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互动关系探析

2019-03-21青岛市即墨区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新闻报道对象

青岛市即墨区广播电视台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当中是一个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而采访的有效性也直接取决于记者所建立起的互动方式。可以说,只有保证互动关系的有效性才能使得采访对象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想法,从而保证整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对此,则还需记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重视,以能最大程度的构建出高效的互动模式,为开展高质量的采访活动做出更多的贡献与支持。

一、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互动的价值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的互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这样的有效互动氛围能够进一步保证互动的实效性,从而促使新闻采访的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为今后建设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做出更多的保障作用。而在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进行互动当中的价值,则可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互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注意。众所周知,新闻报道的受众便是社会上的诸多读者、观众,这些受众主要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便是取决于先问采访的高效性。也可以这样认为,只有保证记者产出的新闻报道是高质量的,才能进一步的增强新闻受众的粘性,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采访效果。而在记者与新闻采访对象的互动当中,记者更为精准的把握好被采访者的心理动向,从而贴近采访对象的内心活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强与新闻采访者的交流与互动,在此采访模式中的采访效果则更能符合当前时期观众和受众的认知需求,较为有效的激发出受众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共鸣。

其次,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与被采访者建立起有效的互动,能够进一步拉近被采访者与记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被访者卸下心理防备,积极的参与到采访活动当中,能够真实的在与记者互动的过程当中讲出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效性,最终实现整个新闻报道质量的提升作用。例如,在记者采访到一些不是非常正面的新闻事件时,很多采访对象就会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积极的配合记者来展开采访活动,导致采访的有效性难以完全的发挥出来。因此,在面对这类事件的采访时记者便要采用合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采访活动,通过深入研读被采访者的内心活动来展开访问活动,进而引导被采访者能还原事件的本质,真正的说出实际的诉求。尤其是在当前时期,对于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采访行为则更要以建立在适当的心理互动层面上展开,以便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有效互动的前提

在记者展开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记者要正确认识到与采访对象的互动的重要性,从而设计出更为有效的互动模式,以能为接下来展开有效的互动带来更多实际性的帮助。因此,对于有效开展互动活动还需记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设计。

首先,在展开新闻采访活动之前,记者应该对采访对象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以能把握到采访对象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的掌握采访对象在整个新闻事件当中的重要性,以能深入分析采访对象的说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客观性。当前时期,部分年轻记者或者是经验不是很足的记者在展开采访活动时过于盲目,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也不是十分的准确,常常在与新闻事件联系不大的采访对象身上浪费了太多的采访时间,从而难以保证新闻采访的有效性。因此,在记者展开采访活动时一定要优化新闻采访的效率,通过对于整个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出在事件当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再争取对其进行采访,以能进一步保证采访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在展开采访活动之前记者应该切实的了解到为什么采访对象愿意接受采访、配合采访。在一些正面事件的采访当中抑或是负面事件的曝光采访当中,绝大一部分采访对象还是比较愿意配合记者展开采访活动的,而在对这些采访对象进行正式采访之前便需要记者切实的了解到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参与到采访当中的目的和动因,以能进一步展开有效的采访活动。例如,在记者曝光一则关于商场欺客的事件的过程中,记者的主要采访对象便是商场的相关负责人,而商场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对于采访有着极大的表达欲望,在其表达心理当中便蕴含着以下可能,其一是想要借助此次采访来进行负面营销,其二是想要通过采访活动来推卸自身所存在的责任。因此,记者一定要采访的过程中明确采访对象的表达目的以及实际诉求,以能通过掌握其心理来进一步保证采访到的内容的真实性。

三、记者与采访对象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增强情感交流,激发采访对象倾诉欲望

在记者进行采访的过程当中所要面对的采访对象都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的,这样的差异可能是从文化教育方面,也可能是生活环境方面,还可能是价值取向方面的。因此,在记者开展实际的采访活动的过程当中便要考虑到这样的差异性,通过运用有效的采访方式来增强采访活动的实效性。在进行采访活动的过程当中,部分记者会带有一定的优越感,在开展采访活动的过程当中极易产生一种审视采访对象的态度,从而会给采访对象带来不好的采访体验,使采访对象不愿意积极开口讲述事件的始末。这样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一些采访对象不敢说出事实,不敢表达出自己对于事件的真实看法,甚至部分采访对象还会不敢接受记者的采访,从而进一步遏制了新闻采访活动的有效开展。面对于上面提到了一些现象,在实际开展采访活动时,记者便要一改以往的采访方式,将采访模式变得更具和谐、友好的特质,通过增强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引导采访对象打开内心,从而激发采访对象的倾诉欲望,使其在积极与记者沟通的过程中还原事件的本相。

(二)巧妙切入话题,合理开展采访活动

在正式展开新闻采访活动之前,记者和采访对象本身便是从未接触过的关系,自然带有一定的生疏感,而出于人性的本能,对于不熟悉的人或事物本身便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而不愿意打开自我,彻底说出心中的想法。因此,这样的问题其实对于开展采访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记者采访工作的有效性也有着直接的决定

作用。针对于此现象,在实际的采访工作当中便需要记者合理的切入采访活动,切勿急功近利,想要快速的掌握更多的事件信息,从而忽略了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在正式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不能将采访的框架直接抛给采访对象,将采访当中一条一条问题直接的展示到采访对象眼前,从而带给采访对象一定的压迫感。记者应该以聊天的方式来展开采访活动,例如,在采访到一项交通事故事件时,被采访者是在此次交通事故当中的受害者,在此时,采访对象的心理一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面对交通事故还未能完全平静下来。因此,记者便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这种心理,通过与采访对象以聊天的方式来展开采访活动,尽量选择一些共同话题来引导采访对象阐述事件相关信息,以能开展有效的采访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期的记者采访活动当中,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互动关系十分重要,对于新闻报道的质量也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展开新闻采访活动时记者一定要合理的设计好自己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模式,通过更加合适的方式来展开互动,从而保证获取到更为真实的事件信息,为生产出高效的新闻报道带来更多实际性的帮助。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新闻报道对象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你有过急切的等待吗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