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9-03-21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院校时代人才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在融媒体时代下,为了更好适应媒体内容生产传播的大环境,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模式需要加以改变和创新。为了突破传统媒体的边界思想,打开新的传播歌剧,高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符合融媒体的具体要求。

一、当前传媒人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及时更新

目前传媒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旧沿用传统,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虽然目前部分传媒院校中增加了数字媒体、新媒体技术等相关专业和课程,但是没有形成与融媒体相结合的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现阶段传媒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看。宏观:培养理念落后,不符合融媒体时代的要求;微观: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没有及时更新,依然遵循传统。

(二)课程变革缺乏核心杠杆

目前阶段,很多传媒类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加专业的传媒人才,对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很多调整方案带来的结果并不是太好,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其实是改革缺乏必要的核心杠杆。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核心标准,需要随着时代的改变不断调整,从而达到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最终目的。但是,不对市场进行考察,一味跟风变革,不仅起不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而且也会对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体系,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三)人才能力培养层次划分不清

目前,很多传媒类院校在进行课程以及能力培养变革的时候,盲目跟风。对融媒体这一概念的认知度不够,错误的将其归为一种大集合,认为融媒体只是将原属于各种媒介的能力都统统收罗起来,形成一个大而杂的“能力容器”。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内部培养的层次划分不清、系统统筹不完善,这样的培养模式更多的追求平均化学习,对学生造成的后果,就是很难分清事情的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孰急熟缓,最终各项能力的掌握都达不到要求。

二、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发达,并且与媒体息息相关,新闻消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因此,学校可以增加新闻网站建设、微信微博官方公众号等相关课程内容。另外,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增加更多实践课程,将学生的实践表现与课程成绩同时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各项课程的设置需要注意科目间的合理性、配合性、重复性,对学生实践课程的要求,更多关注质量,而不是数量,以此,为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增加与社会的交流合作

传媒行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紧密的行业,而行业内的专家通常不是校园内的教师,而是长期奋斗在传媒一线的工作者。因此,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上传媒行业的突出工作者,通过校内讲座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更多理论和实践知识,拓宽思维,了解最新传媒动态。另外,传媒院校可以与社会媒体进行合作,鼓励学生深入一线进行实践学习和历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自身能力,从而达到融媒体时代下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三)学习新技术,培养新人才

融媒体时代,追求的是全方位、多线程的全媒体形式,多平台、多介质发布新闻消息是未来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传媒形式,学校要及早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提高学生的融媒体素养,做好传媒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相关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增加最新的内容,同时将原教学内容中落后、过时的内容删除掉,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优质的共享实践机会,从而在校内打造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最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专业能力过硬的融媒体人才。

(四)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目前,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发布新闻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途径,因此现在信息传播的成本较低,这就让新闻业内很多记者编导有了可乘之机,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提高新闻的阅读量,将假新闻或者内容低俗的新闻传播给大众,这样的做法,不仅损害了我国传媒事业的建设,而且极大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虚假新闻的产生,除了记者编导等个人素质的原因,还有媒体自身培训工作不到位,以及监管单位失职等因素。因此,传媒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传媒人才道德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融媒体的发展迅速,对传媒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传媒专业人才除了认识到文字层面的内容,还要学习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并运用好网络媒体,向社会传送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传媒类院校来说,应当把握好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化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时代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