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走红原因及发展建议

2019-03-21南京理工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慢综艺综艺职场

南京理工大学

一、观察类“慢综艺”节目走红原因

(一)产生背景:作为舶来品,体系成熟且有粉丝基础

中国目前的综艺创作和制作水平都在逐步提高,流行的综艺节目类型也由“快综艺”向“慢综艺”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节目类型流行风向的转变与借鉴国外综艺节目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文化认同度较高、韩流韩剧在中国的风靡等等原因,中国综艺节目最主要的借鉴来源便是韩国当下热门的综艺节目,而“慢综艺”的概念也是来自韩国罗英锡团队制作的节目。熟悉韩综的人肯定对罗PD 并不陌生,许多高评分、好口碑的综艺节目都出自罗PD 之手,他的代表作有《姜食堂》《三时三餐》等。罗PD 制作的节目以一贯的温暖而治愈的基调开启了“慢综艺”风格,不同以往强调激烈竞赛和连环任务的“快综艺”,如此“慢”下来的新节目类型立马在亚洲范围内引起很大热度,吸引了很多观众的视线。从2017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模仿韩综的本土化版本,如《向往的生活》被指抄袭韩国的《三时三餐》,《中餐厅》模仿《尹食堂》。虽然每档节目开播时总会经历一场抄袭风波,但是这也使得节目有了一定的热度,原版节目的粉丝也会想要到中国版节目中一探究竟,无形间给节目做了一波宣传,带来了一批观众。另外,韩国“慢综艺”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有了一套完备的制作体系,中国观察类“慢综艺”节目在制作时便有了可参照借鉴的对象,再加上中国综艺节目制作自身水平的提高,便产出了较成熟、完成度较高的节目作品。

(二)受众心理:满足受众远离城市生活压力、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及对明星私生活的窥探欲

1.《2019 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18日,超半数的公司福利缩减,其中民营企业最严重,约占四成。职场人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开始注重健康。数据显示,58.1%的职场人立的flag 是不再熬夜,48.7%的职场人下定决心要健身减肥。另外有40.3%的都市人希望远离喧嚣,想要遵从内心的想法,向往着乡村的简单生活,宁静平和,享受绿水青山的大自然。观察类“慢综艺”节目的目标受众定位在现在正在职场拼搏的80 后、90 后们,而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些职场人想要远离职场、生活、情感等多重压力,逃离现实生活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因此许多的观察类“慢综艺”节目将拍摄地点安排在离自然最近的村落或者国外的小镇上,尽可能地展现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还原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2.窥私心理指的是对他人的过分探究,通过对他人生活的窥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观察类“慢综艺”节目的录制模式是全天候全方位地记录嘉宾们的日常生活,这使得嘉宾们的私人领域被广泛渗透,受众对嘉宾们私下生活的窥探欲成为他们看节目的重要原因。

普通受众窥探欲强的原因一是人都有好奇心,对平日里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明星的私生活更是存在一种八卦的心理,观察他人的生活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比审视、思考自己的生活;二是窥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监视,受众通过“监视”比自己社会地位、财富水平高的公众人物,来寻找其道德层面或者生活习惯上的缺点,以此实现对对方的地位、成就、财富等方面的“解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三)节目制作:好的人物关系构建促进人物互动、情境设计的合理能够凸显立意并引发共情、后期剪辑生动有趣且节奏把握得当

1.对于观察类节目来说,人物关系与人物互动是最核心的基础,甚至题材的选择很多时候也往往是建立在对人物关系的搭建之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情感关系类的观察类节目来说,更是如此。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前期选人一定要注重人物关系的构建,好的人物关系构建可以促进人物互动,通过制造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冲突,使嘉宾们之间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制造节目话题,增加节目看点。如《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中,大S 担任大姐角色,遇事考虑周全、冷静沉着;小S 古灵精怪,热爱恶搞,是节目的搞笑担当;阿雅情商高,脾气好,经常被小S“欺负”却仍笑呵呵;范晓萱内敛安静,是队内的调和剂。四姐妹性格迥异但是组合在一起却能碰撞出强烈的火花,并且因为四姐妹是二十多年的朋友,四个人相处起来自然不做作,抛梗接梗都如行云流水般,使得节目笑点十足。

2.由于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更注重纪实的特点,情节的激发得靠大的规定情境的设计来完成。因此节目制作前期情境规定的设计便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规定好一个合理的情境时,人物关系的发展才能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人物互动也才能围绕该情境想要突出的主题来进行。如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节目规定的情境便是妻子们离开丈夫组队去远行,妻子们在旅途中相互交流、观察对照,产生对自己个人的事业生活、对家庭组建的看法与思考,进而引导女性观众对自己婚姻、事业等方面进行审视,学习如何处理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或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由此可见,规定情境是对环境、剧情大纲上的设计,决定了贯穿整个节目的感情线索,能够凸显节目立意,并利用感情线索来实现观众对自己生活中相关的记忆与情感的构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增加节目话题度,提高收视率。

3.观察类“慢综艺”节目一般都有着强大的后期制作,这种强大不仅体现在后期剪辑师能够根据大致的剧本将全部素材浓缩至一到两个小时来完成叙事,还体现在后期可以使节目中生活化的日常变得生动有趣。观察类“慢综艺”的后期制作擅长运用治愈的调色、温暖的旁白、手写的生活感悟、时下流行的表情包等等元素来凸显轻松、悠闲又有趣的氛围,并且后期会使用不同节奏的背景音乐、效果音来把控节目节奏。广受好评的后期例子有许多,如《向往的生活》中后期将动物拟人化,增加“肢体”动作,并给动物说的“话”配上字幕,给人以可爱生动的感觉;《中餐厅》中后期为周冬雨创作了一套小黄鸭表情包,通过小黄鸭的不同神态来表达人物心理,为节目增添了活泼俏皮的风格。

(四)宣传推广:新媒体特色宣传,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除节目本身制作外,观察类“慢综艺”还充分运用了现代新媒体的宣传方式,不只是依靠电视这类传统媒体,还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节目宣传。如《向往的生活》中有很多只小动物深受大家喜爱,于是节目组为小狗“小H”、番鸭“彩灯”、小羊“老点”分别注册了微博“@小H 就是这么红”“@尼古拉斯·灯”“@隔壁老点爱偷听”,并举办了粉丝见面会,将动物拟人化的特色宣传方式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提升了节目关注度和收视率。

二、观察类“慢综艺”节目的发展建议

(一)丰富选题类型,展现更加多元的文化内涵

自17年观察类“慢综艺”节目开始受到追捧后,各大卫视和平台便蜂拥而上,想要分一碗羹,于是观察类“慢综艺”节目开始扎堆出现。数量上的急剧增多来带了很多问题,一是会给几档同时播出的节目“分流”,减少观看人数;二是为了抢在其他节目之前播出而减少拍摄、制作周期,势必会导致节目制作粗糙,不够精良,节目质量不高;三是各节目同质化程度过高,这是减少受众观看欲的最主要因素,相似的节目太多会招致观众反感甚至厌弃。以《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三个院子》为例,虽然三档节目各自的风格和嘉宾类型不同,但却都是以“民宿经营”为主,题材高度重合,这容易导致观众审美疲劳,从而减少对此类节目的关注。要解决同质化程度过高的问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选题方面拓宽范围,对观众进行更加细化的垂直分类,将选题的视线投放在校园生活、新兴职业等多个角度而不仅仅是婚恋、家庭方面。内容方面应吸纳音乐、美食、社交、职场等更多元素,增加节目与社会热点和观众心理的连接点,展现更多元的文化内涵,让观众通过节目不仅能够体验到情感共鸣,更能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

(二)加强自主创新

现在时下热门的几档观察类“慢综艺”节目都能在海外找到相对应的标杆,这种“拿来主义”不仅使中国电视产业升级转型停滞不前,还会导致中国综艺节目制作创新能力下降。为了长久持续的发展,我国观察类“慢综艺”应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跟风、不盲从,结合本土文化特点、观众审美、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涵,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节目,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品质。

(三)减少浮躁,展现真正“慢生活”

现在许多观察类“慢综艺”节目虽然在策划定位时围绕“慢”的核心,但实际拍摄时却因为急功近利、想要突出话题度而“慢”不下来。像《中餐厅》原本的立意是让中国明星到海外开餐厅,在慢慢经营中、在与客人随性聊天中推广中国的美食文化,但节目后期却逐渐跑偏方向,嘉宾们为了每天的营业额忙得焦头烂额。这类节目只是流于形式,空有“慢”的外表,内里却仍是浮躁的。真正的观察类“慢综艺”不该是用生硬的鸡汤、温吞尴尬的气氛堆砌起来的,而是应该还原真正慢下来的生活。如《孝利家民宿》会用好几分钟的时长来记录职员IU 午后发呆的模样,让观众也可以在这几分钟时间里和IU 一起发呆,放空自己。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应该减少浮躁,为观众呈上文火慢炖出的“靓汤”,而不是一盘 急功近利的“商业快餐”。

存在即合理,观察类“慢综艺”节目的出现体现了当代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本真生活的追求,满足了其想要逃离城市压力、回归生活本质的心理,并且能使受众在观察他人生活的同时产生对自己现有生活的思考。但我国观察类“慢综艺”节目走红迅速,发展时间并不长,仍存在着节目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创新水平低下等问题。因此在现阶段,观察类“慢综艺”必须要结合本土特色及受众需求,创新节目主题与形式;对观众进行垂直细分,丰富节目内容构成元素,展现多元化的文化内涵;潜心沉淀,不急于求成,用镜头还原真实的慢生活。只有这样,我国观察类“慢综艺”才能够维持主流化发展的趋势,稳定长久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慢综艺综艺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慢综艺”走俏 荧屏兴起“民宿热”
“慢综艺”《见字如面》的文化策略
慢综艺电视节目“不忘初心”的探索
快时代的“慢综艺”节目现况分析与未来发展建议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