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探究
2019-03-21李玉香
李玉香,牛 慧
(1.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2.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课程思政是采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学校教授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切实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可是仍有些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认为课程思政在给专业课教学增加负担,高职院校本来学制就短,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专业课课时都感到不足,哪有时间再搞课程思政?另外,高职院校专业课不同于本科专业课,本科专业课理论性强,而高职专业课应用性强,只要给学生培养会技术技能就好了。再说,课程思政搞不搞、搞得怎样,反正也没有统一要求,谁愿意搞就搞。实则不然,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技术技能精但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干事的精神丢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技术技能精但道德修养和价值观有问题,那就既违背了教师的初心也违背了教育的初心。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样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不仅面临传统社会转型中诸多问题,同时也面对社会网络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不仅面临国内社会的诸多矛盾,同时也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扰。面对如此复杂国内国际形势,要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奋斗目标,高校一定要筑牢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教师一定要不忘初心,担当起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命。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可有可无的,不仅要做而且必须做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出台系列文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高校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着眼全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他既科学地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且还把“培养什么样的人”界定为“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总书记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出的战略回答[2]。2019年3月,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培养人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一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纵观近年来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精神,尽管每次会议讲话精神和下发系列文件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就是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元素和价值意蕴,培养学生既具有个人的小德,也具有国家、社会的大德,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育人导向,本科亦如此,高职院校也不例外。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建设关系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建好。
2 进一步深化和建构思政课程体系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取得显著成效。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实际操作层面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比如,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尚需补足、道德与法治的最后一公里仍需进一步学习与坚守等。虽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难题,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比如:一提专业课的作用,大多数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回答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一提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教师也会自然而然地回答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因此,在专业课教学理念上表现为重知识与技能传授,认为只要把课讲好把学生教会就是好教师,而没有深刻认识到专业课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还有价值引领的责任。这种理念上的欠缺必然导致育德意识上的不强,因为他们潜心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对象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改变。育德意识不到位,在人才培养上,各门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自然得不到充分挖掘。
为破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孤岛”难题,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的同时将专业课程纳入思政教育和价值输送体系。要求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找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触点,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同频共振的科学思想、价值理念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而且这种融入不是碎片化的融入,而是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案例中的基因式系统融入,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显性作用。最终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教党〔2017〕62号),将“课程思政”写入其中,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课程实施)上、教师教学能力的大赛(课程评价)上都要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让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体现思政元素,让所有课程课堂都肩负起育人功能,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这就把以前单纯的思政课教育转变为覆盖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的大思政和大德育,将“课程育人”提升为“全课程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
3 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如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对价值追求多元化的挑战,当前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不管是中央下发的关于高等教育系列文件也好,还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要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与规律。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是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的神圣事业。教育的本质是要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而不是教会学生学会了多少技能和知识。只有自我意识唤醒了,才能自由自觉地建构实现自我的生命意义。换句话说,教育的本质意蕴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承担教书育人责任与使命的职业教育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因为教师不仅承担教书的职责,同时承担育人的使命。如果专业课教师仅仅把专业课教好了,那这个教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只有教好书育好人了,才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可见,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并不是新要求、新命题,课程思政也并不是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额外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把专业课程中本就有的思政元素和价值理念挖掘出来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得专业课教师自然而然地完成教书育人任务,而且使任务的完成变得更自觉、更规范和更有效,也就完善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形成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高职学生一般学习基础不好、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强,更需要被唤醒,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更重。因此,课程思政要求教学回归育人本源,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
4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来的是各个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革,由此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职教20条”)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这些文件将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把职业教育体系的工作目标确定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5]因此,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很重要的内容是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课程思政恰恰是依据各专业由《岗位职业标准(岗位能力分析表)》生成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的若干个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学特点,从职业素养培养和哲学思维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效果评价中,紧扣教学中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风等五个关键要素,力求专业武装头脑、思政滋养灵魂。因此说,建设好课程思政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已经取得一定实效,高职院校各门课程所有教师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大学生各门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帮助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