绎风格进行分析和掌握,使得江姐的形象缺少质朴与伟大,失去了音乐作品的民族文化色彩。
因此,在聲乐学习中加强对音乐作品形象刻画和演绎风格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对音乐的节奏速度加以控制,这样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表达出音乐作品中蕴含着的情感,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
五、对不同民族音乐的鉴赏注重对本民族音乐的学习
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同时音乐又是有着民族性的差异性,尤其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化艺术形态已经成为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音乐也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为了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我们在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更是借鉴其它优秀文化对本民族音乐注入新的活力。无论是欧洲的圣咏音乐、歌剧与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创作,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都受到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对本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弘扬,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有利于学生乐感的提升以及歌唱技艺和发声技巧的掌握,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才能够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歌曲的艺术感。为此,学生要注重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以及作品刻画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提高声乐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培钫.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7,(03):136-137.
[2]刘万余.音乐作品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6,38(12):219.
[3]鞠荣丽.浅谈音乐作品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75+91.
[4]陈毅彬.高校音乐作品鉴赏课程融入声乐的教学创新实践探究[J].北方音乐,2015,35(16):90-91.
[5]沈略,徐亚楠.论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6,(10):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