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音乐杂志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

2019-03-21辛集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平民化语调类节目

辛集广播电视台

作为一名音乐杂志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更好地与听众进行沟通交流呢?

一、音乐杂志类节目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这一类广播节目内容随意性很大,主持人在与听众的沟通与交流中,朋友般的主持人语言风格是听众群体愿意接受和听到的。但是有的节目主持人认为“降低音调,语气减弱,语调含糊,语句中加人语气词”这就是与听众的亲切交流了,实际上听众感受到的是主持人语言磕磕巴巴、语不达意的表达方式,严重影响节目质量,而且也起不到与听众亲切交流的目的。

(一)语气、语调在节目中的重要性

主持人的语气应既是随和的、浅近的、亲切的,又是活泼的、生动的。语调也不应过高或过低,过高的语调让人觉得主持人高高在上,让听众收听很吃力;过低的语调又让人觉得太压抑,语调的选择既要适合一个音乐类杂志的节目的定位,更要适合节目内容的需要。

音乐杂志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不等于一味附和大众。这一类节目多采用接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口语,其特点是浅显,亲切,易于接受。但目前,这些主持人存在随意调侃、带有主观化的情绪、感慨和评价,类似街头巷尾的闲谈,交流感虽然很强,但是,这种带着个人化色彩的随意性、调侃性,一定要注意评述的客观性,避免太过偏激的个人观点。

(二)主持人的词语要丰富凝练、雅俗共赏

主持人的词语要丰富凝练。不要过度重复使用一个词,比如:节目中“开心”一词重复率相当高,象“你开心吗”“祝你开心”“愿你每天都开心”等如果反复重复“开心”一词会让听众厌烦,词汇的重复使用使语言的美感降低。

雅俗共赏是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主持语言既应保持日常口语的通俗,但又不能太随意。比如“这帮子人”“这家伙”“他们这伙人”这些口语在广播节目表达中尽量少用,使用过度就显得“俗”了,还有的主持人喜欢模仿港台口语,诸如“我有看过某影片”“这件事也蛮让人开心的”,这种表达让听众感觉主持人太过矫情、做作了。

(三)追求语言的规范

有些主持人不注重语言的规范性,使听众在收听节目时听不明白主持人的表达。我们要秉承老一辈的播音主持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到重音适度、节奏明确、字正腔圆、表达准确、规范细腻。主持人的语言需要较为全面的体现广播主持语言的规范性、庄重性,时代性、分寸感等特点,这是对主持人语言艺术水平的基本要求。

二、主持人要了解受众的需求才能做好节目

音乐杂志类节目内容时尚前卫,主持人也多是年轻化,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所播出的节目也往往是轻松、时尚的话题,因此有的主持人出现误解听众的收听需要的现象,认为只要节目中插科打诨,多加些嬉笑,就可以做好音乐杂志类节目,于是在节目当中加入过多的“水话”“废话”使节目内容空空。

其实人们的欣赏兴趣具有双重性,既追求娱乐的丰富性,又追求思想方面的满足感。人们收听音乐杂志类节目时并不仅仅是听一听音乐,听一听主持人的玩笑,听众更希望能听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节目内容。丰富新鲜的知识可以刺激听众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趣味就是通过幽默热情的语言来表达种种新鲜有趣的事件和丰富的人生意味。主持人只有深入了解听众的收听需求,在节目中融入更多丰富新鲜的内容,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才能使听众感受到节目的意义与可听性。

三、主持人要追求朴素平实和鲜明的个性

音乐节目主持“平民化”追求是正确的,但平民化不同于庸俗化。如果我们把平民化和贴近性与媚俗平庸等同起来,这样会造成对受众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误导,特别是对年轻听众的产生消极影响。音乐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是贴近百姓朴素平实的。我们要做听众的朋友,但应该是比听众有更高精神审美要求的朋友,节目主持人肩负的责任不单单是自我表达,还有对听众的尊重和对百姓文化的尊重。

电台主持传播的最根本要求是个性化。每一位主持人,由于他们的主持能力、表达方式、知识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其主持都会带着他们各自的个性特征,主持人态度的真实真诚,丰富的内涵,人生感悟的独特以及非凡的语言功力,别具一格的主持风格才是其真正的“个性”所在,同时也是“魅力”所在。

四、音乐杂志类节目主持人与听众应注重节目外的交流

在笔者实际工作中,在直播节目外还开通了博客、论坛、QQ、微信、抖音等多种交流方式。这些比收听广播更为近距离的接触,使听众与主持人建立了更为稳定的关系,听众因此把主持人当作一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主持人也可以通过与听众的交流拓展节目的思路。例如,节目外主持人可以通过论坛的方式与听众进行更深人的探讨,这些内容有的也许并不适合在节目中播出,但是作为和听众在节目外的一种交流却是十分可取的。这样节目外的交流方式就成为节目的一种延伸,听众对节目甚至主持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主持人也会因此建立牢固的听众群。

当然,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就像一座桥梁,它可以使听众与主持人打破时空的距离,心灵相通;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更像是一面放大镜,将主持人的优点缺点都成倍地放大。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主持人要选择合适的语言与方式让听众能感受到音乐杂志类节目中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使听众把音乐杂志类节目看作是不可或缺、极具吸引力的,我们的广播节目也才能更加焕发出它的光彩与活力。

猜你喜欢

平民化语调类节目
谈谈诗歌的语调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现代哈萨克语命令语气单句语调对比实验研究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