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高策略探讨
2019-03-21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一、提高播音主持的专业性
广播播音主持担负着广播内容传播的重要任务,而检验一名广播播音主持是否具备足够胜任力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其语言表现能力的高低。因此,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高必须先从提升播音主持的专业性做起。首先,作为广播电视台而言,要定期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并积极鼓励播音主持人踊跃参加,促使其专业水平和在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其次,作为播音主持人自身而言,也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与其他优秀播音主持人交流沟通,汲取他人的先进工作经验,并时刻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向上思想,积极学习先进的播音主持专业知识,通过不断的演练和实践,弥补自身的不足,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积累。在反复的语言表达练习和实践当中,播音主持人在获得了更多的语言表现形式及内容积累的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1]。近年来,网络媒介和电视媒介相继出现了大批以语言表达为主的优秀节目,如《一席演讲》《吐槽大会》《奇葩说》等,这些演讲类或辩论类的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锻炼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提升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积极参与语言类节目。
二、加强广播语言的规范性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播音主持这一行业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文化内涵才能胜任,因而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了每个播音主持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也是播音主持人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要求主持人在运用口语进行表达时必须做到声音规范、顺畅,态度真诚、自然,发音准确、无误,语速及语调控制得当,并富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以保证广播语言的规范性。而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让播音主持人具备极高的嗓音、音色以及声调控制水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语言的规范性,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一些简单的训练,加强气息的控制水平,从而熟练运用各种正确的气息调节方式,掌握科学的停顿技巧。例如,在锻炼在自己的补气能力时,播音主持人可借助快速阅读或练习绕口令等训练方式来实现;在训练自己的发音能力时,发音较扁的播音主持人可借助大口咬橙子的方式提高口腔的扩张程度;在锻炼自己的肺活量时,播音主持人就可以借助跑步来实现肺活量的提高。
三、保证广播语言的艺术性
文化产业门类众多,播音主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从业人员的艺术内涵也具有一定要求。广播语言艺术性的提升不仅是播音主持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同时更是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而要想实现播音主持人广播语言艺术性的有效提升,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足够的文化知识积累是关键,要求播音主持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结合实际广播情况,准确、快速的判断出哪种词汇或句式符合当前的表达需求,语句中的逻辑性应当采取哪种断句或停顿方式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同时,提前演练播音内容也是保证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保障,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在节目播出之前对播音内容所涉及的受众人群记性充分了解,包括年龄、身份、心理特点等,并以此为依据,在不偏离播音内容的前提下合理确立播音语调或播音方式,例如在主持有关圣诞节的少儿类节目时,播音主持人就应当尽量采用轻快愉悦、天真烂漫的语调来播报,用以体现儿童期待和盼望圣诞节、喜爱圣诞老人的欢快情绪,从而增加儿童受众群体对节目的喜爱程度。
四、尊重广播节目的区域性
受众群体的针对性和地域性是广播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要想真正实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高,还要求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尊重广播节目的区域性。播音主持人与受众群体是否能够建立有效联系,是节目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而这种联系则是建在有效的播音语言之上,需要播音主持人运用良好的语言表现力,向受众传递准确的广播讯息,以达到受众人群情感需求上的满足。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仔细分析受众的地域分布情况,进一步加强语言中的情感传递能力,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通过优质的方言类广播节目提高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2]。同时,为了更好的掌握节目的地域性特征,加强对地域中受众群体精神风貌和风土文化背景的了解,播音主持人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节目观看需求。例如著名节目主持人大兵所主持的《大兵说事》就是方言类广播节目的典范,节目中主持人大兵操着一口流利、诙谐的东北口音,将东北人幽默风趣、不拘小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受东北地区受众人群的喜爱。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经过播音主持的不懈努力,切实提高自身广播语言的规范性、专业性以及艺术性,同时还需要认真研究当地受众需求,充分结合当地区域性特征,以提高受众的喜爱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才能更好的提高节目的播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