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配音中人物的贴合性

2019-03-21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影视动作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一、配音演员的声音要与原片人物语言声音相贴合

配音演员与影片中人物的声音贴合度要高。这里所说的原影片中的人物的声音是剧本中描写的人物的声音,而不是演员自身的声音。所以,在准备一部影视作品的配音时,配音导演要挑选与剧中角色声音相匹配的配音演员。如果遇到配音演员水平不相上下的情况,大多数导演会优先考虑选用与剧中角色的声音近似的配音演员,但是如果前者比后者配音技巧更成熟的话,导演一定会选择前者。声音的贴合方面不仅是声音的相近,还要思量中外审美的不同。亚洲人大多以清亮的音色为美。所以,导演在译制片配音演员挑选时还要依据中国的审美习俗进行一些调试。

二、影视配音要与剧中人物的性格气质相贴合

一个人的气质是能够通过语言表达、音量的强弱、语速快慢、说话语气、声音音调等体现出来的,也可以说声音、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气质。每一个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气质特征,所以在考虑配音演员与人物贴合性的时候一定不能按照一个准则去看待演员的合适与否。就好比每个地方的风俗、生存习性、语言习惯等等都会对人物自身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亚洲的影视剧中大多女演员都比较谦逊,性格也都很内向,手势动作比较少;而西方国家在表达情感上更奔放,更外向,手势姿势相比而言会更多,这就要求配音者在面对不同国家地方的影视作品时,都要先从人物气质角度整体把握一下,体味其中人物的情感,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个性气质与特点,并把这些特点体现在自己的语言中。

三、影视配音要与影视人物的表情动作相贴合

表情的主要用途是为了让配音演员的情感、状态更加到位。就好比我们每个人在给朋友、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是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的,但是我们的头脑中却能浮现出他们接电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在配音期间配音演员努力让自己的面部表情更接近影视演员的表情,相同的表情能够轻易获取相同的情绪,就算情绪没有跟上但至少配音演员与剧中角色的脸部状态、嘴部开合程度是近似的,这样让观众听起来会更贴近演员所表现的声音。同时作为副语言的动作也应该是相同的,配音演员在录音棚中的动作不用做的像剧中演员的那样精准,但至少要有动势,让配音演员所配的声音与人物更加一致。因此,配音演员在配音的过程中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要做到与影视角色相贴合。

四、影视配音要与人物的口型相贴合

在为影视作品塑造的角色配音时,要想让大家感受到配音就是人物原有的声音,就必须先做好最基本的,那就是对口型。对口型除了需要找准时机,还有口型的开合程度要对上,脸部肌肉的松紧状态也要贴合。因为即使是同样的一句话,用不一样的语气说出来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嘴型相符合的另一个要点是要与气息口吻相贴合。

五、影视配音要贴合人物的语境节奏

人物心理节奏的贴合性是配音演员与影视人物贴合性中最主要的一点。规定情境是影视中必要的元素,剧本提供给演播者角色活动的剧中环境和事件,就是剧中时间、社会地点、自然环境、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语境节奏的快慢,都是随着人物感情的波动而变化的,也是伴随着事件进程而不断推进变化的。配音演员要想做到与人物的心理节奏贴合,除了做到充足的对剧本和角色的研究,还要做到深情投入,到达一种“忘我”的境地。表演中的一些“下意识”状况最能体现演员的投入,下意识带出的动作(闪、躲、立、行等)和表情(喜、怒、哀、乐)越丰富表演就越成功。所以,配音演员理解了人物心理情感的波动就能够贴合人物的心理节奏。

六、影视配音如何才能做到人物贴合性的最大化

配音中与人物的贴合性如何才能做到最大化,简要来说就是要做到:配音演员端正工作态度,拿到脚本的时刻一定要通读、熟读,然后熟知通篇的内容情感,这样才能对剧本有一个整体理解。配音前的筹备方面肯定是不能省略或者糊弄完成的。丰厚的人生经历是提升理解能力的好方法,因此配音演员在繁琐的生活中要在生活细微处留心,在生活中实践来获取经验。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借阅书籍和观看影视作品来得到一些经验,拓宽演员的眼界和知识面。

七、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述可知,影视配音中要做到与人物贴合需要很强的技能和训练。如果想在影视行业生存下去,那么就需要找到符合自己的生长生存空间。它可以补充原片摄影过程中演员语言上的不足,同时它为人们观看其他的影视剧做了专注力的分散。对于配音演员来说,需要不停地补充自己在演艺艺术上的学识和配音技巧上的练习,或者参加舞台表演,这些经验都会对配音功课起到提高的功效。影视配音中人物贴合性的最大化,是配音演员在人物塑造方面追寻的极致。

猜你喜欢

影视动作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下一个动作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风起
画动作
让动作“活”起来
动作描写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